浅谈桥梁高墩滑模技术

2012-08-15 00:48
科学之友 2012年8期
关键词:墩柱滑模液压

张 新

(晋中万华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0)

1 工程概况

太阳高速公路某特大桥全长1 141 m,左右幅分离式设计,桥面净宽为15.5 m×2,大桥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下部结构采用柱式、矩形桥墩。该桥跨径组合为20×35+3×40+9×35 m,上部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和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特大桥墩柱共86根,高度大于30 m的矩形墩有50根,其中,最高为45 m,矩形墩截面尺寸为2.5 m(横桥向)×2 m(顺桥向),共计1 840延米,采用C35砼。

2 施工工艺的选择

由于该特大桥红线征地比预计开工时间晚9个月,为了保证工期的要求,在仔细对高墩柱多种施工工艺进行比选后,发现液压滑升模板(以下简称“滑模”)的施工工艺较其他施工工艺(有翻模、爬模、顶升模板等)有以下优点:

(1)在施工中单幅桥墩使用一套模板,操作平台依靠液压滑升系统进行提升,不需要一次次地支模和搭设脚手架,可节约大量材料和人工。

(2)如果条件合适,多个桥墩可以同时进行组装滑升,施工保持连续作业,施工速度加快,施工工期明显提前。

(3)由于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可减少施工缝,保证构造物的整体性,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4)操作平台及上下爬梯均用钢筋和安全网进行加固,保证施工操作及人员的上下安全。

结合工地实地情况及滑模施工工艺的以上优点,经项目部研究后,决定采用滑模的施工工艺。

3 模板系统的构造

滑模体采用液压整体滑升,为保证质量,滑模体要有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滑模装置主要由滑模系统、提升系统、操作平台等组成。

3.1 滑模系统

模板按锥度设计,上下口相差2 mm,高度为125 cm。钢模由钢模板厂统一制作做后运回工地。由于该大桥红线征地较晚,预计一次投入4套模板,使4个墩柱可以同时开工。

3.2 提升系统

由液压控制台、千斤顶、油路及支撑杆组成。液压控制台由YKT-36型,千斤顶采用HM-100型,支撑杆采用φ4.8×3.5钢管,接头采用焊接,油路为三级并联,液压控制台设置在两根墩柱的中心处。

3.3 操作平台

由于该桥梁为左右幅各两根墩柱,为保证每次滑升两根墩柱,所以需用桁架对钢模进行连接,经过水平压力测算后,采用矩形桁架梁(截面尺寸50×50 cm、70×60 cm),桁架与模板之间采用角钢连接。桁架上用5 cm厚木板进行铺设并固定,外围扶手用φ16的圆钢进行加固后,并挂安全网。

4 施工前准备工作

4.1 滑模的施工组织设计

为保证施工的连续作业及工程质量,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照施工组织执行,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

4.2 千斤顶的测试

(1)耐压:加压至 12 MPa,5 min 不渗漏。

(2)空载爬升:调整行程35 mm。

(3)负荷爬升:记录加荷载5 t,支撑杆压痕和行程大小,将千斤顶进行编组。

(4)因施工用千斤顶,需备用一部分,且需经常检修,因本设计备用了8台千斤顶。

4.3 滑模的调试

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滑模体按要求组装合格后,安装千斤顶、液压系统,同时插入爬杆并进行加固,然后试滑升3~5个行程左右,对提升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及模板的变形及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4 原材料的准备

墩柱采用的配合比需经监理工程师校验批准。钢筋、水泥、砂石料等原材要控制质量,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入场,经常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抽检。

4.5 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在辅助盘上固定一圈φ50 mm塑料管,在此管朝向混凝土壁面每60 cm设置一个喷嘴,高压管与此管用三通连接,向此管供水,对脱模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

4.6 混凝土运输、上料

混凝土统一由搅拌站出料,混凝土罐车运送至现场,然后用塔吊(或是汽车吊)悬吊漏斗下料,直接入仓。钢筋及其他用料用塔吊(或吊车)运送至操作平台,人员由爬梯上下。

5 施工工艺

5.1 滑模的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钢筋绑扎—模体安放—浇筑砼—提升滑模—至墩柱顶—拆除滑模。

5.2 测量放线

在复核承台混凝土标高无误后,测量人员将每个墩柱的4个角点放出。

5.2 钢筋绑扎

现场人员检查时若发现承台与墩柱接触式的地方已凿毛,便可开始前期钢筋的绑扎,注意绑扎好钢筋的工作面比钢模体高30 cm左右。起滑后,采用边滑升边绑扎钢筋的平行作业方式,钢筋的绑扎要比已浇筑的混凝土面高30 cm左右。钢筋采用螺纹套筒连接,其间距、搭接长度等要求应满足相应规范。

5.3 模体安放

现场施工人员根据放线出的点,将墩柱的4条边用墨线标示出来,然后将已组合好的模体按已标记出的墨线套好,若模体边缘与墨线的误差符合相关标准,则可以开始下道工序;若不符合相关标准,要对模板进行校正,并找到其真正原因,为下次套模总结经验。

5.4 灌注砼

首次灌注前,要先向模内浇一层1∶1的水泥砂浆,厚度约2~3 cm。同时,已起滑的两根墩柱,浇筑混凝土要同步,每次浇筑高度为20~30 cm,以防止模板结构的倾斜和扭转。浇筑混凝土时,为保证砼顺利入仓和出模,要根据当时的天气、温度等条件来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塌落度为15~17 cm,自身凝固时间为3~4 h,终凝时间为5~6 h,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入减水剂和粉煤灰。每次浇筑完成后,应用振捣器振捣密实,但振捣时不能离模体太近,防止模体震动变形,滑升时间要与混凝土凝固时间相适应。

5.5 滑模滑升

滑升过程包括初滑、正常滑升和终滑。

(1)初滑。按每次浇筑厚度不超过30 cm,分2~3次浇筑至约承台顶约70 cm,持续时间不超过3 h,将模板缓慢提升3~6 cm,检查脱模混凝土的强度是否合适,若提升过程中能听到“沙沙”的声音或是出模的混凝土无流淌和拉裂现象;经手指按,有硬的感觉,并留下1 mm左右的指印;能用抹子抹平。这说明混凝土的强度已经达到0.2~0.4 MPa的脱模强度,可以将模体再滑升3~5个行程。此时,应对模体、液压滑升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

(2)正常滑升。待各项检查完毕并符合要求后,进入正常滑升阶段。砼浇筑和模体的滑升要根据时间、地点和气候来控制,一般控制在25 cm/h,分多次慢慢滑升;滑升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支撑杆的工作状态,当出现弯曲、失稳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垂直向上吊运钢筋等物品时,避免撞击支撑杆。

(3)终滑。当模板滑升至墩顶标高1 m左右时,应放慢滑升速度,在准确的测量前提下,保证最后一层砼顶部达到设计要求。最后一层砼浇筑后,在避免砼与模板粘结的情况下,将模体滑空。

5.6 修面和养护

混凝土的修面和养护工作是滑模的最后一道工序,混凝土的表面修整关系到结构的外观和保护层质量的关键工序,当混凝土脱模后,应当立即进行此工序,一般用抹子在混凝土表面做原浆压平或修补,表面平整可以不做修补。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可以正常上升,在修面后,立即用塑料地膜将墩柱包裹住;为防止砼变形,辅助盘上的喷淋设施8 h后才可对砼表面进行养护。

5.7 模体拆除

当滑模滑空后,必须先将模体上的小型零件等易落物品归整好,并运输至地面,再利用大吨位吊车,将模体整体吊离墩柱,注意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5.8 系梁施工

在正常的墩柱滑模过程中,根据设计系梁标高,当滑模滑至系梁标高时,将已经做好的钢筋骨架预埋至墩柱里,待墩柱滑模完成后,可以将系梁预埋好的钢筋凿出来,按照规范要求,保证钢筋搭接的情况下,将系梁钢筋绑扎好,浇筑系梁混凝土。

5.9 高程及中线的控制

(1)高程控制:①滑模施工时,可以先将高程放至承台上,然后用钢尺向上引测(无风或微风情况下使用);②或是用全站仪直接测设;③标高控制在支承杆上,每隔300 mm用水平仪测一次,各千斤顶标高差最大不得超过30 mm,两个提升架千斤顶高差不得大于20 mm,超过时需进行及时调整,如此循环控制标尺,往上引到相对应的两角的竖筋上。

(2)中线控制:①在桁架的四周吊4根铅锤线,每天按时观察锤线距离墩柱的距离;②由于此桥的系梁设置于墩柱的1/3和2/3处,在每次系梁位置或墩顶处,用极坐标的方式放出墩柱的3个角点控制墩柱。

6 结束语

滑模技术是现代高墩施工普遍采用的施工技术,如果在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加之施工过程中对各工序的控制,可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墩柱滑模液压
山区公路桥梁墩柱偏位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
基于仿真的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
公路桥梁墩柱偏位典型病害特征分析及维修处治措施研究
水下直升机无模型参数自适应滑模控制
滑模及分数阶理论在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数值模拟对预制节段拼装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装配式墩柱施工技术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
《机床与液压》投稿要求
基于Stateflow的民机液压控制逻辑仿真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