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一
(商丘师范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箅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在总结夏、商、周三代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致力于精心研究统治者的领导实践和主张,最终形成了十分丰富的领导思想。
礼,是奴隶社会的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产生于祭祀,后延伸到道德和政治领域。孔子时期,天子式微,诸侯争霸,西周时代的各种制度规范受到严重破坏。针对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提出了“复礼”、“为国以礼”等“礼治”主张。他主张所有人都按照礼所规定的制度和规范行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信,非礼勿动。”
尤其是领导者,只有依礼行事,才能树立威信:“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在君臣关系上,他强调“正名”,正名的基本要求就是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做国君要有做国君的样子,做父亲要有做父亲的样子,做儿子要有做儿子的样子。孔子还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正君臣之名,主张“君臣严”,君臣之间应“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强调礼治思想,是企图通过恢复、健全和改进一系列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典章制度、法律法令,来改变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混乱无序的状态。其核心是强调用规范的制度、温和的手段解决问题,进行文明治理。这其中既有重视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积极成分,对当时和后世都具有普遍意义,也有恢复落后的奴隶社会制度规范的消极因素。
孔子认为,要建立和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仅靠通过“以国为礼”、“正名”来确立等级名分格局是不行的,还应当通过“正身”使领导者成为表率去影响和感化人民。孔子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贤人才有资格成为执政者。所以他非常强调执政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熟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那么,怎么才能“正”呢?孔子认为,要做到正,就必须注意检查和反省自身,要求从政者通过“自省”、“自戒”、“自讼”、“自责”、“克己”、“修己”、“求诸己”,加强道德修养,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来影响、感化和带动众人。对于身正的具体标准孔子也屡有论述,归结起来内容主要包括遵礼、处恭、有信、敬事、俭用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标准都是对领导者在工作作风方面提出的一些原则要求。在孔子看来,这些也都是领导者的必备素质。
孔子关于领导者的素养论述并不仅仅局限在工作作风这一点上,他同样重视领导者的才智和意志品质方面的素养,认为领导者就是智者和勇者,应该有胆识。另外,在思想方法上孔子也给了我们极其有益的教诲,提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就是不要主观臆测,“毋必”就是不要绝对化,“毋固”就是不要拘泥固执,“毋我”就是不要唯我独尊。这些思想,对于现代领导者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但孔子单纯以“克己”、“正身”来提高领导者素质的观点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一定的保守性。一是修养内容局限于“德”的范围,对领导者才能的锻练重视不够。二是强调通过闭门思过的方式来求以“正身”,脱离了社会实践;三是过分迷信自律的功能,忽视了他律即制度法律的约束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四是更多地强调了“克己”,这使人处处谨言慎行,囿于传统,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进取精神,容易对统治者的暴政麻木不仁,对社会恶势力也难以构成抵御力量。这些也正是封建统治者不反对孔子倡导“克己”、“正身”的原因。而混淆道德与政治的界限,是产生这些理论弱点的根源所在。
领导者能否完成好临民治政的重任,能否造就人人自励、各敬其业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领导方法是不是高明。孔子同样重视领导方法的重要作用,针对春秋时期诸侯无道的暴政,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即执政者要以德施政,善待民众,先富后教,先惠后使,先教后杀,使“天下之民归心焉”。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富民利民。孔子认为,只有老百姓富裕了,君主和国家才能富足:“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尤其要很好地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二是教化民众。孔子认为,民众富裕之后执政者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对他们进行“教之”,使其“富而好礼”,教化的作用是政令和刑罚不可比拟和替代的。只有用礼义道德引导和教育百姓,才能使他们懂得做坏事可耻,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三是取信于民。孔子强调,任何人都要“言必信,行必果”,从政者更应懂得“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的道理。
用人是关系到国家强弱盛衰的大问题。孔子很重视用人,他说:“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政息。”对于如何选贤任能、知人善任,孔子提出了不少宝贵的见解。他主张用人唯贤。孔子虽然尚未完全摆脱“尊尊”、“亲亲”的宗支观念,主张“君子笃于亲”,“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他主张对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以做到“知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通过其行为来作判断。他主张要克服主观偏见。领导的主观意识在人才选拔中起到关健的作用,如果领导赏识成为了人才选用的标准,那么人才选拔变成了与领导搞好关系的竞争,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他主张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贤才并非全才,有所长矣有所短,故此孔子主张任贤一定要注意扬长避短。他主张要能容人。执政者“宽则得众”,所以应“薄责于人”,对人能“赦小过”。切不可以一眚掩大德。只要大的德行方面不出格,细枝末节的闪失可以不予计较。
出于对人及其伦理性的认识,孔子在领导手段上倡导“中庸之道”的理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提出的“中庸”思想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汲取的一种领导智慧。
中庸,亦称中行、中道,源于上古的尚中思想和尚和思想,经孔子发展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至《礼记·中庸》形成完备的理论学说。它的核心含义是要求人们在待人处事、治国理政中时时处处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文明与和谐。倡导“执经达权”的领导方法,既非常重视领导活动所恪守的基本原则,即“经”,更强调实际的领导决策活动要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权”。适其时,取其中,得其宜,合其道,执经而达权,这就是孔子中庸之道的实质。中庸之道体现在领导哲学当中,就是讲求领导者的行为的合理与适度,提倡在进行任何事情时都要注意一个合理的范围,不偏不倚。甚至在领导者行为态度的选择上,也强调不温不火,不狂不狷。否则,“过犹不及”,过与不及都不是中庸之道,都不是孔子所提倡的。
在实现施政目标的进程方面,应缓急得当,“无欲速……欲速则不达。”在执法方面,孔子要求刑罚得当,“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在经济方面,施惠于民时要“惠而不费”;使役民众时要“使民以时”,使其“劳而无怨”。在处理君臣关系方面,孔子主张“和而不同”,臣下即要忠心事君,有过则谏,但又不能盲目愚忠或强谏,而应适可而止。他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这种思维方式所反映出的理性精神和辨证思维,对领导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很强的分寸感,不片面,不冲动,不偏执,不做过头过分之事,从而提高领导绩效,是很有益处的。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基本上是以保持事物旧质的稳定性为前提和目标的,它在追求目标至善、手段至当、效果至佳的同时,忽视了进取、创新和竞争;在重视保持事物限度的同时,没有指出必要时需打破限度,促进矛盾转化。所以它又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这是人们在借鉴中需要注意的。
[1]论语[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
[2]田广清等.中国领导思想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孙健.领导科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邱霈恩.领导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