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命名中的隐喻

2012-08-15 00:45谭朏朏
大家 2012年6期

谭朏朏

(谭朏朏:暨南大学华文学院,2009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

传统的隐喻研究把隐喻当作与“明喻”、“借喻”并列的一种修辞手段。现代认知隐喻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概念隐喻,认为一个总的概念隐喻能建立起不同层级的概念隐喻,例如从“争论是战争”这样的隐喻概念可以衍生出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可见,语言中的隐喻只是一种表象,隐藏在这种表象下的是人类概念系统中的隐喻。

经穴命名由来已久,现在国内外对经穴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和古代医者从人的身体出发,并在实践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概括、判断和推理,逐渐使经穴命有专名。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载有:“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唐孙思邈在《千金方》里也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那么在经穴的命名后隐藏着怎样一个概念体系呢?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在经穴的命名中是否又有所体现?

一、中国的“天人合一”观通过隐喻在经穴命名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即人与天合二为一,“天”占据着主导位置,天道自然是客观存在,“人”存在于自然间,人体的构成及其生命活动是整个大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因此,在古人的思维观念里,人体的构成及其生命活动就是一个小自然,古代先人侧重以阴阳五行为媒介的整体性联系,正因为阴阳之气的循环往复,自然界才生生不息,人体的生命活动也依赖于“气”的运动,“气”运行于经脉之间,而经穴存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因此,通过经穴的命名能够看出古人这种人即自然的隐喻观。

(一)经穴命名与五行

“五行学说”脱胎于“五材”,而“五材”就是指水、木、金、火、土五种物质。“五声”、 “五色”等都是与“五行”相通的“五象”。以“五声”为依据的有“商曲”、“商阳”。以“五色”为依据的有“侠白”、“伏白”。以“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为依据的则有“交信”等。

(二)经穴命名与自然环境

经脉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具有一定的循行路径,因此,经脉之于人体,犹如河流之于自然界。历代医者观察到人体经脉之气的循环运行,犹如流水一般,经气会聚之地如流水聚集之地一般,所以借用泉、池、泽、海来为穴位命名。如,“极泉”:高极甚为极,水之始出为泉。因为心主血脉,似水之流,而极泉为心经最高点,故名为极泉。“血海”:归聚之处为海,“血海”为气血归聚之海。“太渊”:“渊”指深博,“太渊”是脉气的大会所,因称“太渊”。

人的身体各部如自然界的山、谷、沟等,因此,根据穴位的分布情况常用山、海、丘、陵等命名。因为有的穴位分布在凸出部位或以凸出部位作为命名参照物,所以有“阳陵泉”、“外陵”、 “丘墟”、“承山”等名称。相反,有的穴位分布于骨骼、肌肉低陷处,貌似浅池、深井,所以用谷、洗、溪、沟、渎来命名,如“曲池”、“肩井”、“合谷”之类。

(三)经穴命名与天文天象

古人对天文天象观察入微,了解到其变化的规律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对天文天象有一种特殊的崇敬,体现在穴位的命名上,很多穴位便是用日月星辰命名的。如:上星、太乙、日月、天井、天冲、天髎等;有的是按照气象学命名,如:翳风、风池、尽府、云门等。

(四)经穴命名与动植物形态

穴位的命名还是从动植物的形态中得来的,如“伏兔”、“鹤顶”、“鱼腰”、“鱼际”、“犊鼻”、“鸠尾”、“攒竹”、“乳根”等。或因其位置或因其形态,从其命名中可观得一二。

二、人的生活通过隐喻在经穴命名中的体现

人类文明的进化是人类对主客观世界认知的积累和深化过程。除了关注自己的身体,还关注着自己的生活,穴位的命名和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一)经穴命名和人类交通

“关” 、“冲”表示出入的要地,穴位中有“内关”(治疗内脏疾病的要穴);“外关”(治疗头肢、躯干疾病的要穴);“膈关”(横膈之气出入的关隘);“腰阳关”(位于腰部转动处,如腰之机关);“气冲”(经气的要道);“冲门”(所在位置重要,相当于下肢与腹部间的门户)。用“道”、“里”、“廊”表示经气的经过之路,所以有“灵道”、“维道”、“水道”、“步廊”等。

(二)经穴命名和建筑物、生活器具

“宫”、“户”、“舍”、“堂”、“仓”、“府”、“窗”、“门”等都是人生活生产的建筑或处所,在穴位命名中,它们的使用很常见,并且与实际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相似。如用府、库来表示经气的游行出入;用室、舍来表示经气的留止。如“中府”、“天府”、“云门”、“章门”、“期门”、“命门”、“梁门”、“风门”、“气舍”、“气户”、“内庭”、“天窗”、“胃仓”、“库房”、“劳宫”、“玉堂”、“印堂”等。箕、鼎、钟等都是古人常用的生活器具,人们根据经穴所处位置的形状命名,如“箕门”(两腿分开,席地而坐,其形如簸箕,穴在大腿内侧,左右对称,所以叫箕门)、“天鼎”、“悬钟”、“缺盆”等。

三、穴位名称的价值

(一)科学价值

穴位的名称以隐喻的方式对其所处部位和功能都予以揭示,如:“地五会”,“地”指明了分部的部位在下,即足部;“会”即会合之意;因为于足部的少阳经穴有5个,所以此穴为上下脉气会合之处。使用者可以运用联想构建起一种认知系统,并且可以用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理解另一领域的概念。

(二)文化艺术价值

穴位名称借天地自然万象、人类生活经验来隐喻,把大自然的运动和人的真实生命紧密的联系起来,正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隐喻必然涉及两个事物的相似性,但这种相似性通常不是显性的,而是隐藏于人们的以往经验和认知系统中。因此,了解穴位的命名,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博大的传统文化,对古代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象有更全面的了解;而且,通过对隐喻的解读和感悟,在两个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能激发人的思维能力。

穴位的命名还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联想才能解读的名称,从“审美”角度看,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更能感受到经络对人体不管是治病还是养生所带来的不可估计的作用。

四、结语

从经穴的命名中可以看出,古人在对自身和自然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架构了一个“人体是小自然”的概念隐喻系统,并在此思维框架下对经穴进行命名,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文学、哲学乃至语言学的集中体现。生动的隐喻还拥有强烈的审美意境,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无穷的联想,使用的语言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感知的形态。亚里士多德说过:“隐喻是天才的象征,它不是能够学会的,因为好的隐喻意味着从相异的事物中觉察到其相似性的能力。”

[1]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刘冠军.经穴命名浅解[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79.

[4]刘冠军.经穴命名浅解(续)[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79.

[5]王霜梅.从修辞到认知——浅析两种不同隐喻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6]郭蕾.中医学天人相应论的研究[D].2001.

[7]陆瘦燕.概述腧穴的命名[J].中医杂志,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