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思考

2012-08-15 00:45张兵
大家 2012年6期

张兵

(张兵: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人文社科系,副主任,副教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心理学、数学。)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为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和受众面,党和政府制定了贷、助、奖、补、减、免的政策,建立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制度,以保证不因贫困而失学,这一系列举措使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迅速增加。贫困大学生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这一特殊性群体,因为经济贫困、生活窘迫,地域、城乡差距等原因,产生的各种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往往使其“心理贫困”,引发种种消极、抵触行为,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学校对贫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

一、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现代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价值观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冲击较大,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心理问题不断增多,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缺乏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保障,更严重的是缺乏心理的健康,存在“心理上的贫困”。具体表现为:

(一)自卑——搁在心里的石头

相比一般学生而言,贫困生特别害怕被别人瞧不起,往往习惯以强烈的自尊来掩饰真实的自我。有的会因为经济状况相对较差产生强烈的自卑,进而极端的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时常对自己的能力也感到怀疑,因此把自己封闭起来,只选择做一些自己熟悉或相对容易的事情;主观地判定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有机会,因此不去尽力争取;特别敏感,对别人的评价和批评尤其在意;不能相信自己,宁愿“认命”,对未来持悲观的预期。

(二)焦虑——压在肩上的重担

贫困生大多忧虑过多:对家庭经济困境的忧虑;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新同学交往模式的不适应;对学习成绩期望过高的失落;对未来就业压力的恐惧;对增加父母经济压力的愧疚等。长期处于紧张、不安、忧虑的消极体验中,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现象,严重影响学习效果,而这又会加剧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三)敏感——无法克制的情绪波动

过去的生活环境养成的生活习惯,地域不同形成的语言差异,成长范围狭窄造成的见识不广等,使贫困生常常遭遇学习、生活中的尴尬。个别同学的不慎言行,会让他们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有的贫困生不能较好的调整心态,以致情绪低落或暴躁易怒。有的虽然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一切,无法正确理解老师、同学真诚的关注和关爱,难以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像一个浑身长刺的刺猬,导致人际交往困难。

(四)抑郁——挥不去的心理阴影

自卑心理和经济拮据的现实,环境适应困难,人际交往障碍,就业竞争压力等让一些贫困生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和挫败感。采取消极、被动、退缩的方式应对问题。少言寡语,郁郁寡欢,封闭自我,回避社交活动,对美好的东西视而不见,缺乏年轻人应有的活力与朝气,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对未来充满迷茫和恐惧,抑郁成了挥不去的心理阴影。

据统计,因学业不良或表现不佳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贫困生所占比例明显偏高。因此为了贫困生能顺利完成学业,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关注贫困生的身心发展、心理健康,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其实际困难和心理问题。

二、贫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诱因是经济困难,因此,学校首先要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大助学政策的宣传力度,寻找多渠道的助学方式,构建公平、高效、畅通、便捷的助学工作体系。从根源上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解决其经济障碍,从源头上降低贫困大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对贫困生要加强人文关怀的力度,逐步建立思想教育、心理辅导的长效机制。

(一)构建公平、高效、多渠道的助学工作体系

1.科学人性管理,建立完善的贫困生认定制度

把助学工作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贫困生认定制度,明确认定标准,发动学生的民主积极性,完善监督、举报机制,进行“阳光操作”。做到不漏掉一个贫困生,也不让非贫困的学生混到贫困生队伍中,真正发挥国家资助的功效。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隐私,对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对确有经济困难,又未主动提出助学申请的同学,可效仿中科大提倡的“隐形资助” :启动“一卡通”学生消费情况预警系统,如有学生每月在校内食堂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在150元以下,无需学生自己申请,学生处便会主动核实情况,并在其账户中存入相应补助。这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解决了贫困生的实际困难,是值得借鉴、推广的好方法。

2.广开门路,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

学校应不断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金融机构参与、社会资助、校内资助相配套的多元化贫困生资助体系,如:积极主动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和反映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把国家助学贷款落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上报到相关部门,争取政策的支持,力求协调解决贫困生的各种问题;加强和银行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形成诚信互动机制;创新奖学金评定制度,将经济资助与自立自强相结合,增大奖学金的奖励力度;积极与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事业单位联系,争取多方面的支持,设立更多的社会奖学金项目,真正为改善贫困生的生存条件做实事、做好事。

3.挖掘学生潜力,重点推进勤工助学制度建设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贫困生以自己挣钱为荣,他们希望学校能多提供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以求在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也能用劳动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减轻父母的负担。因此,学校应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对内积极扩大、规范勤工助学岗位,对外积极开辟、拓展勤工助学门路,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如:提供校内教学楼保洁、校园环卫、餐厅服务、图书资料整理、阅览室、 微机室值班等工作机会;与企业建立适合本校各专业实习、实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顶岗工作的实践生产基地;有组织的帮助贫困大学生从事家教、服务、销售、维修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强其职业适应能力,助其树立信心,以良好的心态、专业的职业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建立思想教育的完善体系

1.充分发挥团学两会作用

贫困生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团学两会作用,通过两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引导贫困生融入班级、社团中。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科技、体育、文娱活动;扩大交际范围,广交朋友;创办勤工助学团队,参加各种有偿服务和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既实现自己的价值,又品尝帮助别人的快乐。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愉悦的心态,感受党和国家的温暖、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和呵护,在活动中成长。

2.充分发挥学院校风、班风的引导作用

加强舆论引导,创设良好的校风、班风,形成良好的校园的精神氛围,对贫困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工作中要大力宣传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积极成才的贫困大学生典型,以榜样带动人,以精神鼓舞人。同时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开展以诚信、感恩、自强为主的贫困生恳谈会,通过友好平等的互动,正确认识和面对贫困,树立信心、磨砺意志,消除贫困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让人格朝着有益于身心、适应社会和自我完善的方向发展,使贫困成为激励自己艰苦奋斗、发奋学习的动力。

(三)完善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建立心理教育的长效机制

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普查,逐步建立、完善贫困生心理档案

在新生进校之初就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立心理健康协会,建立相应的“学生宿舍心理委员—>班级心理委员—>系学生会心理健康教育部—>系学生办心理咨询老师—>院心理咨询老师”五级心理预防机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予以严密监测,有效地进行危机干预和预防。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分门别类,按轻重缓急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及时建立档案。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职业素质、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通过引进、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人才,组建学院的心理咨询中心。对现有班主任和辅导员进行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能力方面的专业培训,使之成为学校学生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的中坚力量。建设一支既有专业心理咨询师,又有班主任、辅导员参与的专、兼职心理健康队伍。

3.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

学校一方面可结合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邀请学者、专家来校开设讲座,有的放矢的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应广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成为全校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认识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扰,具备自我心理调适和消除心理障碍的基本能力。

4.拓宽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服务的渠道

学校除了成立相应的心理辅导咨询机构供学生咨询外,还应拓宽心理服务的渠道。定期开办心理问题专栏、利用学校广播站开心理咨询热线、利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进行常见心理问题解答,使学生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的疏导,消极情绪和消极心理能够及时进行化解,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心理障碍能及时的排出。

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心灵特别敏感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关爱又易于自我封闭的群体,是承受巨大压力而又为理想而坚持的群体。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心灵港湾,让学校成为他们成功进取的加油站。

[1]李少荣.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制度的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

[2]吴小倩.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7.

[3]徐璐,任和.当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基本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