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英译及其文化意识

2012-08-15 00:45严峻
大家 2012年6期

严峻

(严峻: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

从表面上看,翻译似乎就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而事实上绝非如此简单。翻译既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文化的传递。不同的文化背景更是翻译中无法逾越的障碍,有时会让翻译无法流畅地进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的任务更加地艰巨。越是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其包含的文化内涵就越深厚,文学作品翻译受到文化制约的情况就越明显。

二、作品中的文化意识

普通作品的翻译尚且如此,更多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汉语作品的翻译,不仅仅是把中国的优秀作品推向全世界,更是向全世界的读者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传播,突破了国界的限制,时空的限制,但同时增加了译者的难度。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至始至终关注文化意识的问题。

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一方面基于对语言自身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基于对两种语言所包含的文化的理解。在这一转换的过程中,译者既要关注语言,更要理解原文中的文化因素。在汉语中,成语占有不小的比例,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等方面的文化信息。对译者而言,汉语成语的英译不仅要关注成语本身,更要关注成语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的例子“胸有成竹”,若直接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翻译,就会翻译成“have a bamboo in his or her stomach”。对于这样的翻译,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读者都是无法理解,也是无法接受的。这句成语所包含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在做事之前,心里就已经有了全盘的考虑和安排,因此可以意译为“to have a good plan before doing something”,也可以用一句英语成语来翻译:“to have a card up one’s sleeve”。因此,汉语成语的英译要认真理解和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不能照抄照搬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让外国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样,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自身一定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的汉语和英语水平,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自己驾驭多种文字的能力。

三、不同读者的文化意识

汉语作品的翻译都是针对一定读者的,但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对读者的一个准确定位。以成语为例,汉语成语的英译都是针对一定的外国读者的。外国读者包括不以汉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在国外出生的中国人等等。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有部分读者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有的却是知之甚少。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考虑并且正确认识到读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有助于读者对译作的正确理解。

有部分外国读者对中国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成语中所包含的背景知识,当中的典故等却了解得不多。这一类人群在整个外国读者中所占的比例不小,因此,更有必要向这样的一个读者群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通常可以采用注释,夹住等方法,也可以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多角度地表达出原成语中的文化内涵。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比如“涸泽而渔”, 就可以翻译成“to 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读者对这样的翻译一目了然,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识也能够为外国读者所理解。除此以外,考虑到外国读者在背景知识方面的缺乏,译者还可以采取使用更加简单简洁的语言,把成语中的文化内涵传递出来。当然,这对译者来说,是个艰巨的任务。不过,简单和简洁必须要有个限度,否则就会因为语言过于简单而让读者一头雾水,无法理解。再看下面的例子:

“词汇量的缺乏,成了我英语学习上的拦路虎。”

从此句可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百兽之王,很多成语都包含了“虎”字,如虎头虎脑、狐假虎威、老虎屁股摸不得等等。而在英语中,西方人眼中的“狮子”就等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虎“,不同的动物出现在不同的文化中,所代表的含义却是大致相同的。因此,此处的“拦路虎”就可以翻译成“a lion in the way”,而不是“a tiger in the way”。这样的翻译,对于有一定汉语文化知识的外国读者都是可以理解接受的。

四、翻译目的与文化意识

翻译目的与文化意识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简单地说,文化意识的传递离不开译者对作品翻译目的的一个了解。比如,这部分成语的翻译,主要是为了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某个方面,那么在翻译策略上,就应该严谨一些,在语言上,简练一些,并把握好简练的尺度。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西方领导人在外交场合都会不时地引用到中国的成语等。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应该意识到翻译的目的和要求,对成语中所包含的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做个删减,结合上下文,尽可能多地传递出成语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举例如下: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句成语包含了一个人名“诸葛亮“,诸葛亮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在英语中却无法找到相对应的词语,很多的英语读者对这一人物也不熟悉。若直译就会失去原文的意义。因此,译者应从文化意识、译文的可读性以及可接受性出发,采用意译的方式,可译为“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Zhu Geliang, a wise man in ancient China).”简洁明了的翻译,加上括号内简单的注释,使读者既可以理解成语的含义,也能够接受其所传递的中国文化。

五、归化与异化

文化意识贯穿了汉语成语英译的全过程。归化与异化作为两种不同取向的方法一直为译者所关注。在汉语成语的英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既要对立也要相互补充。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与翻译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以中国翻译大家辜鸿铭为例,他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方列强蹂躏中华民族之时,辜鸿铭在译文中,融入了大量的的西方的典故和俗语,这样做,无疑拉近中国读者与西方读者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有效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他采用归化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因此,从译者的角度看来,译者首先应该树立翻译的理念,结合当时的时代大环境,达到传播民族文化的目的。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全面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也在不断地增强,文化意识在汉语成语的英译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必将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了解、渗透和交流。

六、汉语成语中的文化传递

下面,再举一个汉语成语英译的实例,来进一步说明文化意识在成语英译中的重要作用。

胆小如鼠 as timid as rabbit

瓮中之鳖 a rat in a hole

如鱼得水 like a duck to water

一败涂地 meet one’s Waterloo

噤若寒蝉 mute as a fish

同一个意思在两种语言中有着完全不同的表达形式,比如上面的“一败涂地”,汉语读者一看就明白其中的含义,但如何让英译的成语也能使外国读者一目了然呢?“Waterloo”是一个为西方读者所熟知的词,代表着彻底的失败。因此,将“一败涂地”意译为“meet one’s Waterloo”是能够为外国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

七、结论

中国需要了解西方,西方也更加需要了解中国,把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推向全世界是每一位翻译工作者不可推卸的重任。

[1]殷莉,韩晓玲. 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和平.翻译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 中国翻译,2009.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M],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