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李颖: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讲师。)
“交互设计(Interactive Design)”是当今世界设计发展的一个崭新领域。它源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界面设计(Interface Design)”,由研究计算机软件的人机交互关系起步,至今已扩展至所有的传统设计专业范畴。交互设计通过研究建筑、室内、产品、服装等所有的人造空间及物品与使用者之间的双向交互关系,来确定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因此会对各设计专业的基本理念产生重要影响。
交互行为是指使用者与产品之间的动作行为。在现代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与产品的交互行为无处不在,如:使用ATM 机取款、使用手机接打电话、使用微波炉烹调食物、使用数码相机拍照以及收看电视节目等,均是在交互过程中完成的。交互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用户的特定目标,只要使用产品就离不开交互行为和信息交流。
交互设计首先旨在规划和描述事物的行为方式, 然后描述传达这种行为的最有效形式。简单地说, 交互设计是人工制品、环境和系统的行为, 以及传达这种行为的外形元素的设计与定义。而从用户角度来说, 交互设计是一种如何让产品易用、有效并让使用者愉悦的技术。它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和他们的期望, 了解用户在同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 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同时, 还包括了解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对它们进行增强和扩充。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服装不断地发展, 科技在服装中占的份量越来越大,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目前,服装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大批服装企业面临着产业更新换代和人才、技术的竞争问题,企业只有紧随国际市场和技术潮流, 增加服装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强人才培养,实现产业升级, 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在残酷的市场搏击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使得企业走信息化数字化道路成为发展的必然。
三维测量及电脑试衣人体测量是服装设计和生产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作为目前科研的热门项目,三维测量克服了传统人体测量的缺点,它主要是利用三维人体扫描技术,获取人体测量数据和体型数据,具有快速、准确、效率高的特点,它使得二维平面样板与三维立体裁剪的转化成为可能,是实现服装信息化数字化的基础。电脑试衣可以直观地映射出服装的效果,因此它在整个数字化服装系统中是一个具有判断性、决定性的模块。直接在现有的模型上试衣,比较失真,因为现有模型的体型和顾客的体型有些区别,甚至是有很大差异,而且由于模型的材质的影响使得试衣的效果僵硬化。随着模型材质的发展,柔性的模型开发后,相信试衣效果会有所改善。
通过三维人体测量把人体扫描在电脑里成人体模型,使得模型人性化,或直接用数码相机把人体形象摄进电脑中。这样,模型就具有了准确性、真实性、个体性、直观性、生动性。然后顾客根据自身的需要及爱好,从存储在服装款式图库中任意浏览、挑选、试穿、评估, 直到最终满意。要求服装的款式图库具有超容量,不仅款式图多, 并可根据时下流行的款式不断更新,或凭顾客的想象直接画出款式图,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改变服装的面料、色彩、图案,以及服装的大小尺寸和宽松量。另外,根据顾客满意的款式图制作出来的样板经过缝合而形成的二次款式图也可以穿在顾客的人体模型上,从而方便顾客评价最终的效果,不满意的可以继续修改成顾客心目中理想的服装。
伴随着服装企业的不断发展, 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低效率的手工方式已不再适应现代服装生产所需要的快速发应高标准。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 (Computer Idea Design)运用在了服装上,它简化了整个过程,缩短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周期,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产品质量。服装CAD的智能化和参数化就是在电脑和操作者之间形成人机对话,通过改变参数,来改变需要变动的部分,而不是对整个部分进行修改,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毫无疑问,它的智能化、参数化成为数字化服装的发展趋势之一。服装CAD是整个服装数字化的核心,包括款式设计、结构样板设计、面料设计、图案配色设计、放码系统、排料系统等。
服装的物质基础是材料。最初的兽皮、树叶,为人类提供的保护是最原始的,织布机和织布技术给服装原料提供了全新的概念,此后化学技术和纺织技术的发展,更快地加速这一过程。从麻到丝、棉,从天然纤维到化学纤维,从单一原料到混纺、交织、包芯纱、变性纤维,从三原组织到联合组织、变化组织、复杂组织,服装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人们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染色技术使得服装更加丰富多彩,色彩这一最具有感性的元素,从最初的大自然提供的天然染料,到合成染料、助剂的出现,从原料染色到织物染色、成品染色,人类染色技术不断提高,服装的颜色更丰富、更鲜艳,装饰作用更强了。服装的设计、造型也离不开科技。首先,说到造型,就离不开服装的结构,也离不开人体的测量。而测量技术从接触测量到非接触测量的发展,人体测量工具从皮尺到红外线、激光的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精确程度不断提高,这些都与科技紧密相关。其次,造型一方面取决于材料的性能,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工艺手段。服装面料具有塑性性能,它直接关系着服装的整体造型。要想使制作的服装保持一定的几何形状,就应选择那些定性优异的织物,而柔软飘逸的服装,最好用柔软、蓬松、没有定形的织物制作。当然,衣片之间需要紧密缝合,衣片和成衣需要在湿热条件下定形。有时,还需用胸垫、臀垫、肩垫及各种衬料,采取一定手段和工艺离不开先进的设备、科技技术。、最后,服装造型需进行评价,除主观评定外,更需要客观精确的仪器及方法,这同样离不开科技。
在服装设计当中,构思方法之一是仿生构思法。摹拟自然界生物的形、色、神、质,或整体或部分,通过特定的服装语言使之异质同化。因此,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和技术对服装设计很有帮助。在服装仿生设计构思当中,我们模仿的方面各不相同,有的直接运用自然界生物的色彩,有的采集生物表面的机理纹样再用面料来表现,有的借鉴其造型结构转化到服装的款式细节上。例如,凯丽•米洛红地毯上身着Dolce &Gabbana的礼服,鲜艳的,发散的透明蕾丝袖口和裙脚的叠塔花边看上去宛如一条刺猬鱼,这是从鱼的整体状上来借鉴用于款式造型的设计;又如作为著名的爵士音乐歌唱家,Dee Dee Bridgewater在刚举行不久的第50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上选择了这套独特装扮,艺术性十足。妖娆的剪裁,颇富民族风情的薰色花纹,像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当然从颜色上看,你也可以说这是一只蛾子。另外就是色彩的采集重组,运用色彩的搭配,结合适当的服装款式来体现。
当然,在服装设计当中,现代的新生设计师为了探索服装款式结构造型的变化,不断的创新,将新的科技元素运用到服装当中。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们不仅仅只是考虑款式上的独一无二,还在探究服装设计中深层次的情感认知。比如飞利浦公司与服装设计师HUSSEIN CHALAYAN共同推出的情绪感应面料,它可以通过内层的生物识别传感器捕捉人的情绪,发出信号,改变面料的图案和颜色,在穿着者生气或遇到压力时会变成红色,心平气和时会变成绿色,人们通过面料的颜色可感知着装者此刻的情绪。这种双向情感交流的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高层次的情感体验和乐趣。在此基础上,CHALAYAN越来越有兴趣将服装设计与科技结合,在2007年春夏的服装发布会上,他推出了会动的服装,就是将很多电路管和遥控装置缝制在服装里面,使得同一件服装通过电脑的遥控操作在不同的时间伸缩面料和改变款式进而变成不同的几件服装。在同年秋冬他继续延伸其设计理念,推出发光的服装,08年的春夏又改变发光服装的中光线的构成形式而造成另一种效果。
在当下提倡大设计时代的环境下,对于服装设计的创新更加应该融入交互设计的概念,从建筑、机械化、高分子材料等各个领域中提取设计的灵感,才能推动服装设计的未来发展。
[1]蒋晓文.《服装与科技》,四川丝绸,2001.
[2]王凤丽.《数字化服装的发展趋势》,国际纺织导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