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舞蹈的戏剧形体教学改革研究

2012-08-15 00:45于强
大家 2012年6期

于强

(于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戏剧形体。)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历史大国,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如古典戏剧、民族舞蹈、民族音乐、中医药等,但新时期背景下多元文化和流行文化的盛行、公众审美情趣和需求的变化,尤其是各种新兴媒体和娱乐方式对青年观众的影响与冲击,致使公众的文化艺术需求趋向多元化,传统戏剧在日益激烈的文化娱乐市场中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亟待创新戏剧表演学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促进具有扎实功底的创新型戏剧表演人才的培养。在现代戏剧表演过程中逐渐增加了新的舞台艺术、音响效果、科技手段等,但决定整个戏剧表演成功与否的根本因素在于演员的舞美、唱腔、故事情节等,而且戏剧演员塑造的戏剧人物形象主要依靠人物的表情和形体动作来反映戏剧情节的发展与人物的精神面貌。因此,演员的表情和形体动作在整个戏剧表演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也是体现戏剧演员基本功的重要途径。

戏剧形体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结合戏剧表演艺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通过各种训练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形体素质,熟练掌握戏剧表演中的各种形体技能技巧及其相应的表现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塑造和表现相应戏剧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能力。民族舞蹈是各民族祖先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文化财富,是以舞蹈演员发形体动为基础、充分利用舞蹈演员的各种肢体动作组合成表情达意的形体话语系统,蕴含着各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特征、审美风格等,与戏剧表演艺术具有许多相通之处。因此,借鉴民族舞蹈中形体话语系统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方式,优化和创新戏剧表演中演员的行为艺术和形体动作,对戏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及其相关戏剧演艺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民族舞蹈在戏剧形体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出发点,深入研究基于民族舞蹈的戏剧形体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以促进戏剧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戏剧表演艺术水平的提高。

二、民族舞蹈在戏剧形体教学中的作用

从戏剧的发展历史来看,戏剧表演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舞蹈,常以美化了的舞蹈动作表现剧中人物形象、故事发展和特定的情节场面等,体现了中国传统戏剧舞蹈艺术的独特风韵;从戏剧表演的内容构成来看,戏剧舞蹈是戏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民族舞蹈技艺的精髓与民族审美风范,如英雄指、兰花指、醉指、怒指、跪步、搓步、圆场步、以双手动作模拟物体形状以及目光和表情显示事态效应等,蕴含着数千年来民族舞蹈的神韵,逐渐演变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形体语言表达艺术;从戏剧舞蹈动作的表现方式来看,戏剧中的舞蹈动作都是为表现戏剧中的人物角色性格特征及其思想变化、矛盾服务的,是与剧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是单纯的舞蹈;从戏剧的发展趋势来看,戏剧舞蹈在现代戏剧、新编历史剧和改编的传统戏剧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成份,逐渐成为当代戏剧表演艺术中最常用的形体语言,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戏剧表演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促进了戏剧表演艺术的革新与发展。由此可见,戏剧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许多民族舞蹈艺术的精髓,虽然两种艺术表现手段有所不同,但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如戏剧表演艺术常用舞蹈动作来表现唱词和道白难以表达的特定情景、事件过程、人物心理和情感等。

戏剧形体语言是经过专业训练之后,戏剧演员熟练的技巧性的、有节奏的、有美感的、有内涵的肢体表现方式,对丰富戏剧表演艺术表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戏剧演员的肢体动作、基本功等戏剧形体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体表现能力是衡量一个戏剧演员基本功底的重要标准,好的形体表现是戏剧演员在舞台上协调戏剧人物性格、传情达意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演员形体的表现与戏剧人物的塑造是息息相关的,在戏剧形体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体验到戏剧角色的内心世界,锻炼学生通过丰富的戏剧形体语言将其复杂的内心活动完美地表现出来,从而使戏剧更具有冲击力和影响力,达到通过丰富的形体语言塑造戏剧人物、叙述故事、表现情感、感染观众等目的。

民族舞蹈作为各族劳动人民群众生活的写照,是最古老的一种表达人们喜怒哀乐内心世界和歌颂美好生活的艺术形式,汲取了通俗逼真的肢体语言来叙事、表达所要讲述的内容。同时,民族舞蹈作为一门成熟的文化艺术,已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艺术性的教学体系。在戏剧形体教学中学习和借鉴民族舞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让相关专业的学生深入了解戏剧表演艺术、体会戏剧表演中的形体表现力,促进戏剧表演相关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以民族舞蹈为基础训练戏剧表演相关专业学生的形体表现能力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三、基于民族舞蹈的戏剧形体教学改革

(一)革新戏剧形体教学理念

戏剧表演专业在招生时,并不像舞蹈专业那样对考生的肢体动作有严格的要求,招进来的学生形体基础参差不齐,个别学生肢体僵硬、在戏剧表演中举手投足之间处处显出形体基本功的不足。他们大多在入学时已经成年、肢体骨骼已基本定型,但他们在戏剧形体方面的理解能力和发展潜力并不弱。戏剧形体教学是一个内外兼修的学习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达到情感与肢体的高度融合与一致。因此,戏剧形体教学既要提高学生形体技能,使其熟练地掌握外部动作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戏剧形体的创造能力和形体表现意识,提高学生创作戏剧角色的形体塑造能力和对戏剧表演艺术的感悟能力。以往单一地培养他们的形体动作模仿能力及其相关规范是远远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需要在分析学生形体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参考民族舞蹈形体教学的内容、模式和方法,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和手段挖掘学生形体训练方面的兴趣和潜能,以学生的形体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和情感表现能力,提升学生对戏剧形体语言内涵的理解及其戏剧形体表现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如地驾驭自己的形体、在戏剧表演中塑造逼真的人物形象。

(二)以民族舞蹈为基础革新教学内容

戏剧表演源于传统舞蹈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民族舞蹈的精华,以民族舞蹈为基础革新戏剧形体教学内容,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戏剧形体的兴趣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完善戏剧形体教学内容体系、创新戏剧形体教学模式。按照欣赏、模仿、体验、创作表演的学习顺序,以站姿、山膀、手姿、传统程式造型、手膀活动、步法、肢体组合、跑圆场、指法、民族舞蹈技艺、戏剧舞蹈片段欣赏等为基础戏剧形体教学内容,以肢体感知、模拟表演、形体体会、戏剧形体创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其中,基础戏剧形体教学主要是为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戏剧表演的基本功;肢体感知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从僵硬的肢体动作中释放出来,轻松自由地学习戏剧形体相关教学内容;模拟表演是让学生模拟各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形体动作的过程,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使用自己的形体语言表现自己对各种动植物和人物形象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形体协调能力;戏剧形体创作是让学生在戏剧表演实践中体会自己的形体动作是否能够恰当地表现各种目标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感。通过以民族舞蹈为基础的戏剧形体教学内容革新,培养学生的戏剧艺术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和形体表现能力,在戏剧表演中做到神形兼备、声情并茂。

(三)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舞蹈欣赏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新时代,受现代娱乐方式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严重缺少戏剧文化氛围的熏陶,对传统戏剧文化与艺术的了解与认识较少。结合相关戏剧形体教学理论知识的课堂讲解,让学生欣赏民族舞蹈、相关传统戏剧、经典戏剧片段、精彩现代戏剧片段等,使学生认识到戏剧形体素质培养在自己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戏剧所创造的完美艺术形式,激发学生对戏剧形体的学习兴趣和深入探究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欣赏精彩舞蹈的同时,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认真鉴赏、用心体会,如在欣赏舞蹈《雀之灵》时,要指导学生体会演员的人体自然结构美和由演员舞动出的美的动作和韵律;舞蹈作为一种视听艺术,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用心去听,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视听感官接受时空意象,领会舞蹈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在戏剧形体课堂教学过程中欣赏舞蹈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对舞蹈作品及其背景进行适当的讲解,以便学生感受形体语言所创造的神韵和美感,并带领学生模仿舞蹈中的一些简单的形体动作。此外,在欣赏民族舞蹈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舞蹈动作和背景音乐想象舞蹈所创造的形象、动作、构图、表情等,以激发学生的形体创作意识。

(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言传身教

在戏剧形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动作往往是键入学生视野范围的第一印象,示范动作的规范性和姿态的优美程度是学生认识戏剧形体、并对其产生兴趣的前提,教师形体动作示范的完美程度和教师的语言都是促使学生亲自体验戏剧形体的重要因素。因此,言传身教在戏剧形体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进行形体示范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戏剧形体给学生所带来的精神感受、情绪感受、节奏感受、理解感受等,让学生认识到许多戏剧形体语言是其他任何话语都无法准确描述的一个艺术表现形式。戏剧形体教学是一项难度较大的艺术传播工作,对教师自身的形体素养和言传身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戏剧形体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要时刻启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为戏剧形体教学与训练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戏剧形体教师是戏剧形体教学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生动精练的语言与自身的形体语言启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增强学生对戏剧形体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例如,戏剧形体课舞蹈训练部分中气息提沉训练,教师可以运用精练形象的语言带动学生想象自己处于十分宁静、美丽的大自然中,感受气息的提沉带动身体升腾和沉落,感受双臂就像鸟儿的翅膀在空中飞翔,感受身体的轻盈和气息的流畅,使学生在练习这个形体动作时充分体会到身体舞动起来时的美妙感受。通过相关舞蹈形体的训练,使学生体会到有神韵的形体语言是塑造戏剧人物形象的重要工具,它不仅能传递人物的情感,而且能把人物的内在美表达出来,并能揭示戏剧故事更深层次的意境。因此,戏剧形体教学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形体动作形似,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体会到形体动作的神似,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停留在教动作摆动作和抠动作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吸收各类舞蹈形体教学的精华

戏剧表演艺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戏剧表演团队,而创新型戏剧表演人才创的培养更需要在充分了解相关舞蹈艺术的基础上,借鉴其优势以创新戏剧形体实践。因此,戏剧形体教学应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吸收各类舞蹈形体教学的长处与精华,只要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激发学生表演激情、提高学生形体素养的舞蹈艺术都值得借鉴和学习,从而科学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戏剧形体教学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培养具有综合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当代戏剧人才。

然而,由于戏剧形体教学的专业特殊性和教学课时的局限,教师必须对舞蹈训练内容的借鉴和学习有较强的针对性,把那些训练价值强并有代表性的形体动作和组合以及相关舞蹈作品有选择、有目的地借鉴学习。例如,吸收芭蕾舞的基本功训练部分可以解决学生的气质体态和肢体解放及肌肉的伸缩能力和身体在各种重心中的动作完成;吸收现代舞蹈的训练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表现能力和协调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吸收中国古典舞的训练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韵律感;吸收外国民族舞蹈可以提高学生的形体接受能力和多种风格的把握能力。

(六)加强戏剧形体实践教学训练

对于戏剧形体教学,实践教学训练是其中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实践教学训练环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戏剧表演能力的培养。在戏剧形体实践教学训练中,教师不仅要做到言传身教,而且对学生形体练习中的一招一式、一起一落在做到依据相关规范严格要求的同时,应要求学生必须赋予相应的情感和情绪,做到动则有情、静则有意,以提高学生运用自身形体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自觉意识,增强其形体的表现力。然而,戏剧形体的表现力是一种意识、一种感觉,不是依靠教师的传授就能习得的,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在戏剧形体训练中要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领悟。例如,在戏剧形体基本功训练中,强调引导学生注意肢体感觉,保持动作优美,调节呼吸节奏,面部表情放松,感受韵律强化美感,并坚持长期的规范训练,使学生的形体动作自如优美;在形体动作组合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神韵训练,使学生做到以情唤神、以神表情、外部体验内心、神态气息交融、内外情感协调统一,外部情感与姿态的细微变化都发自内心,通过动与神、情与韵的协调动作达到形神兼备的训练目的。

四、结束语

戏剧表演艺术经过不断的发展与传承,形成了一套完成的艺术表现体系,戏剧形体教学对于提高戏剧演员的形体素质和形体艺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借鉴成熟的民族舞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传统戏剧形体教学,能够促进戏剧形体教学实践的革新与发展,提高戏剧表演相关专业学生的戏剧形体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随着个人计算机、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和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借鉴和学习各种舞蹈形体艺术及其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如何利用这些新兴的技术手段和媒体设备革新戏剧形体教学模式将成为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1]汤瑞.看当今中国戏剧舞台[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

[2]石峰.浅谈当代戏剧的现状及发展[J].当代戏剧,2010.

[3]居其宏.音乐剧,我为你疯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姜华.探索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途径[J].辽宁艺术学院学报,2009.

[5]元鹏飞.舞蹈与戏曲演出的关系浅述[J].福建艺术,2010.

[6]冯百跃.中国戏曲舞蹈的传统审美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7]李雯.分析“戏曲舞蹈”的由来[J].电影评介,2010.

[8]张晓敏.此时无声胜有声——浅谈舞蹈在戏曲艺术中的运用[J].艺苑,2009.

[9]龙波.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地位[J].教育经济研究,2008.

[10]李秀梅.浅论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11]宋晓东.现代戏曲中舞蹈元素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戏剧,2010.

[12]庄虔华.戏剧表演专业形体教学研究[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6.

[13]张晓龙.论戏剧表演形体课中“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7.

[14]禹魁英.戏曲身段与民族声乐表演——高校民族声乐专业形体训练教学改革[J].艺术评论,2007.

[15]朱奕.“形表合壁”——论影视表演专业形体的突破性教学[J].电影评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