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述兵 邢丽
(廖述兵: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体育部,讲师,学士。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信息化。邢丽: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各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起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它是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科学实施,不仅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清楚地了解自身体质及健康情况,而且还能使其帮助学生检测体质和健康情况的变化程度。但目前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在高等院校全面实施情况看,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中有关指标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可靠性等问题受到了众多体育研究者的质疑,由此对所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和不足需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让其更加科学、合理的对学生体质检测提供依据。
体质健康应是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方面的最佳状态,而不仅是身体单方面不虚弱或没有疾病的反映。但是目前的《标准》在测定内容方面,测试指标包括的只有身体方面的指标(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以及生理机能),而未涉及心理和有关适应能力的指标。对于此种情况,或许可以解释为当前心理和适应能力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以及对其测量技术相对难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体质健康标准受到身体指标的局限。对于《标准》中显露出的测试评价内容缺失,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体质”和“健康”的理解有所偏颇。纵观目前国内外有关体质健康测试,在反映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这两项指标方面都尚属空白,因此作为体育专家学者,应立志于此去进行努力探索研究。然而现实状况并不理想,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从单一和高度统一的社会价值观逐渐向多元的和有个性社会价值的转变中,每个人都要面对多重环境的变化,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正是在经历学生生活向社会生活的转换,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如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等而导致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必然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构建简单易于操作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测试体系是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指标看, 其中有三个指标是可选项目:一是体测学生耐力素质的中长跑和体测学生心血管机能的台阶试验任选一项;二是体测学生腰腹肌耐力的仰卧起坐(女生)和体测学生肌肉及韧带的伸展性的坐位体前屈、上肢肌肉力量的握力体重任选一项;三是体测学生下肢力量、协调性的50m短跑和学生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任选一项。在握力选测或仰卧起坐(女)或坐位体前屈项中,握力主要是通过对手腕部肌肉力量的测试来反映小肌肉群的力量的指标,仰卧起坐则是通过人体腰腹肌耐力和肌肉力量的测试,以反映是反映大肌肉群力量的指标,而坐位体前屈主要是用来测试学生身体柔韧性的指标。力量和柔韧是完全不同的身体素质,相互之间并非具有关联性。对于上述测试系统机能状态、不同身体器官或身体部位的项目放在一起进行选测,难免会出现评价上的混乱。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评分标准同以往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相比低很多。如50m跑、800m跑、1000m跑、立定跳远等项目的评分标准比过去都有明显降低,50m跑则降低了0.3s;立定跳远下降了13cm;1000m跑下降了49s。而且各单项都规定了最低分值,如大学女生的50m跑、立定跳远最低可得到15分;台阶试验、800m跑、1000m跑,以及握力指数、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两组的最低分分别是10分;肺活量体重指数及身高标准体重最低也可分别得到8分和7分。可以说这种最低分的划定缺乏科学性,即使学生体质比较差,但只要参加了测试最低也能得到50分。由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及格线偏低,目前高校学生在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并不很好,大多数学生体质健康都能及格,所以在高校几乎看不到学生因为《标准》的问题而加强体育锻炼。
基于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现状分析,测评项目有所缺失,因此应设置相关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以加强高校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培养。一是将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标纳入测试体系。心理健康可以从心理和智力健康两方面加以测试与评价,其中有关体质健康的心理因素主要有意志品质、精神状态及情绪、气质和性格等。二是将反映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指标纳入测试体系。适应能力可以从对生理病理性、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适应三方面加以测试和评价。其中生理病理性的适应能力主要含抗疲劳能力、生活习惯、患病及恢复情况及适应其他生理性改变的能力、以及对自身生理周期的适应;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主要是针对家庭环境以外的环境的适应;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主要是针对气候、环境污染、地理位置等的适应。
一是耐力指标的价值权衡。《标准》规定大学男生从1000m跑、台阶试验中可任选一项,女生从800m跑、台阶试验中选测一项。《标准》还规定台阶试验项目,农村学校可选测相应项目,城市学校统一进行台阶试验的测试。台阶试验测试耐力的方法很多研究中表明台阶指数反映耐力的有效性不高。当前全世界比较通行的耐力测试大多是 800m(女)和1000m(男),它所反映出来耐力水平相对合理科学,而且对于大规模测试时也容易操作。因此高校在进行《标准》测试耐力素质时,应选择800m(女)、1000m(男)跑。二是关于柔韧指标的折优选择。《标准》中仰卧起坐反映腰腹力量、握力指标反映上肢力量素质、坐位体前屈指标反映柔韧素质,如上分析三者之间关联度不强,其二选一或三选一缺乏科学根据。而且大量研究已证实,儿童阶段是柔韧素质的最佳发展时期,把它列为中、小学生的《标准》指标并占一定的权重是比较合理的。大学生柔韧素质基本固定,将其项目锁定为力量、速度、耐力等内容更符合大学生的生理特点,也更能发挥实施《标准》在促进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方面的导向作用。因此在《标准》身体素质选测方面,无论从易操作性还是合理性来看,选取握力放弃“坐位体前屈”将是最佳选择。
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关于等级评定的规定,其总分达“86分以上为优秀,76—85分为良好,60—75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达到良好等级以上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获奖学金,达到优秀成绩者,方可获奖学分”。“学生毕业时《标准》成绩达到60分为及格,准予毕业。《标准》成绩不及格者,高等学校按肄业处理”。 从以上规定不难看出,《标准》的达标成绩对学生获奖、评优、甚至直接关系到毕业与否,其要求甚是严谨。但与此对应的是,各种测试指标的评分标准大多呈现跳跃式的设置,比如“营养不良”或“肥胖”,身高标准体重得7分、“较轻体重”或“超重”得9分、“正常体重”得15分,其分值跨度为2分、6分,其他测试评分标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情况。显然的这种跨度较大的评分方法与严谨的管理规定不相适应。在学生的体测总分处于及格、良好或优秀的临界点的时,少1分或者多1分都会给学生造成明显不同的结果。因此将其分值设置细化一点,这样不仅有利于操作,而且在成绩管理中也更更显公正、科学合理,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科学锻炼不仅要有科学的健身方法、健身内容和健身手段,而且还要有合理的测量指标以及评价标准,来测试身体锻炼的效果,并根据测试数值反馈,可对运动负荷及锻炼内容等因素加以调整,这样便能达到掌握体育健身的规律性以及不断提高体质健康的目标。因此对于当前高校在实施《标准》中的一些弊端,应采取措施真正发挥《标准》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作用。
[1]李萍.体质健康测量中耐力素质测试指标的有效性述评[J].体育学刊,2005.
[2]王健,邓树勋.台阶试验质疑[J].中国体育科技,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