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娟 杨爱丽
(白丽娟:辽宁医学院,讲师。杨爱丽:辽宁医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谓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最先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形式在欧美各国逐步兴起。创新教育突出了思维创新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继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亮点和必然选择。如何有效地结合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培养出具有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当代大学生是高校当前的重要课题。
过去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重视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强调人才对现实社会的被动适应,较少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的发挥。这种人才观在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社会条件下,对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更加凸显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性。传统教育培养目标的优越性难以体现,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树立新的人才观,及时调整大学生就业方向,才能使就业矛盾缓解。而且根据未来高校的教育理念,将把培养学生的事业心 、创新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新目标。
没有创新素质和创业意识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出具有创业型的人才,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在传播创业理念、培育创业精神、开拓创新思维和激发创业行动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当前,国内高校讲授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多为学术专家出身,缺乏企业经历和实践能力,制约了创业教育这一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升,要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大力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创业教育师资的参加培训的形式主要有:
创业课程在授课的方式、方法上都有别于传统课程,它更追求灵活、创新和互动。而大多数已经习惯了传统讲课方式的教师如果没接受这种正规培训,可能不会很快领悟创业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独特的参与式授课方式。正规授课式培训使教师得到更加系统、集中的强化训练。
教师在一定时期内,亲临创业企业,通过与创业者接触的方式获得创业知识、积累创业案例、总结创业经验的培训形式。这种培训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强调与创业者密切接触和沟通,让创业者成为教师的培训师。
引进企业界有创业和管理经验的资深人士或专业培训人士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导师,为高校增添“创业导师”,打造“双师型”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旨在向学生灌输一种创业意识。而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创业过程中得以激发和发展。因此设立科学的创新型课程体系是灌输这种创业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创业教育大厦的“根基”。我校将KAB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纳入必修课,可以在低年级开设创业教育理论课,在高年级开设创业教育模拟实践课;加大专业选修课及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程比例,比如开设《企业管理学》、《创业学》、《创业法律基础》、《大学生成功创业》,《创业案例分析》等为专业选修或者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此外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要以学科渗透为原则,将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
改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的角色由主导地位转变为辅助和引导地位,把主要角色让位给学生,给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思考、表达、合作和活动。把学科课程与探究性活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并使探究活动渗透于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之中,比如设置课堂创业模拟,为学生提供模拟创业实践的平台。
在教学方法上,以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创业实践的原则。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采取课堂案例分析与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模拟创业实践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收集与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丰富课堂信息。
实践是创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在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设创业实践基地的同时,更应依托企业资源,拓展创业教育的实践途径。学校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所需要的内在品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拓宽创业实践基地,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孵化,让学生进入现场、深入岗位,感受创业氛围,增长创业才干。
缺少资金是使大学生创业的瓶颈。世界各国在发展创业投资的过程中,社会、企业均对早期创业项目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扶持。要想走出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可联合企业建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培育和扶持创业带头人,孵化大学生就业创业计划的优秀项目。
创业孵化导师是指为使大学生成功创业,根据其创业过程的各阶段特点,聘请相关专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的导师。通过聘请企业家为创业孵化导师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理念,指导创业实践。创业导师即可针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分别指导,也可针对大学生创业者中比较集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专家定期给予授课指导。
主要是邀请一些从事创业研究的专家和有创业经历的企业家来高校,针对某个具体案例展开深入探讨,让大学生学习到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思考、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学校还可以邀请优秀企业家进校园讲述创业故事,让大学生认识和了解创业过程,感受创业者的人格、信念、精神,激发创业热情与激情。
图书馆应该提供更多的相关书籍或多媒体资料,供同学们课余时间学习。高校可以将电视节目“赢在中国”、“头脑风暴”等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的创业教育栏目纳入到高校图书馆的多媒体资源,供大学生免费观看。
社团通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各种社团活动,逐步激发创新思维,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如组织创业计划大赛,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也有助于提供一个全面检验、并提高自身创业能力的机会。
[1]吴起华.试论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契合[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
[2]张剑英,回娅冬.论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
[3]张帆,张帏.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才,2003.
[4]李平,邢娣凤.浅谈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J].教育探索,2008.
[5]牛长松.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