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砚芬
(赵砚芬:潍坊学院。研究方向:对外汉语课程教学论。)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单句表达正确、清楚、流畅,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加深,在运用所学的语言项目表达较长或较复杂的内容时,就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从语言学的角度说,此类现象属于中介语语篇偏误。造成语篇偏误的原因,除了与词汇、语法偏误等其他偏误有类似的原因之外,还有它独有的原因,现从当前语篇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入手做进一步的探究。
语篇偏误作为中介语偏误的一种,虽然已得到对外汉语教学界的重视,已有相关的学术文章发表,但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如许多对外汉语教师大多把精力集中在词汇和语法教学上,对这两者的偏误下的功夫较大,对课文的篇章结构、起承转折不多理会。
第二语言学习者缺乏适量的严格的语篇训练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课堂上很多教师没有要求学生的口头语篇表达,也没有定时定量地给予学生严格的书面语篇训练。严格训练、及时纠错的缺乏导致许多学生的作文在某种意义上已变成了口语的记录!语言教学中,除了教,还要“练”和“用”,缺乏训练、缺乏运用,是语言教学的大忌。
已经掌握了诸多连接词语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篇组织中往往出现使用连接成分单一的问题。究其原因,它与传授者没有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有关,也与不重视对外汉语语篇教学有关,总之,传授者没有把汉语知识点放在语篇的层面进行教学。
要使第二语言学习者从语篇的角度把握汉语,就必须让对方了解并接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而一个国家思维方式的最佳载体就是文化,但某些肤浅的文化教学只能让第二语言学习者成为装满了中国文化知识的容器,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汉化的深入不够。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文化教学,是每一位对外汉语人士应当认真思索的问题。
当前的某些教材在对词语进行解释时,往往是统一处理,对其具体的用法并不做详细解释,如,“和”往往被解释成“and”,于是一个英语国家的第二语言学习者造出了这样的句子:“他上气不接下气地从楼上跑到了楼下,和坚决地接住了烟斗。”不难看出,这位英语国家的学生把汉语的“和”与英语的“and”等同起来了,在英语中,“and”可以连接一个分句,但在汉语中,“和”并没有这样的用法。这就是教材编写不当造成的教学误区,它为汉语语篇教学设置了障碍。
所谓全方位,是指语篇教学不仅在综合课上要涉及,在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上也要有语篇层面的教学与训练。所谓立体化,是指语篇教学应当贯穿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始终涉及,毫不放松。当然,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语篇教学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培养学生的语篇组织能力,必须从基础做起,在微观上夯实学生构建语篇的基础。这一环节主要在初、中级阶段进行,为高级阶段语篇教学的系统进行做好准备。同时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分析语篇结构、关注语篇的组织手段,还应通过背诵、仿写、专题写作等手段帮助学生具备并且不断巩固宏观把握语篇的能力。
学过的内容只有通过大量的形式多样的练习才能在学习者头脑中形成牢固的记忆并转化成实际的语言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语篇训练。在训练时,应当侧重于训练语篇衔接和连贯。总结起来,训练的主要方法有填词成段、排句成段、辨误修改、完形填空、模仿表达、阅读理解、写作等。在语篇教学的初始阶段,还可以总结出几个固定的语篇表达结构模式,形成简明易记的图式,引导学生入门。
汉语语篇教学其实就是培养汉语思维能力,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可以有效的促进汉化思维的培养。文化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老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提出了“道”的概念,而且要让学生知道中国人是如何认识“道”的,“道”背后所蕴含的整体思维方式是如何影响中国人的……。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以前的某些教材往往同教学一样,重视词汇和语法,忽视语篇,因此,编写一套兼顾词汇、语法和语篇的科学合理的教材至关重要。同时,对于词汇和语法的解释,也应当予以细化和修正,避免因细节处理失当而对学生产生误导。
[1]彭小川.关于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的新思考[J].汉语学习,2004.
[2]王健昆,喻波.初级汉语水平韩国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语篇逻辑连接偏误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6.
[3]赵成新.从中介语语篇偏误看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汉语语篇衔接偏误为例[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
[4]覃俏丽.对外汉语语篇结构与连贯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
[5]于静.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及对语篇组织的影响[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3.
[6]贺文丽.功能语篇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
[7]张彩云.语篇语法教学——当前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中之重[J].科教文汇,2008.
[8]赵成新.外国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语篇衔接方式偏误分析[J].台州学院学报,2005.
[9]袁丽.以英语为母语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语篇中连接成分使用偏误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华文教学与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