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芝,汤道权,江相兰,林奇泗
(徐州医学院药学院,江苏徐州 221004)
案例教学法在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效果
杨冬芝,汤道权,江相兰,林奇泗
(徐州医学院药学院,江苏徐州 221004)
三年来,徐州医学院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法。教学实践和应用效果表明,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对分析化学“三基”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缩短学生适应工作的时间。
案例教学法;分析化学;药学专业
药学专业学生在步入社会所面临的医药卫生领域,包括临床检验、药品鉴定、新药研制、药品质量的控制、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检测、体内药物分析和生物利用度等研究都离不开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1]。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尤其与专业课程药物分析密切相关。我校分析化学课程一般设置于第三学期,分析化学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药学专业学生从事药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方面,很多教育工作者做出了有益的尝试[2-3]。其中案例教学法正逐渐被教师所接受,应用于药学和化学专业领域,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4-5]。笔者近几年来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尝试案例法教学模式,利用新颖、生动、真实的案例组成教学内容,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现将在分析化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体会与教学效果介绍如下。
分析化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从经典的化学分析理论、方法到各种仪器分析原理、技术都涵盖在分析化学的领域之内。药学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应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不同职业的需求。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采用四种方式进行案例式教学:
1.1 课堂讲授
在药学专业教育中,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等各个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学生普遍对纯理论知识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中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徐州医学院使用的教材为科学出版社的案例版《分析化学》教材(胡琴等主编),通过实际举例启发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主动掌握;除应用教材中的实例外,授课教师注意及时收集与药学专业相关的案例,在授课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学生自身的切身利益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由事情发生的原因(利用凯氏定氮法检测乳制品蛋白含量时,三聚氰胺以假乱真),推出凯氏定氮法的缺点,并引导学生找出合适的分析方法,总结色谱法的优点;如2012年的“毒胶囊”事件,国家有明确标准用于检测药品中的金属铬含量,可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ICP、ICP-MS)、色谱法等进行检测,使学生认识分析化学的广泛应用。上述案例与分析化学密切相关,且学生对上述案例较为熟悉,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案例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是主旋律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再现案例情景,以提高学生实际运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不允许学生充当课堂上的“沉默者”,分析案例的过程就是积极思考的过程,每位学生只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无论意见对错与否,都会在与其他学生组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启发。“自由发言”是整个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学生在针对问题相互讨论、相互交流这种组织学习的方式中,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改进讨论技巧,同时使自己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强。
分析化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一般授课教师在每一章节的理论课结束后,将与本章节有关的、并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案例分发给大家,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案例内容进行讨论,并查阅文献对不同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再次上课时,让学生代表对讨论和评价的内容进行简短的陈述,授课教师最后做归纳总结,肯定学生对案例分析所做的努力,对学生迸发出的创新思维予以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
1.3 与实际应用对接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Ⅰ期临床研究、药检所的实际工作等所需要的技术与分析化学息息相关。利用我校与附属医院的新药研制及临床应用实验室的便利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参与Ⅰ期临床研究的部分工作,感官上认识分析化学的应用;徐州医学院教师从事与药企合作的项目,承担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或药品检验方面的工作,学生可以参与其中;同时,分析化学教师会不定期邀请药检所教师给学生做报告,讲述药物分析的重要性及分析化学在药物检测中的重要地位;授课教师每年不定期带领学生参观医药企业检测车间,掌握分析化学在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4 建立科研兴趣小组
目前徐州医学院药学院采用本科生导师制度,本科生在第四学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或研究兴趣,选择相应的指导教师进行科研工作。此时分析化学大部分理论知识内容的授课已结束,学生对分析化学已形成初步的认识。利用学院提供的科研环境,学生与导师可以进行双向选择,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向进行小组分配。学生既可以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也可以自选题目,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导师定期与学生进行科研交流。
从2008年到2012年,经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分析化学课程中的案例教学部分很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反馈案例教学方式的学习环境轻松、愉快,学习过程充满竞争和挑战,并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在200余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92%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感觉非常满意或满意,其中88%的学生希望教师在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尽量多的采用该方法。具体教学效果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
每次案例教学后,学生将理论知识点、案例问题解决方案及所查的文献资料整理成文交主讲教师批阅,学生自己查到的较为成熟的案例可以与教师联系,在实验室完成实验研究部分,并将实验结果在课堂上讲授给其他学生。学生在自主解决案例问题的同时,内心会获得“成就感”,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理论知识,从而解决更多、更复杂的案例问题。
2.2 与授课教师之间的距离缩短,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在案例法的教学中,授课教师不再是孤立地在讲台上教学,而是融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通过实例逐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学生形成的认识无论是否全面,是否正确均可以和教师交流,共同探讨问题所在。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授课教师面前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抵触情绪,从而渐渐喜欢学习分析化学。同时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部分科研工作,与教师有更多机会沟通,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教师的良苦用心,随之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缩短,师生关系也更加融洽。
2.3 毕业实习和工作适应期缩短
对分析化学有兴趣的学生组成科研兴趣小组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对本专业的深入认识。进入毕业实习阶段,面对相关知识的药学检测问题,学生能很快进入专业角度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明显提高。经调查,大多数学生表示案例教学方法以及科研兴趣小组活动提高了他们在毕业实习和以后工作中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使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中迅速适应,增强了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的竞争力。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教师主动教授”的教学方法相比,能极大地拉近学与用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掌握并灵活应用知识。但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发现,分析化学的学习能否取得良好成效,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密切相关。现行教材知识点多,班级学生生源差别大,因此,目前案例式教学还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有将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既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又可弥补其不足。
[1]余丽双.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实践与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2):99-101.
[2]胡育筑,严拯宇,杜迎翔,等.在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中实施分层次教学[J].2011,27(3):32-35.
[3]杨 云,李银环,慕 慧.深化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5):987-989.
[4]李 娜,刘 锋,李克安.以案例教学教给学生分析化学家的思维方式[J].大学化学,2010,25(5):31-35.
[5]杨 静,胡琴,魏芳弟,等.案例教学法在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1):989-991.
G642
A
1006-2769(2012)05-0977-02
2012-05-14
徐州医学院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0912yxyjg005)
杨冬芝,女,徐州医学院药学院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