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恩普
(宣威市中医院 外一科,云南 宣威 655400)
腹股沟斜疝是儿童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疾病,目前一致认为,除少数情况外,一般应尽早施行手术。我院自2006年4月~2010年5月共收治3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均采用下腹小横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效果满意,现将治疗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30例,男21例,女9例,均为腹股沟斜疝。年龄2~7岁,平均年龄3.8岁。右侧17例,左侧10例,双侧3例。其中嵌顿疝2例,单纯疝28例;合并睾丸和精索鞘膜积液各1例,睾丸下降不全1例。全部患者均符合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1]。
手术方法 围术期常规使用抗生素5~7d,术前6h前禁饮食。婴幼儿常用静脉复合麻或肌内注射氯胺酮麻醉,6岁以上能配合的儿童可用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取患侧腹股沟区(一般为患侧下腹部横纹处或以右手小指囊探人皮下环,向上顶起腹壁皮肤,在小指尖顶起的皮肤处)经过腹股沟外环精索组织通过处略向上的横行切口,约1.5~2.5cm。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钝性分离浅筋膜,用小拉钩拉开,将外环口向上拉开,切开外环口,将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稍向上钝性分离,顺着肌纤维切开并分离提睾肌,即可暴露精索及灰白色的疝囊。切开疝囊前壁分离横断疝囊后壁,疝囊小者稍一剥离即可到达颈部,注意勿损伤输精管及精索血管。钝性加锐性继续向近端分离,游离疝囊达疝囊颈部即见到腹膜外脂肪即为高位。切开疝囊检查疝内容物血运情况,观察有无组织坏死及肠瘘等,如无组织坏死及严重血运障碍,还纳疝内容物,还纳困难者,则采用于内环口外上方切开腹横筋膜,游离或离断疝囊,行疝囊高位荷包缝合结扎,然后送人腹腔。腹外斜肌腱膜缝合l~2针,皮肤缝合1针即可结束手术,女孩的手术与男孩基本相同,若圆韧带与疝囊壁粘连紧密,可与疝囊一起分离至内环处,一并切除[2]。整个手术约15~25min。本组病例平均20min。
结 果 术后患侧阴囊水肿4例,其中2~3岁婴儿3例,多为男性双侧斜疝患儿,经保守治疗,阴囊肿胀都在术后5d左右好转,1周内消退。未再发生水肿及医源性隐睾。随访3~24个月,没有复发病例,没有发生医源性隐睾或睾丸扭转、膀胱损伤、阴囊血肿、睾丸炎症等并发症。
讨 论 小儿腹股沟疝的发生主要由于小儿腹股沟区的生理解剖特点所决定,早在1906年澳洲的小儿外科医师Russell就提出了所谓“疝囊学说”,他认为疝的形成首先要有疝囊的存在,新生儿未闭的鞘状突就是先天性疝囊,即斜疝可以是先天性的,而直疝一定是获得性的。在胚胎早期,腹膜在腹股沟内环处向外突出,形成负膜鞘状突。一般情况下鞘状包裹大部分睾丸在睾丸引带的牵引下随睾丸下降,最终到达阴囊底部。如此过程发生异常,鞘状突未闭,与腹腔相通,一但有腹腔脏器进入,就形成了腹股沟斜疝。因此小儿斜疝没有成人斜疝腹股沟管肌薄弱的因素,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即可获得满意效果。就斜疝而言[3],Bassini对其发病的认识也值得重视,Bassini认为斜疝是腹股沟管变短、变直,并失去了它的斜度的结果。正常的腹股管是以一定的长度和倾斜度穿过腹壁的肌层,如果腹股沟管的长度过短,或者倾斜度变直,便失去了保护作用,易有斜疝的发生;婴儿出生后由于哭闹,咳嗽等原因,使腹内压升高,肠管或其它内脏经内环,腹股沟管和外环疝突出而发病,而腹横筋膜乃至整个腹壁的强弱并非是疝发生的最重要因素,而关键是腹壁受力的强度要均匀一致[4]。因此小儿斜疝主要是由于疝囊本身的存在,没有成人斜疝腹股沟管肌薄弱的因素,只要能完整剥离疝囊,行高位结扎即可,无需修补。
本组病例的小儿腹股沟斜疝下腹小横切口手术的优点在于:①组织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该术式只做到高位结扎,复发率极低。本组术后无阴囊血肿发生,因该手术对腹股沟管的原结构未作解剖,避免对血管神经的损伤及腹股管解剖结构的破坏,对减少术后复发有很重要的意义。②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术中不需要游离精索及睾丸,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组织的分离,减轻了副损伤及阴囊血肿。术式只要能够做到高位结扎,复发率极低③手术时间短麻醉清醒后即可进食,术后疼痛轻微,几乎不影响术后活动。④手术切口较小创伤小、切口美观,减少因换药对患儿的心理创伤,并减少因换药出现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缺点在于:该术式不适宜巨大疝、腹壁切口疝、滑疝、骑跨疝、复合疝。特别是术前诊断不够明确,嵌顿疝合并肠内容物坏死的病例,下腹小横切口便不能进行良好的暴露,且切口横行切口又不便于延长,会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
总的来说,斜疝一般不可能自愈,1周岁以内的患儿,腹壁随生长发育,强度增高,有可能自愈,但也可能发生嵌顿或绞窄,故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一般保守治疗不予推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小儿疝术后治愈不复发的要求,还要求手术微创美容、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护理方便痛苦少等,而下腹小切口恰能达到这种效果,正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所接受,所以该术式值得基层医师近一步研究和推广。
[1] 张启瑜,钱礼.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24.
[2] 王铭.小儿腹外疝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术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4):110-111.
[3] VANWESSEM KJP,SIMONSMP,PLAISIER PW.The etiology of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s:congenital and/or acquired.[J].Hernia,2003,7:76-79.
[4] 陈双.腹股沟疝的病理生理[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0,4(3):2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