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薛宝钗性格形成的原因——兼论读者的审美接受心理

2012-08-15 00:42张善军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安康725000
名作欣赏 2012年17期
关键词:薛宝钗宝钗林黛玉

⊙张善军[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安康 725000]

一部《红楼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几百个人物。有这样一个人物,历来的遭遇与众不同。批评她的人,认定其是虚伪狡诈的,进而大加鞭挞;喜欢她的人,却高度赞美其宽和与平易。这个人就是薛宝钗。她所引起的争议与评论也许在林黛玉之上。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人们一贯认为,林黛玉才应是读者心目中当仁不让的第一宠儿。实际上,自《红楼梦》诞生后,历来在其爱好者中存在“拥林”和“拥薛”两派之争,甚至为之发生了朋友侧目、几挥老拳的趣事。在读者中,不乏有很多幻想“娶妻当如薛宝钗”者。仅此,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形象的巨大魅力和丰富的美学意蕴。那么,薛宝钗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她的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读者又为什么会接受她?笔者拟就这些问题做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中国古代妇女而言,由于她们的足不出户,所以对其影响最直接的乃是家庭生活。生活于社会之中的薛宝钗也不例外。她的性格的形成,必然要受到她所处的那个社会、家庭环境的制约。和林黛玉被没有儿子的父母“爱如珍宝”、“假充养子之意”不同,她却是父亲早亡,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字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宝钗早知世事、早感世态炎凉是肯定的了。加之“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从而造成了她性格中理智大于情感,道学面孔掩盖了激情本性的特点以及现实的处世态度。如她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以及她向黛玉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莫不体现了她封建正统的思想。但对宝钗我们不能苛求太多。我们看看宝钗是如何自述的,“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她又告诉黛玉,先前她也是怕看正经书,背着大人偷看“西厢”、“琵琶”及“元人百种”,但却被大人“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从她的自述里,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宝钗性格形成的轨迹。

但薛宝钗绝不是一个道学先生,她有她鲜活的生命、激越的真情。尽管这些都被她小心翼翼地掩盖着,但往往会不知不觉地流露了出来。宝玉因“不肖种种”而“大承笞挞”之后,宝钗强忍悲痛去探望,“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象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虽然宝钗在这里用了“我们”这个复数主语,但我们细一品味,就会看出,她分明是在说出她内心的苦痛。否则如何又“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又红了脸,低下头来”呢?

我们在这里面,看到的是一个被压抑的心灵,但却是一个有着现实考虑的心灵。因为她的改变,都是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的。严格地说,大观园和外面的世界没有两样,众芳虽然不同于外面的凡夫俗子,但也没有质的区别。就连旷达开朗的史湘云,不也劝宝玉看重“仕途经济”吗?加之贾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王夫人的“恨铁不成钢”,更兼以宝玉的不肖而承大挞、黛玉的孤傲而承冷落,又成了反面二例。凡此种种,都迫使宝钗不得不去拾起道学面孔,做一个贞静的封建淑女,以讨得别人的欢心。

“人格是一个人适应他或她的环境时表现出来的思维或行为特征。”①环境作为一个“历史给定性”因素,生活于其中的人都脱离不了这一因素的制约。如果这一因素是落后的,阻碍了人的发展,那么很多人就会感到痛苦。在无力反抗时,适应这一因素无疑是明智的选择。于是,薛宝钗选择了适应,尽管这种适应是被动的,是环境外加于她的,但她毕竟是幸运的,因为远离痛苦终究是人的本能。笔者认为薛宝钗是认识到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但自知无力反抗,于是也就不反抗了。否则,如何解释她向别人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她本人又很有才能呢?

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使我们不能不把笔触深入到中国哲学去探讨一番。中国哲学特别强调“和谐”的重要性。“和谐是中国人的真、善、美。天人关系、身心关系,都离不开一个‘和’字,天人不和,即有天灾;人际不和,便有人祸;身体内阴阳二气不和,则要生病。总之,离开了和,国家、个人都要乱了套。”②毫无疑问,全套封建礼教规范正是这种“和谐”哲学的根本保证,如果破坏了这套规范,势必造成人和社会、人和他人,以及人内心的冲突和激荡不安。贾宝玉、林黛玉的悲剧,不但在于他们和社会相比是渺小的,而且更在于他们内心始终处于一种惶惑之中。贾宝玉的不敢走出女儿国,林黛玉的神经质恐怕都和这一点有关。于是,薛宝钗的顺向接受全套礼教规范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了。

从这种“和谐”哲学出发,就造成了每个人在其内心都有着守旧怕变、求稳怕乱的本能心理。不同的是,先进的人,能看清这种“变、乱”,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才是再次达到“稳”的途径;但很多的人,并不能看清这一点,于是无意之中成了“旧事物”的维护者,“新事物”的障碍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不认为薛宝钗是封建制度的自觉维护者。让我们听听史湘云咏柳词《如梦令》是如何说得:“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谁不留恋旧日舒适生活呢?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侯门贵族的小姐,若养成一副叛逆性格,方是咄咄怪事呢!另外,从作家对自己“无才可去补苍天”的悲叹来看,薛宝钗虽被其多有讥讽,但作为一个封建妇德的完美体现者,也并不是被完全否定的。“可叹停机德”的感慨不正是体现了作家无限惋惜的心情吗?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宝钗是一个对封建社会礼教、处世哲学深有认识的人。她有感情,但绝不让其越雷池一步;她有思想、才华,但却谨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诲。总之一句话,她是曹雪芹笔下一个为着现实而生活的人物典型。正因如此,她才能在大观园中立足,不致闹得像黛玉那样人人侧目,宝玉那样人人误解。

有了上面的论述,宝钗被读者所接受也就好理解了。“某事物之所以能成为某主体的审美对象,原因就在于主体和客体的相关性。”③宝钗和读者的相关性,就在于他们有着共通的民族心理——追求和谐。这种求和谐的民族心理,体现于民族性格,就是谦良恭让,理智大于情感,道学面孔掩盖激情本性,体现于处事态度则是现实的。

让我们再看看《红楼梦》中对宝钗的描述:“年岁虽不大,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不及,而且宝钗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虽然曹雪芹讥讽宝钗“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我们却不得不承认,相比于黛玉的尖酸刻薄、锋芒毕露,这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作为具有理想品质的代表,“质本洁来还洁去”、“孤标傲世偕谁隐”的林黛玉无疑是值得人同情的。或许大多数人都对她怀着这样一种感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向往归向往,人总是生存于现实之中的,作为真正生活着的人的代表,“藏愚守拙”、“安分随时”的宝钗无疑是值得人效仿的。

是的,林黛玉、贾宝玉的追求是高尚的,更加符合人性的,但同时也是混乱的、痛苦的。相对来说,薛宝钗刀枪不入的“超稳心态”④却是有着秩序的、完整的。赵鑫珊说得好:“从零乱中整理出秩序的人是幸福的,作为一名读者,分享到秩序也够幸福,因为秩序意味着外界和内界达到和谐和平衡,获得了安宁。”⑤读者接受薛宝钗也是自然的事。毕竟,谁愿故意去过那种“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呢?这也许是人们不吝为黛玉洒热泪,却甘愿娶宝钗的真正原因吧!

① [美]詹姆斯·麦克康纳尔:《人类行为心理学》,福建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第361页。

② 李春林:《大团圆——关于民族文化意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75页。

③⑤ 劳承万主编:《现代美学原理纲要》,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第112页。

④ 贺新民:《红楼拾翠》,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5页。

猜你喜欢
薛宝钗宝钗林黛玉
浅析《红楼梦》薛宝钗的形象与读者误解
论宝钗的“藏”与“露”与复杂心理机制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王熙凤比薛宝钗差在哪里?
薛室钗:用一生为原生家庭还债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钗在奁中待时飞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
两个人的爱情和一个家族的“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