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丽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成都 610041]
作 者:舒丽苹,硕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基础课部英语教研室讲师。
电影《小鬼闯天关》(The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改编自马克·吐温的同名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The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该片由斯蒂芬·索莫斯(StephenSommers)执导,于1993年4月在美国首映。影片讲述了淘气的孤儿哈克(伊利亚·伍德饰演),与逃亡黑奴吉姆(考特尼·万斯饰演),沿着宽广的密西西比河展开的一段惊险旅程。
影片对“种族歧视”这一社会问题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然而,导演真正希望传达给观众的信息,则是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一个典型美国少年的心理和道德的成长历程。“成长”是美国青少年影片常常关注的主题,这是因为,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青少年是必经的关键时期,各个时代的年轻人,都会遇到困扰他们成长的问题;而不同的时代精神,又为他们提供了解决困惑的不同思路。由此,“成长”就成了一个永远充满新意和活力的文艺主题。作为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电影使原著的血肉更加丰满,从而更加容易触动观众的心灵。单是影片开头9分半处,主人公哈克带领着小伙伴儿,在傍晚时分提着灯笼、瞒着大人在河边玩耍的画面,就足以令人怦然心动,并唤起观众美好的儿时成长记忆。
本文将运用原型批评理论,从影片中主人公哈克本人的成长体验,以及影响主人公成长的主要人物两方面入手,分析其成长历程,以期为观众提供一个独特的欣赏角度,并唤起全社会对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关注。
关于“原型”,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G.Jung,1875—1961)认为,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即“种族记忆”、“原始意象”、“典型情境”等,都可以称为原型。
原型之所以能够打动我们,是因为“一旦原型的情景发生,我们会突然获得一种不同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一瞬间,我们仿佛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全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①。荣格认为,这就是伟大艺术的奥秘,也是艺术感染力的奥秘。
“原型”被弗莱用来指称文学中那些构成文学形式、历经千百年沧桑而不改其稳定性的成分,如意象、象征、主题、叙事结构和典型人物,以及“文学的用典和它对传统的始终不渝的尊重”。②
弗莱认为,文学是“移位的神话”,即古代宗教信仰与神话在近现代发生了移位。文学作品看似是在讲述不同的故事,但实际上只是在讲一个故事,“有一个故事而且只有一个故事,真正值得你不断地讲述”。③
原型批评的基本精神,是探究人类的共同心理经验如何体现在古代神话、宗教仪式和原型中,探索文学现象和古代神话、仪式以及原型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西方文化中,成长主题文艺作品的主人公,最早可以追溯到《圣经》中的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他们的故事就包含着人类普遍的原型成长经验:开始,伊甸园中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亚当和夏娃,代表了人类的童年。受到撒旦诱惑而偷吃禁果后,亚当和夏娃从“无知的一体”,变成“知而不同”的独立人,这反映了儿童从“无知”到“知之”的认知心理变化,也反映了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而夏娃最初的心理,则反映了青少年成长的共同心理,即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甚至会经受不住诱惑,敢于反叛权威和长者。个体意识觉醒后,人才会对自我身份、自我个性、自我价值越来越敏感。获得智慧的亚当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乐园,开始了艰辛的独立生存,这一过程象征着,少年脱离天真幼稚的儿童世界,逐渐步入复杂虚伪的成人世界,此时,新的认知会把他们从美好的童话世界拉入现实的成人世界,开始进入青少年时期跌跌撞撞的心理旅程,并在每一次跌倒的痛苦反思中获得新的认知。④
《小鬼闯天关》中的哈克,堪称美国成长主题影片中主人公形象的典型代表:他可爱又淘气的外表下是一颗善良、质朴的童心;他既有成长中少年的共性行为和心理,又具有鲜明的个性。
影片中,能够反映哈克个性的情节随处可见。例如,在影片开端,哈克被小伙伴打伤眼睛,他的收养者之一——沃森小姐见状,便痛陈其“斑斑劣迹”,甚至质疑哈克是否真的去上了学。面对沃森的痛斥,哈克一一以谎言应对。道格拉斯太太是哈克的另一位收养者,她完全被哈克的谎言蒙蔽,误认为哈克正朝着“文明人”的方向进步,便立即为他梳洗打扮一番。可一回到自己的房间,哈克便扯掉领结、弄乱头发,并且越窗而出,继续和小伙伴儿们“探险”去了。
另一处表现哈克个性的情节,则是在影片的第37分钟:由于无法忍受内心的折磨,哈克决定去告发吉姆,于是他欺骗吉姆,称自己要去打听一下卡罗镇的位置,随后只身驶向河对岸。但是,当哈克真正面对追捕者的时候,他又临时改变了主意,利用谎言将追兵打发掉。当时哈克心里暗自决定:“什么正确不正确,见他的鬼去吧,以后我就怎么做方便怎么做。”
以上两处情节,充分体现出了青少年典型的成长困惑,一如《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一方面,哈克拒绝文明”,渴望自由,不受权威或规矩的约束,他不满于现时的生活和环境,渴望寻求某种形式的逃离和探险;另一方面,在面对复杂的成人世界时,内心充满痛苦的斗争。同时,哈克身上的典型“美国男孩”特征也一览无余:他遵循“实用主义原则”,即按照自然的正义法则和利益原则,怎么实用,怎么方便,就怎么做。
从影片的叙事结构来看,哈克此次的密西西比河之旅,与神话中英雄的成长经历十分相似:早年开始冒险的生活,虽经历种种不测,总能得到神灵佑护,战胜险恶,得到圆满结局。因此,《小鬼闯天关》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成长主题影片。
在文学作品中,向导的原型最早可追溯到神话中的神,以及童话故事中的国王、王子。在希腊神话以及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的命运均掌握在诸神手中,遇到困难,人们大多会以祈祷、祭祀等方式向神明求助;而唤醒白雪公主、拯救灰姑娘于苦难的,则都是王子。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必然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正是来自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不断丰富着青少年的人生经历和对社会的认知。青少年通过观察他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逐渐确立起自己的角色、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向。影片《小鬼闯天关》中,引导主人公哈克成长的,包括黑奴吉姆、海盗、假冒的国王、公爵,还有那条象征着原始纯朴的密西西比河。
1.正面向导——吉姆
在影片《小鬼闯天关》中,吉姆忠厚、善良、乐于助人、富于同情心,尽管身份卑微、没有文化、思想简单,目光中时而还充满悲情,但他坚强自信,渴望自由,坚信世人生来平等,从不因社会地位低贱而卑躬屈膝。吉姆用这一切感化着哈克,使哈克懂得了什么是友情和忠诚。正是在吉姆的感召下,我们的主人公才在关键时刻,以自然道德战胜了所谓的社会道德,从而获得了社会正义和道德意识的成长。
影片中最值得一提的场景,无疑是第40分钟,哈克和吉姆的木筏被大轮船撞毁,两人被格兰杰福特一家救起。哈克凭借谎言骗得了热情招待,而吉姆却被当做在逃黑奴而遭到关押。吉姆请求哈克设法搭救,却遭到严词拒绝。后来我们的主人公意识到,正是因为他的自私自利和见死不救,好友才被打得遍体鳞伤,羞愧之下,哈克坦率地向吉姆承认了错误,认为自己“做了一生中最糟糕的事”。而善良的吉姆也立刻接受了哈克的道歉,两人重归于好。自此,哈克决定真心帮助吉姆获得自由。他思想中的斗争,正是社会正义和人格意识升华的绚烂篇章,堪称整部影片的精华所在,也正象征着青少年成长历程中不断获得新认知的过程。
2.哈克的反面向导——海盗、“国王”、“公爵”等
引导青少年成长的,并不总是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反面人物可以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反面参照,在正、反两方面的比较中,“善”与“恶”、“好”与“坏”自然就界限分明了。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反面人物也有可能将青少年引向歧途。《圣经》故事中的魔鬼撒旦就是反面向导的原型,他虽然让亚当、夏娃失去了天真和快乐,但也将他们引向了真知与智慧。
影片《小鬼闯天关》中,哈克在吉姆的陪伴下,一路上经历了种种危险和考验。他们目睹了海盗船上灭绝人性的争斗,目睹了南方家族之间的宿怨和残杀,目睹了“国王”和“公爵”行骗的无耻行径,以及小镇居民的轻信愚昧……
正是由于直面成人社会中诸多的阴暗和矛盾,哈克才变得更加成熟。最后关头,哈克向受害者揭露了“国王”和“公爵”的阴谋,使他们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这段情节充分表明,尽管承受了众多反面人物的负面影响,然而哈克并未走向邪路,历尽苦难之后,他辨明了是非,并且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正义感与人生是非观。
3.自然神灵向导——密西西比河
在大自然中寻求自然神灵的引导,也是美国成长主题影片的一个重要传统。例如,在《纳尼亚传奇》《魔戒三部曲》《阿凡达》等影片中,主人公都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获得神的感召,从而完成某种使命,并最终获得成长。
影片《小鬼闯天关》中,哈克和吉姆畅游在静静流淌的密西西比河上——一条象征自然和原始纯朴的圣河,主人公在他的怀抱里接受着自然神灵的洗礼,洗去了都市文明的污浊,升华了年轻的灵魂。
影片《小鬼闯天关》,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典型美国少年的成长体验。哈克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思考,既有特殊社会历史环境下的个性,也体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原型体验。
《小鬼闯天关》以及其他以少年成长为主题的影片,如《蜘蛛侠》《魔戒三部曲》《纳尼亚传奇》《变形金刚》《阿凡达》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青少年,陪伴着他们快乐成长。同时,作为记录少年成长历程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影片也为教育工作者正确看待青少年成长问题、寻找恰当教育方式提供了参考。
然而,反观目前国内的电影界,关注青少年成长问题、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影片,却寥寥无几。我们当然可以让国内的年轻人去看美国大片,从中领悟人类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共性问题,但那些影片毕竟充斥着美国文化、美国式的想象,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我们的电影工作者,是否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创作出能够体现中国文化、反映中国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影片,供大家欣赏和思考呢?
① 荣格:《论心理分析和诗歌的关系》,《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76页。
② 诺思罗普·弗莱:《诺思罗普·弗莱文论选集》,吴持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6页。
③ 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④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