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娃

  • 一幅名画,两个女人《曾是潘多拉的夏娃
    辛《曾是潘多拉的夏娃》局部西方父权制文化传统中有两位女性始祖——潘多拉和夏娃。她们美丽而性感、极具魅力,对男性构成无法抗拒的诱惑,挑起了人类无穷尽的欲望。在古代西方,基督教出现之前,以希腊文明为主的西方文明信仰的是希腊神话中的诸神。中世纪后期基督教诞生之后,人们改信了上帝。因此,西方艺术题材开始有了两个体系——希腊神话题材和基督教题材。潘多拉是古希腊神话中宙斯创造的第一个女人,她的出现是为了惩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偷盗火种。众神给予她无与伦比的美丽,但同时也给

    艺术品鉴 2023年7期2023-05-23

  • 夏娃的三张面孔
    卡斯·克拉纳赫《夏娃》创造夏娃《圣经·旧约·创世纪》里,上帝耶和华用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亚当是世上的第一个人与第一个男人。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米开朗基罗用壁画重现了《创造亚当》这个情景。亚当有了,万物有了,上帝需要给亚当一个家。于是上帝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这就是伊甸园的由来。米开朗基罗随后还为我们呈现了《旧约·创世记》2:18、21-23 所记载的创造夏娃情节: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耶和华神使他沉睡,他就睡

    艺术品鉴 2023年7期2023-05-23

  • 从伊甸园带走的礼物
    毕淑敏亚当和夏娃从伊甸园离开的时候,带走了两样礼物。这是两样什么东西呢?我考过一些人。有人说,是树叶吧?夏娃既然已经穿在身上了,当然要带走。有人说,是那个唆使他们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的坏蛋,要不然世间为什么会有各式各样的毒蛇?还有人说,一定是那个苹果核。夏娃既然吃了果子,觉得香甜可口,肯定要把种子偷偷掖在身上……正确的答案是:上帝震怒,要把亚当和夏娃赶出伊甸园。亚当俯视了一眼人寰,看到万千磨难险象环生,怕自己和夏娃凄苦煎熬,恳请上帝慈悲,送他们几种消灾免难的

    杂文选刊 2022年8期2022-07-05

  • “左手边的地狱” ——论《失乐园》中夏娃的诞生
    园》中,弥尔顿将夏娃的诞生描写为由亚当的“左侧肋骨”中创造出来。在部分批评家看来,“左侧”是心脏的位置,因此这也寓意着亚当与夏娃在灵与肉上的亲密性。然而,结合整部《失乐园》与《圣经》,对照英文单词left的使用来看,“左侧肋骨”似乎体现的并非是亚当与夏娃的亲密,反倒是另有所指。一、夏娃由“左侧肋骨”所造在《旧约·创世记》中,上帝让亚当陷入熟睡,并“取下他的一条肋骨”[1]《创》2:21-22。《失乐园》①卷八中,亚当通过自述重现了这一场景。但是相较于《圣经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3-18

  • 主持人的话
    络。例如,《未来夏娃》(Lève future)①中的类人机器人(Andréide)与《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中的“机器人”(robot)严格地说就是广义机器人概念中的不同子概念,并有着不同的叙事传统和思想内涵。中文的机器人绝不能与英语中的robot划等号或用它一言以蔽之,而是對应西文中的多个机器人子概念。对21世纪以来的人机关系来说,这些早期机器人想象和叙事并非仅是干瘪的历史,例如,我们当下和未来或会越来

    科普创作 2021年2期2021-11-18

  • 诱惑
    是条女蛇,因诱惑夏娃亚当偷食禁果得名夏亚蛇。夏亚蛇太爱美了,冬眠复苏后,它要做的最紧要的事是蜕皮。刚才翻身的时候,它听到自己的上唇部有细微的皮肤破裂的响声。它伸出火苗般的舌芯子,舔了一下上唇,一丝干裂的皮粗糙地划了舌芯子一下。它要蜕皮更衣了,一股庄严的神圣感自心中升起。它运足劲,全身四百多根肋骨立时一根根弓样张满鼓圆,随后身子一缩,原来贴身的衣膜宽敞起来。这时,它收紧身上几千块鳞片,凭着肌肉细微而和谐的波动往前运动,头部先从老壳里露了出来,蛇尾处透亮的衣膜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21年3期2021-04-06

  • 从伊甸园带走的礼物
    毕淑敏亚当和夏娃从伊甸园离开的时候,带走了两样礼物。这是两样什么东西呢?我考过一些人。有人说,是树叶吧?夏娃既然已经穿在身上了,当然要带着走。有人说,是那个唆使他们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的坏蛋,为了报仇雪恨。要不然凡世间为什么会有各式各样的毒蛇?还有人说,一定是个苹果核。夏娃既然吃了果子,觉得香甜可口,肯定要把种子偷偷掖在身上……正确的答案是:上帝震怒,要把亚当和夏娃赶出伊甸园。亚当俯视了一眼人寰,看到万千磨难险象环生,怕自己和夏娃凄苦煎熬,恳请上帝慈悲,送他

    意林 2020年22期2020-12-04

  • 顺从还是叛逆?
    在《失乐园》中把夏娃这一基督教史诗人物描绘成了一个极富人性的形象。诗人笔下的夏娃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她渴望与亚当结合,表现得顺从,另一方面她难以忽视的自我意识却不断要求她表现得叛逆。从为亚当而生,到开始争取独立,再到被撒旦诱惑食下禁果,夏娃人格中的两面不断反复与斗争,这种分裂使得夏娃这一形象变得丰富而值得品味。关键词:失乐园 弥尔顿 夏娃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101-02弥尔顿在《失乐园

    现代交际 2020年7期2020-06-01

  • 复调理论视角下马克·吐温小说《亚当夏娃日记》中的叙事研究
    的晚年作品《亚当夏娃日记》以其独特的日记体风格及幽默、充满温情、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人类第一对夫妻亚当和夏娃对自然、生命、爱情的探索,展现出作者心中那片优美和谐、充满爱的伊甸园。这部作品与他的其他作品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等相比较鲜为人知,因此国内外对这部作品评论较少,以往评论多集中于分析夏娃的生态女性主义[1]、分析马克·吐温的宗教观[2]、对小说中插图的艺术研究[3]等。在这部作品中,马克·吐温没有采用作者权威式的传统叙事方式写小说,

    文化学刊 2020年6期2020-01-02

  • 弥尔顿《失乐园》中的诱惑书写
    讳地点明了亚当和夏娃的坠落原因:“当初是谁引诱/他们犯下这不幸的忤逆呢?/原来是地狱的蛇。”(1.33-36)可见,弥尔顿虽沿用了传统史诗的吁请,却将形象塑造(who)变成了坠落成因(why),这是《失乐园》与传统史诗的一个重大区别,标志着由“尚武”到“崇德”的根本转变。另一重大区别是,弥尔顿的吁请对象并非传统的缪斯,而是无所不知的圣灵,所以这表面的吁请,实际上是“诗人的内心祈祷”(Hanford,1964: 194)。这两大特点既体现了浓厚的个人色彩,又

    外国语文 2019年6期2019-12-24

  • 双面“夏娃
    信娜 吴俊蕊 王小肉毒毒素在医疗美容领域的应用,一直是临床推着“说明书”在走没人能拒绝美。求美驱使下,2017年,全球有超过500万人注射了肉毒毒素。中国的求美者数量也持续上升,他们穿梭在医疗机构、美容院,甚至流动美容作坊内。不过,这种产品既是“美容利器”,也是违禁药品。整个7月,肉毒毒素接连掀起了一场企业自查整改的风暴,医美平台新氧APP、内容社区小红书相继爆出平台用户违规展示“肉毒毒素”等问题。两家随即整改并回应。这类肉毒毒素,俗称“瘦脸针”或“美

    财经 2019年20期2019-09-24

  • 从《失乐园》中的夏娃形象看弥尔顿的女性观
    主义者,试图通过夏娃来提升女性,例如Anne Ferry在《弥尔顿的夏娃的创造》中写道:“弥尔顿把夏娃视为亚当的平等,甚至是他的优越。”还有一种观点,像Edward S. Le Comte在《弥尔顿在英国历史上对女性的态度》中认为的那样,弥尔顿仅仅是17世纪一个普通的性别歧视者,和他那个时代的其他人一样,他相信妇女服从于男人,没有其他更坏的观点。纵观各种争论,不论是厌女症者、女权主义者,还是性别歧视者,每家都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了颇具说服力的理由,可以看出弥尔

    名作欣赏 2019年21期2019-07-12

  • 夏娃夏娃
    他们打算囚禁一只夏娃,也不知道他们已经成功囚禁了一只夏娃。上帝保佑地球的和平。约翰蹲在夏娃旁边,以一位医生的本分,尽职尽责地观察着她的呼吸和脉搏。“应该还不会醒。”他说,“拿好枪。”其实没必要这么紧张。夏娃的手腕已经被绳索结结实实地捆住了,用那种能绑住最残暴的歹徒的方式,更何况麻醉药的剂量也足够她昏睡整个上午,让她在醒来后也疲惫无力,温驯如鸽。即便坐拥能毁灭整个地球的高端科技,在落单的时候,此时此刻,她看起来也不过是女人,和地球女人一样的女人。“上帝保佑。

    西部 2019年2期2019-06-11

  • 《法国中尉的女人》与《旧约·创世纪》的镜照解读
    是研究的热点,与夏娃的对照并不是首创。但是其中隐藏的现代性问题却遥指创世纪时,亚当与夏娃被逐伊甸园的永恒论题。对于现代性的反思与对于《旧约·创世纪》的镜照同时融入在这部探讨法国新小说的作品中。本文主要从亚当形象、夏娃形象、以及与《旧约·创世纪》的镜照三个角度来解读文本,借以烛照晦暗的假说。关键词:莎拉 查尔斯;伊甸园;亚当;夏娃在《圣经·创世纪》中,夏娃在蛇的诱惑下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并把禁果分享了给亚当,亚当和夏娃“二人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赤身露体

    北方文学 2019年12期2019-05-13

  • 夏娃夏娃
    他们打算囚禁一只夏娃,也不知道他们已经成功囚禁了一只夏娃。上帝保佑地球的和平。约翰蹲在夏娃旁边,以一位医生的本分,尽职尽责地观察着她的呼吸和脉搏。“应该还不会醒。”他说,“拿好枪。”其实没必要这么紧张。夏娃的手腕已经被绳索结结实实地捆住了,用那种能绑住最残暴的歹徒的方式,更何况麻醉药的剂量也足够她昏睡整个上午,让她在醒来后也疲惫无力,温驯如鸽。即便坐拥能毁灭整个地球的高端科技,在落单的时候,此时此刻,她看起来也不过是女人,和地球女人一样的女人。“上帝保佑。

    长江文艺·好小说 2019年4期2019-04-20

  • 从伊甸来,往世间去
    六日创世,亚当、夏娃为人类始祖一说。亚当与夏娃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生活在伊甸园里的亚当、夏娃又为何被逐出园来?西方画家为此创作出哪些名扬四海的画作?这些画作又是如何演绎伊甸园内外精彩的故事情节?上有天堂下有伊甸园《圣经·创世记》记载,创造人类是上帝六日创世最后的工程。第二章第八节写道“: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这便是“伊甸园”(The Garden of Eden)的来历。神授予亚当统辖万物的权力,唯嘱托他不可摘取分辨善恶

    世界文化 2019年3期2019-03-27

  • “失乐”与“寻理”
    代表作《失乐园》夏娃偷吃禁果的行为褒贬不一,本文通过拉康的镜像理论下的三界论来分析夏娃的形象,阐明了夏娃的自我身份构建在镜像、亚当和撒旦的多重影响下经历的三个阶段:想象界、象征界和现实界 ,认为夏娃偷吃禁果是其身份建构过程中追求独立平等和真理的关键一步。关键词:夏娃;拉康;三界论;身份建构作者简介:袁晓琳(1994.3-),女,河北衡水人,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青年文学家 2019年5期2019-03-13

  • 夏娃的孩子们
    格林童话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乐园后,被迫在贫瘠的土地上建造自己的家园,躬耕劳作,养家糊口,亚当种地,夏娃纺织。他们每年都会有一个孩子降临人世,但这些孩子都各不相同,有的漂亮,有的难看。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上帝派了一名天使到人间,告诉他们自己将去看亚当全家。而夏娃呢,看到上帝如此宽厚仁慈,心情格外高兴,赶紧把房间打扫干净,饰以花朵,铺以花毯。然后她把孩子们引进来,他们全是那些漂亮的娃娃。她给他们洗澡、梳头、穿衣,还教他们在上帝面前讲礼貌、懂规矩;学会在上帝面前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18年10期2018-10-26

  • 《新夏娃受难记》主人公的自我流放之路
    析安吉拉卡特《新夏娃受难记》一书中主人公艾弗林(夏娃)不断被边缘化而逃离城市的原因。巴特勒认为虽然人生来就有性别的生理基础,然而这生理基础并不是白板,并不是所谓的“自然”,这“自然”也是社会规范所塑造的“社会性别”的体现, 而主人公艾弗林(夏娃)正是一个无法被“自然化”的存在,他的生理基础被改变,他所在社会的主导权利也改变多次,因而导致他的“社会性别”与“身份”不得不多次建立,以及他内心关于自己是“男性”或“女性”甚至对于性的概念被完全揉碎泯灭而重新建立自

    课外语文·下 2018年1期2018-02-26

  • 第一只苹果
    血来潮造了亚当和夏娃,上帝常常觉得心里有事。从来没有这么烦心的东西。亚当和夏娃躺在伊甸园的青草地上。苹果树的树荫罩着他们。身后是一片林子。夏娃出神地看着河对岸的两头野牛,跟自己一样,它们也是赤条条的。跟自己不一样,它们有通体的毛发,逆光下灼灼发亮。夏娃不胜羡慕,大清早,它们正在专心交配哪。夏娃说:亚当,亚当你快看,那头公牛好威猛啊!亚当不看。夏娃说:亚当,亚当,原先你也很威猛呢,你现在变成植物啦!亚当说:亲爱的别吵吵。我在看云呢。天高云淡,一片孤云悬在上空

    上海文学 2018年1期2018-01-25

  • 四眼
    刘永祥1夏娃走在布达拉宫深邃的迷宫里,她远离游客独自探索,想更进一步接近藏传佛教的真谛。她在神秘昏暗而又迷茫的时空里虔诚的祈祷,与佛的交流是如此艰难深刻,她感觉灵魂都得到了震撼。突然,夏娃看到不远处的一个佛龛前,红烛的烛火正突突地舞动着,一大把藏香在焚烧,香雾缭绕,好似仙境,定睛一看,佛龛下竟然跪着一个金光闪闪的大青蛙。她一惊,呼吸急促,忙捂住胸口。待心神稍微平静以后,夏娃再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个人跪在佛龛前。于是,她便悄悄地走上前,站在那人身后,神情

    安徽文学 2017年11期2017-11-19

  • 『亚当』和『夏娃』可能从未相遇
    『亚当』和『夏娃』可能从未相遇常理上男人和女人相伴而生,传说中亚当和夏娃孕育了人类。人类男女祖先“年龄”的秘密隐藏在Y染色体与线粒体中。Y染色体只从父传子,而线粒体只从母传女。通过这两种遗传物质可以发现所有男人都有共同的男性祖先“Y染色体亚当”,所有女人都有共同的女性祖先“线粒体夏娃”。研究人员对来自亚非拉等代表9个不同人群的69名男性进行基因组测序并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这些男性的Y染色体序列中存在约1.1万个突变,这些突变使得他们以“前所未有的准确率”构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3期2017-04-06

  • 从厌女症视角分析弥尔顿对女性的态度
    园》中,弥尔顿将夏娃描写为一个坏女人形象,诱惑亚当偷吃知识树上的禁果,导致人类最终堕落。但本文认为弥尔顿虽然受时代局限和当时男权社会观念的影响,认为男性确实要强于女性。但他并不是厌女症患者,他所创造的夏娃具有许多新的特质,是一个崭新的女性形象。关键词:厌女症;《失乐园》;夏娃一、简介“厌女症” 这种现象一直存在于男权社会中,男性诋毁和贬低女性以提高和巩固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女性被描写成女巫、吸血鬼等不洁生物。《失乐园》是17世纪弥尔顿所著,是气势磅礴的英国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2期2017-03-30

  • 和亲女的原型
    歌《创世纪B》中夏娃在维护上帝与亚当之间的和平当中所处的两难境地,得出了其必然遭受失败命运的结论。关键词: 《创世纪 B》和亲女 原型 夏娃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英格兰还是一个由男性主导的社会,女性更多地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贵族出身妇女的婚姻很难做到自主选择,经常被当做一种政治筹码来缔结和平协议,被嫁到敌对部落以维护和平的贵族女性称为“和亲女(peace-weaver)”。如塔西佗(Tacitus)所说,盎格鲁-撒克逊女性以她们自己的方式参与战争中:传说中,

    考试周刊 2016年101期2017-01-07

  •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大梦摘要:亚当与夏娃的堕落是弥尔顿著作《失乐园》中最复杂和重要的主题。二者的内在堕落可归因于夏娃,因为其是第一个被诱惑从而背叛上帝的人。本文通过深刻的哲学分析从而探究二者堕落的原因,夏娃偷食禁果并不仅仅是一个偶然行为,在这一偶然行为后存在着必然性。关键词:失乐园;夏娃;偶然性;必然性;禁果弥尔顿被称为莎士比亚后最伟大的英语作家。在他的一生中,他创作过许多伟大的作品,其中《失乐园》是最具影响有力的作品。它与《荷马史诗》、《神曲》并成为西方三大诗歌。《失乐园》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7期2016-11-10

  • 从伊甸园故事看男女性别和身体的处境
    关键词:伊甸园;夏娃;性别平等;身体中图分类号:[B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71-02伊甸园故事是众所周知的圣经故事,科学界、生物界、哲学家、心理学家、艺术家,文化宗教人士纷纷大胆预设各样宇宙、人类的起源模式,从各个角度探讨、重塑古老文字里亚当与夏娃的遭遇。我尝试结合几处对伊甸园故事的艺术再现来分析性别平等以及身体议题。有一件艺术品——希尔德斯海姆大教堂的青铜门浮雕《创世纪——逐出伊甸园》(图1)组图中犯

    人间 2016年26期2016-11-03

  • 神话原型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
    ,苔丝身上体现了夏娃原型,亚雷则是撒旦原型的体现。关键词:神话原型批评;苔丝;夏娃;撒旦一、原型批评理论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思洛普·弗莱的《批评的剖析》系统的阐述了原型批评理论,在西方文学理论界享有神话批评理论的“圣经”的美誉。弗莱在总结人类学家弗雷泽的人类学巨著《金枝》有关从神话和宗教仪式着手进行研究文学的思想观点,以及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的基础上,系统的阐述了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弗莱给原型所下的定义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

    山西青年 2016年7期2016-02-05

  • 《觉醒》中的大海意象与爱德娜的“堕落”
    击,更是被斥为“夏娃的堕落”,称其行为甚至比夏娃更恶劣。但笔者认为夏娃式的爱德娜并非“堕落”,而是在勇敢追求自我存在的意义。本文拟结合小说文本,将爱德娜与夏娃进行比较,剖析具有象征意义的大海,以及与之相关的游泳、草原意象对爱德娜觉醒的深刻影响。关键词:《觉醒》  爱德娜  夏娃  大海一、引言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于1899年4月问世。小说一经出版,便在美国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虽然有不少评论家对其语言风格和艺术价值表示肯定,但是更多的是漫天的谴责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10期2016-01-05

  • 维密天使助阵夏娃的诱惑“蜕变”大秀
    夏娃的诱惑“蜕变”大秀在北京今日美术馆诱惑上演,展现蜕变之后的全新形象。一个经典设计和精美加工的内衣品牌—夏娃的诱惑(EVE’STEMPTATION),讲述的便是来自这远古的诱惑。不要以为自然与性感无关,夏娃的诱惑的设计理念正是让性感與自然同时发生,唤醒人们对美丽的全新认识——“美源于自然。”尽显女人独立轻松的性感方式。

    时尚北京 2015年1期2015-01-30

  • 夏娃的请求 ——论弥尔顿的“孤独观”①
    (上海师范大学)夏娃的请求 ——论弥尔顿的“孤独观”王红玫(上海师范大学)[论文摘要]:孤独或曰独处,是17世纪一个热门的话题,曾引起广泛的社会讨论。孤独话题曾大量出现在17世纪的各种文本中。弥尔顿也在《失乐园》中就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本文从17世纪的热门话题“孤独话题”出发,梳理了弥尔顿在他的作品中对这个话题的推演和阐发,对《失乐园》第九卷中,夏娃请求离开亚当独自工作这一场景进行了解读,通过对亚当和拉斐尔的对话,亚当与夏娃的对话,亚当和上帝的对话的分析,

    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2014年1期2014-11-14

  • 寻找夏娃——《我的丁一之旅》爱情观解读
    ,史铁生以“寻找夏娃”为主线,运用富有理性和诗意、洁净优美的文字,阐释爱情、性和性爱的关系,追溯爱情的本原,探寻爱情的真谛和意义[1]。《我的丁一之旅》可称之为史铁生的“心魂自传”,通过自身与丁一的角色互换,把自己的肉体、内心和精神再一次放到浩瀚的时空之中,展现那些灵与肉的纠缠,性与爱的排演,那些孤独的感动和温情的抚慰,那些柔软的故事和坚硬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情理之中的体验和意料之外的启示[1]。一、夏娃的内涵在《我的丁一之旅》中,夏娃这一角色出现在爱情发展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3期2014-08-15

  • 上帝和夏娃
    在想……”一天,夏娃对上帝说。“你在想什么?”上帝问她。“是这样,我知道您创造了我和这座美丽的园子,还有所有这些奇妙的生命,但最近我觉得自己的生命中可能还欠缺什么更重要的东西。”“讲下去……”上帝说道。“有时我觉得有点无聊——我想得到一点儿乐趣。我厌倦了自己搬运重物,也害怕这里的猛犸象和张着血盆大口的老虎,更不用说见血封喉的毒蛇了。这个园子是个危险的地方。”“我明白了,”上帝想了片刻,说道。“夏娃,我将为你创造一个男人。”“男人?”夏娃问,“男人是什么?”

    环球时报 2014-08-062014-08-06

  • 重构《圣经》中的女性形象
    析处于边缘地位的夏娃的形象,来探析夏娃边缘话语的真正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重塑一个新型的夏娃形象——人类智慧的勇敢追求者。关键词 《圣经》 福柯 权力话语理论 夏娃 重塑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Reconstruction of the Female Image in "Bible"——Human Wisdom Brave Suitors - EveCHEN Yuwei(Chengdu Institute Sichuan International

    科教导刊 2014年14期2014-06-20

  • 堕落的亚当与无辜的夏娃 ——《洛丽塔》中的伊甸园主题
    落的亚当与无辜的夏娃 ——《洛丽塔》中的伊甸园主题李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100192)《洛丽塔》的男主人公亨伯特和他迷恋的两位少女都相识于花园中,其背景描写与伊甸园颇为相似。亨伯特多次自比亚当,早逝的安娜贝尔作为他少年时的恋人,是他心中不能抹去的最纯洁的夏娃。在他编织的伊甸园幻境中,这个怀揣魔鬼欲望的堕落的亚当诱拐了另一个本来纯真的夏娃,洛丽塔。美好的伊甸园在亨伯特邪恶的欲望中注定失落。伊甸园;夏娃;亚当;洛丽塔引言从自然时间的意义而言,《洛丽塔》的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4年2期2014-03-29

  • 自由意志的觉醒 ——《失乐园》中亚当与夏娃堕落原因探究
    失乐园》中亚当与夏娃堕落原因探究何玉嘉(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12级文科基地,江苏 南京 210097)本文从自由意志的角度解释了《失乐园》中亚当和夏娃堕落的真正原因。从各类观点主要是上帝控制说着手,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并联系弥尔顿写作的时代背景与主要思想,从更深层角度探究了亚当和夏娃堕落的原因,揭示二人堕落的真正原因是自由意志的觉醒。失乐园 堕落 原因 自由意志一、总述弥尔顿的著作《失乐园》与荷马的《伊利亚特》、维吉尔的《伊尼德》以及但丁的《神曲》同被奉

    文教资料 2014年36期2014-03-06

  • 前卫与保守并存:从《失乐园》看弥尔顿的爱情观、婚姻观
    髓,描述了亚当与夏娃之间理想的夫妇之爱,献上了他衷心的颂歌。这对于同时代的人来说是相当前卫的,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弥尔顿的爱情观、婚姻观在一定程度上又带有宗教色彩和保守性。夏娃作为《失乐园》的女主角,在弥尔顿的理想婚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弥尔顿笔下的夏娃是一个有着复杂心理发展历程,并且栩栩如生的立体女性形象,与《创世纪》中扁平的人物形象截然不同。弥尔顿以细致入微的笔墨刻画了夏娃从一出生到与亚当幸福地结合为一体的成长过程,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既前卫又保守的爱情

    名作欣赏 2013年24期2013-08-15

  • 亚当夏娃日记
    _马克·吐温亚当夏娃日记文_马克·吐温(节选)亚当日记星期一那个新动物说,它的名字叫夏娃。反正无所谓,我也没有理由反对。它说如果我想要它来,就喊那个名字。那个名字显然引起了我的重视,那确实是一个美妙的字眼,值得重视。这家伙还说它不是什么家伙,而是“她”。我不这么认为。其实,不管“它”或“她”都与我无关,只要“她”离我远远的,不要听到“她”的唠叨就好了。那个新动物说,它的名字叫夏娃。十年后他们原来是男孩,这一点我们早就发现了。回想起来,他们刚来的时候,真的太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3年9期2013-04-10

  • 伊甸园之思
    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于是,世界上就有了男人和女人。马克·吐温用日记体的形式阐述了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告诉你“男人”和“女人”的不同。这便有了各国交相翻译的《亚当夏娃日记》。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他的笔名由来很符合他幽默家的身份——早期在密西西河上当领港人时,他经常喊“Mark Twain”,意为“水深十二英尺”,船可以过了。先不论马克·吐温那幽默风趣的语言下,暗含的讽刺和嘲弄。在他众多的作品中,《亚当夏娃日记》可说是最纯情的一本“情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3年9期2013-04-10

  • 人类首父
    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他对他们说的第一句话是:“不准!”“不准什么?”亚当问。“不准偷吃禁果。”上帝说。“禁果?我们有不能吃的果子吗?喂,夏娃,我们有不能吃的果子!”“不可能!”夏娃说。“不准吃禁果!”上帝强调。“为什么啊?”“因为我是你们的父亲,你们必须听我的!”上帝回答说,他心里不禁想,为何自己没有在创造出大象后就收手呢?几分钟后,上帝看见他的孩子们拿着果子正在大快朵颐,他怒不可遏。“我不是叫你们不要吃这个果子吗?”人类首父—上帝问道。“是啊。”亚当回

    读者·原创版 2013年3期2013-02-24

  • 男人的特点
    在想……”一天,夏娃对上帝说。“你在想什么?”上帝问她。“是这样,我知道您创造了我和这座美丽的园子,还有所有这里这些奇妙的生命,但最近我觉得自己的生命中可能还欠缺着什么更重要的东西。”“说下去……”上帝回答。“有时候我觉得有点儿无聊——我想得到一点儿乐趣。我厌倦了自己搬负重物,也害怕这里的猛犸象和张着血盆大口的老虎,更不用说见血封喉的毒蛇了,这个园子是个危险的地方。”“我明白了,”上帝想了片刻,说道。“夏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将为你创造一个男人。”“男人

    环球时报 2013-01-212013-01-21

  • 分裂中的身份救赎与重新定位——浅析严歌苓《也是亚当,也是夏娃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中依旧延续了一贯的思考,在小说中,作者借助一个带有神秘性的超出常人逻辑的事件,在美国把分属于海外的东方文化的女性离异者与本土的白人男性同性恋聚集起来,展示出二者自我的分裂与身份重新定位的救赎,同时暗杂着两种文化的异质性的思考。在小说里至少有四条线,或者说是四个层面:“亚当”的生活,“夏娃”的生活,亚当与夏娃的生活;男性与女性;父亲与母亲;东方的文化思维,西方的文化思维。以亚当设计夏娃参与的一场造子计划为表层的文本,在这个表层之下,串联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08-15

  • 米开朗基罗《原罪与失乐园》中夏娃图像分析
    原罪与失乐园》中夏娃图像分析汪秀霞(巢湖学院艺术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在整个基督教文化中夏娃被视为“原罪”的根源,她的图像是基督教推行禁欲修行过程中用以惩戒与救赎最有力的工具,本文通过分析米开朗基罗《原罪与失乐园》中的夏娃形象,试图解读图像背后隐藏着的性别权力关系。米开朗基罗;夏娃;失乐园;原罪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1475-1564)文艺复兴盛期艺术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出现的年代,正是西方世界面临精神危机的严重关头。漫长一千年

    巢湖学院学报 2012年4期2012-08-15

  • 夏娃与玛利亚两位宗教女性形象家庭角色的还原
    730070)对夏娃与玛利亚两位宗教女性形象家庭角色的还原赵瑾(西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夏娃和玛利亚作为《圣经》中典型的宗教女性形象,其背后负载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从二者形象的转变上看,由夏娃到玛利亚经历了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欠缺的女性角色到丰富的女性角色的转变,从宗教对女性的否定态度到宗教对母性的肯定态度的转变。这三种转变一方面体现出宗教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体现着人类共同意识的一步步形成。圣经;夏娃;玛利亚;女性观;宗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2期2011-08-15

  • 神秘的DHA
    当的肋骨造出其妻夏娃,同置于伊甸园中,由于他们的繁衍生息便出现了人类。谁是我们的父母双亲,这种“上帝造人”的说法,在达尔文创造生物进化论学说之后本已被人视为无稽之谈。但在十多年前,美国加州大学一科学家却提出了一种与此相关的新见解。因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也含有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现代生殖学业已证实,在高等动物的受精过程中,精子中的线粒体DNA是不能进入受精卵的,人类细胞的线粒体DNA都来自母亲,因此,线粒体DNA属

    中学语文 2011年32期2011-08-15

  • 7天打造邻家女之六 双飞鱼
    的一条肋骨造出了夏娃,并让他们掌管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一切昆虫以及植被。这是上帝创造世界的第六日。曾经是单飞的雁,为情孤寂,如今化为悠游的鱼,成双共舞。本期我们邀请了两位模特出演一对情侣,一同来幻想亚当与夏娃那段美丽的开始。拍摄时间恰巧选在了 2009年秋末的第一场雪,秋还未退尽颜色,冬已悄悄来临。雪粉白了世界,也冰封了往事凡尘,于是我们的记忆就在佳能 EOS 500D 开拍的那一刻定格。

    数码摄影 2009年12期2009-12-07

  • 涅槃成殇的爱
    直到断气。亚当和夏娃,是塞伦盖提最健美的一对胡狼夫妻。他们一身棕灰色的皮毛如同草原最厚实的秋草,眼睛如夜空里的星星,额头上有着一道妩媚的月牙状白毛——据说,血统最纯正的胡狼才会有此标记,那是月光女神亲吻过的痕迹。胡狼实际是一种很弱小的掠食者,只有结成夫妻,才会拥有全新的力量——合作。亚当和夏娃都以为,他们将这样默契地走完终身的旅程,却不知道远处的草丛里藏着一双嫉妒的眼睛——他,就是撒旦,一只同样完美无缺的成年胡狼。胡狼呈现着纯净的白色,额头上的新月标记会让

    视野 2009年13期2009-08-28

  • 胡狼的爱情
    骄傲动物。亚当与夏娃的二人世界亚当和夏娃,是塞伦盖提最美丽的一对胡狼夫妻。胡狼实际是一种很弱小的掠食者,只有结成夫妻,才会拥有全新的力量——合作。结合后的第二天,亚当与夏娃背靠背半蹲在地上,利用敏锐的视觉开始搜索广袤的大地——胡狼的视野可以达到宽阔的180度,用这样的姿势分工,便可以轻易看清周遭的每一个角落。不但可以找到猎物,也能提前发现潜藏的危险。很快,风吹来一阵让他们热血沸腾的味道——鲜血独特的芬芳。前方1000米外的野地里,一只飞羚刚刚诞下她的孩子,

    青年博览 2009年8期2009-05-11

  • 失火的伊甸园
    :伊甸园 亚当 夏娃 蝇王摘 要: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将小说《蝇王》的普遍意义归结于“人性恶”,指出这其中表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残杀。然而,人类的恶不仅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还表现在人对自然的压迫与掠夺,且两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用这一思想再来看对《蝇王》已有的诠释,便凸现出人与自然方面的缺失,然而这种缺失并不在于小说本身,是我们在解读中的一种忽视。仅就小说的命名而言,小说中的“蝇王”由自然界的飞蝇和野猪头构成的,将以此命名的深刻含义放在人与人这个层面上加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3期2009-04-21

  • 胡狼的爱情
    骄傲动物。亚当与夏娃的二人世界亚当和夏娃,是塞伦盖提最美丽的一对胡狼夫妻。他们一身棕灰色的皮毛如同草原最厚实的秋草,眼睛如夜空里的星星,额头上有着一道妩媚的月牙状白毛——据说,血统最纯正的胡狼才会有此标记,那是月光女神亲吻过的痕迹。胡狼实际是一种很弱小的掠食者,只有结成夫妻,才会拥有全新的力量——合作。结合后的第二天,亚当与夏娃背靠背半蹲在地上,利用敏锐的视觉开始搜索广袤的大地——胡狼的视野可以达到宽阔的180度,用这样的姿势分工,便可以轻易看清周遭的每一

    中外文摘 2009年2期2009-02-19

  • 鸟权
    夏娃是一位忠实的“鸟道主义”者。一次暴风雨过后,马夏娃在自己庭院内发现一只翅膀受伤的灰喜鹊。本着“国际鸟道主义”精神,她精心为灰喜鹊包扎了伤口,并将其放入一只放满食品的鸟笼。岂知灰喜鹊野心未泯,进入鸟笼后啼叫不停。这一异样的啼叫引起了隔邻另一位“鸟道主义者”的注意。该“鸟道主义者”本着“本地鸟道主义”的原则,将此事报告给了皇家禁止虐畜委员会,该委员会派了专员和专车来进行调查,并将灰喜鹊接去进行专门治疗。他们认为,灰喜鹊是天生的野外生存动物,马夏娃将其“非

    现代家庭 1999年7期1999-06-14

  • 亚当致夏娃的四封信
    永远的爱1亲爱的夏娃: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我爱你爱得发狂,正是这一点使我离开你。我一无所有,碌碌无为,你迟早会因为我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而抛弃我的。离开伊甸园一千年来,我的努力有了一个可喜的开端:我用骁勇善战和兢兢业业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部落,并被推选为这支部落的首领。不过,一切才刚刚开始。当我功成名就时,我就会回到你身边,作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得到你永远的爱!爱你的亚当2亲爱的夏娃:你的来信收到,我被你忠贞不渝的爱激动得热泪盈眶!但我还不能答应你立即回家的要求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5年9期199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