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孝妇故事主题功能的演变

2012-08-15 00:42江苏李传江
名作欣赏 2012年7期
关键词:海州汉书太守

/ 江苏_李传江

作 者:李传江,扬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连云港师专副教授。

东海孝妇故事是中国民间传说中流传最广、最久的故事之一。从先秦时期的“庶女叫天”到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跨越,其间不断为其他地区的孝妇故事吸纳改编,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孝妇故事。虽然东海孝妇故事在全国范围内流传甚广,但无论是齐地的“庶女”、郯城的“孝妇”,还是楚州的“窦娥”、海州的孝妇窦娥,其故事发生的地缘并没有太大改变,总体来看,多发生在以海州为中心的扇形区域。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故事的主题功能却发生了从灾异到祈雨再到应验的两次重要转变。

从灾异到祈雨:先秦“庶女叫天”与西汉“东海孝妇”

东海孝妇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齐景公(前547—前490)时期的“庶女叫天”故事原型。《淮南子》曰:

庶女叫天,雷电下击,景公台陨,支体伤折,海水大出。

高诱注曰:庶贱之女,齐之寡妇。无子,不嫁,事姑谨敬。姑无男,有女。女利母财,令母嫁妇,妇益不肯。女杀母,以诬寡妇,妇不能自明,冤结叫天,天为作雷电下击,景公之台陨坏也,毁景公之支体,海水为之大溢出也①。

《淮南子》大约成书于汉武帝时期,保存有大量先秦时期的民间传说故事,书中的“庶女叫天”记载虽然情节较为简单,但明显带有滨海地区的传奇性特征,“雷电下击”是庶女被诬的天象表征,致使“景公台陨,支体伤折”,并且还伴有“海水大出”的灾异现象,这或许是地震引起海啸发生的早期记载。要注意的是庶女被诬之后,没有主观上的诉求对象,只是向天叫冤,发泄心中的愤恨,是上天主动地怜悯她,惩罚了不能明辨是非的君王。故事的主题功能是灾异的惩罚。

从高诱所注来看,庶女叫天故事的基本情节是寡妇无子,被诬,天为之变异,这与最早的“东海孝妇”故事情节极为相似,因而顾颉刚以及祝肇年先生也都认为这则故事应该是“东海孝妇”原型的最早记载②。但除了此则故事之外,直到西汉刘向《说苑》,史籍中并未见有其他相关故事记载。《说苑·贵德》云: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命曰于公祠。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之人曰:“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之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杀之,咎当在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③

孝妇故事从先秦时期齐地到西汉时期东海郡下邳县四百年左右的流播时间里,故事的主人公身份没有太大的改变,都是寡妇,无子,事姑“甚谨”。不同之处则主要表现在情节的变化上:一是姑女杀姑演变为姑自杀;二是天象变异由“雷电下击”、“海水大出”演变为郡中“枯旱三年”、“天立大雨”;三是增添了狱吏于公形象。祝肇年先生认为庶女故事衍化成为东海孝妇故事,强调了孝妇之“孝”和于公之“德”,为它的流行开了通行证,但它依然保留了原传说的人道主义精神,因为在“畏天命”的西汉时期,东海郡中的“三年枯旱”足以使统治阶级惊心,而老百姓仍然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欣赏故事,这也是故事能够继续流传的重要原因。④值得注意的是故事结局于公向后太守禀明“枯旱三年”的原因后,“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天立大雨”,故事的祈雨主题得以体现。总体而言,与“庶女叫天”之早期记载相比,“东海孝妇”故事情节趋向完善,人物形象渐渐丰满,故事的主题功能也向祈雨发生转变。

从祈雨到应验:汉至元“东海孝妇”故事的流播

东海孝妇故事始见于正史《汉书·于定国列传》,基本抄录《说苑·贵德》中的记载。虽文字叙述上稍有差别,但重点的故事内容则完全相同,都是孝妇死后东海郡中“枯旱三年”,后于公告知新太守枯旱的缘由,太守祭祀,“立大雨”。我们要注意的是,《说苑》中言于公为“下邳人”,而《汉书》中言其为“郯人”。西汉时期的东海郡郡治在郯,领县共三十八,其中包括郯、下邳、朐等,除了琅琊郡外,是最大的一个郡。⑤郯在下邳东北、朐县西,而三县互相接壤,如果说于定国的籍贯可能因县与县的交界而产生误会,但作为县狱吏的于公记载不应该有矛盾之处,令人费解,其中必有一为误记。而从《汉书·于定国列传》对于定国的详细记载来看,“下邳”说或有误,东海孝妇也应该为郯县人。

虽然《汉书》第一次将东海孝妇故事纳入正史,但与《说苑》记载一样,没有交代孝妇的姓氏及身家状况,最早记载东海孝妇姓名的当为干宝的《搜神记》,书中言孝妇名“周青”:

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姑曰:“妇养我勤苦,我已老,何惜余年,久累年少。”遂自缢死。其女告官云:“妇杀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孝妇不堪苦楚,自诬服之。时于公为狱吏,曰:“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哭于府而去。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即时身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雨,岁大熟。长老传云:“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旛,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旛竹而上极标,又缘旛而下云。”⑥

此则故事记载前半段与《说苑》《汉书》记载同,而后半段添加了孝妇姓名及孝妇死前立誓并应验事,颇有价值。而文中“长老传云”,顾颉刚先生标示以为“《长老传》云”⑦,变成了《搜神记》引《长老传》的记载。这样似乎割裂了故事记载的连续性,笔者以为不妥。“长老”应该是“年长的老人”,“传”应该读为“chuán”,即“传言”,文中“长老传云”应该是“年长的老人传言”之意,这样理解此则故事应该较为连贯。所以说,干宝对孝妇周青之事也是道听途说,并未有出处。这也说明了孝妇名为周青及死前立誓“血当逆流”并应验之事也只是民间传说而已。但正是这一民间传说体现了《搜神记》这则故事的价值所在。《说苑》《汉书》中的记载都比较平淡,只是孝妇被诬杀后,上天怜悯孝妇的冤屈,并没有孝妇的主观愿望,说教性强;而《搜神记》中记载却不同,孝妇被诬杀之前,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对天立下“血当逆流”的誓言,而“青黄”之血“缘旛竹而上极标”的应验结局则表明了孝妇对太守不辨是非的控诉,同时也体现了封建社会下层劳动妇女对社会不公正的强烈不满。

《搜神记》中的这则故事记载直接影响了刘宋时期王韶之《孝子传》中的孝妇故事。但与《搜神记》不同的是,《孝子传》增添了较为详细的娘家记载,文曰:

周青,东郡⑧人也。母患积年,青扶持左右,四体羸瘦,村里乃敛钱营助汤药,母痊,许嫁同郡周小君,小君疾病,未获成礼,乃求青母,见青以托其父母,青许之,俄而命终。青供养十余年,公姑感之,劝令更嫁,青誓以匪石,公姑并自杀,姑女告青害杀,县收拷捶,遂以诬款。七月行刑于市,青谓监杀者曰:乞树长竿,系白幡,青若杀公姑,血入泉;不杀,血上天。血乃缘幡竿上天。⑨

孝妇周青有一老母,未婚夫周小君为同郡人,周小君因病而求请周青过门侍奉父母,小君命终而寡,这些都是与此前孝妇故事记载所不同的地方,表现出浓厚的民间色彩。周青的过门原因除了供养公婆外,更主要的是带有民间“冲喜”⑩性质。而故事的后半部分诬告、立誓等情节则明显借鉴了《汉书》《搜神记》中的相关记载,应该说是一个杂糅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孝子传》中的记载省去了“郡中枯旱三年”的说法,不再牵连于郡中其他民众,将矛头直接指向不辨是非的郡县官吏。与此前孝妇故事相比,民间性更强。也正是因为这强烈的民间性,使得周青孝妇故事情节对后世的民间传说影响较大。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成型期小说的唐传奇、宋话本,不知道为何没有关于孝妇故事的记载⑪,这是一个颇难解决的课题,当另行考证。但《太平御览》在引《汉书》中孝妇故事的时候,“枯旱三年”的天之异象已经改为“五月下雪”:

《汉书》云:汉女者,居东海,养姑。姑女谗之于姑,姑经,太守诉而杀之,五月下雪。⑫

而《汉书》中关于东海孝妇的记载并没有“五月下雪”的说法,可见宋时东海孝妇传说也在广泛流传并有所变化。直至元朝的关汉卿,综合了之前所有孝妇故事的骨干情节和思想精华,完成了伟大的悲剧作品——杂剧《窦娥冤》。

东海孝妇故事不仅在民间得以广泛流传,从汉至元,许多官吏、文士将其作为典故引用,或辩冤,或奏请统治者慎用刑罚、修德政,或感叹孝妇之冤。我们可以从一些诏令奏议、诗词中窥探东海孝妇故事对上层社会的影响。

东汉霍谞十五岁时因舅宋光被诬系狱而奏记于大将军梁商:“昔东海孝妇见枉不辜,幽灵感革,天应枯旱……诚能留神,沛然晓察,必有于公高门之福,和气立应,天下幸甚。”⑬南朝齐孔稚珪上表重用良吏:“狱吏虽良,不能为用。使于公哭于边城,孝妇冤于遐外。陛下虽欲宥之,其已血溅九泉矣。”⑭唐玄宗时期张九龄进言修德政:“乖政之气,发为水旱。天道虽远,其应甚迩。昔东海枉杀孝妇,天旱久之。一吏不明,匹妇非命,则天昭其冤。”⑮元朝丞相铁木迭儿以私怨杀大小之臣:“敕廷臣集议弭灾之道”之时,张珪抗言曰:“弭灾当究其所以致灾者,汉杀孝妇,三年不雨。”⑯唐宋诗人也常把庶女、孝妇故事作典故入诗,如李白《古风》:“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⑰

综上所述,自汉至元,东海孝妇故事通过多种途径在民间甚至上层社会中广泛流传,这就为关汉卿创作《窦娥冤》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以说,《窦娥冤》是东海孝妇故事的集大成之作。关汉卿吸收了《淮南子》中“庶女叫天”的天之异象表征,借鉴了《说苑》《汉书》中“枯旱三年”以及《搜神记》《孝子传》中的孝妇“血逆流”誓愿等情节,并添加“六月飞雪”的典故,完成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也是关汉卿第一次称孝妇为“窦氏”(杜牧《樊川文集》虽然有《窦烈女传》,但并非以孝妇为主题),对明清时期流播的孝妇故事影响较大。正因为东海孝妇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流传,淹没了《淮南子》中齐地“庶女叫天”的故事原型,“庶女”因此也渐渐被遗忘。

海州“孝妇”故事:“慈姑”形象的塑造

海州孝妇故事的相关记载始于宋朝乐史《太平寰宇记》“孝妇庙”⑱和沈括《梦溪笔谈》“孝女冢”⑲,而以明清时期为盛,其中也多附会于公的传说。

明代刘昭作有《汉东海孝妇窦氏祠记》,明代王同撰《重修英烈祠碑铭》,而清代唐仲冕编纂的《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亦有相关记载。从这些文献来看,北宋时期东海即有孝妇祠,元朝“敕建”,明朝重建,清重修。在此期间,州人从未间断过对孝妇祠的祭祀。1984年海州地方文物工作者在朝阳乡孝妇祠遗址旁,发现了有关孝妇祠的九块残碑,其中有“汉东海孝妇祠”山门匾额,有明代嘉靖年间海州知州王同撰《哀孝妇》诗刻残碑⑳,诗文曰:“哀哀东海窦孝妇,孝心事姑感姑哀。姑死心为哀孝妇,死讵知为孝妇灾。妇死心为痛姑死,姑妇两心青天知。累累葬草年年绿,空山月落鸟声悲。”㉑

需要指出的是,明朝时期海州乡人蠲资重修“英烈祠”时,将三间正堂命名为“慈孝堂”却是意义重大。因为“孝”的传统,两千余年来关于东海孝妇故事人们关注的多为“孝妇”的“孝”,而忽略了“翁姑”的怕牵累孝妇而“自缢”的“慈”。海州人较早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将“慈”者与“孝”者并同祭祀,体现了海州人民在大力提倡“孝”道的同时,也不忘记重视“慈”道,这对研究海州地方民俗文化来说颇有价值。而即使在今天,学者们对于东海孝妇的研究也大多忽略了此问题,笔者在此提出,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关注。

综观东海孝妇故事的全部历史,从先秦至清末,曾见于正史、野史、笔记、诗歌、戏剧、地方志等,有关“孝妇被诬杀,天地发生变异”的基本悲剧情节未变,而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㉒,也正是因为此,孝妇故事在多灾多难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得以经久不衰,但故事的主题功能却发生了几次重要转变:《淮南子》重在表现灾异的发生;《说苑》《汉书》强调祈雨功能;《搜神记》开始趋向誓言的应验,《孝子传》应验故事定型,后世的孝妇主题基本围绕应验来展开。北宋以来流传的海州孝妇故事在保留祈雨功能、突出“妇孝”的同时不忘“慈姑”形象,并于碑铭中着力塑造,“慈”与“孝”的文化得以同时倡导,让我们对东海孝妇故事有了一个更为崭新的视角。

① 〔汉〕刘安著、高诱注:《淮南子》,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9页。

② 顾颉刚:《〈六月雪〉故事的演变》,《民间文化论坛》1983年01期。祝肇年:《〈窦娥冤〉故事源流漫述》,麻国钧、祝海威选编:《祝肇年戏曲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③ 〔汉〕刘向著、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8—109页。

④ 祝肇年:《〈窦娥冤〉故事源流漫述》,麻国钧、祝海威选编:《祝肇年戏曲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⑤ 〔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88页。

⑥ 〔晋〕干宝著、汪绍楹校注:《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9页。

⑦⑧⑪ 顾颉刚:《〈六月雪〉故事的演变》,《民间文化论坛》1983年01期。顾颉刚注曰:东郡当作东海郡。并认为“东海孝妇故事在唐、宋两朝很不发达,因为在唐传奇和宋话本中没有记载,而到了元朝却极为兴旺,《录鬼簿》载《东海郡于公高门》的剧目有王实甫、梁进之、王仲元三家,虽然都佚失,但大概都是以孝妇的故事为主的”。

⑨⑫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版,第1915页,第58页。

⑩ 是封建社会的一种迷信风俗。家中有人(尤其是未婚男子)病重时,常用办理喜事(如迎娶未婚妻过门)等举动来驱除邪气,希望病人尽快好转。

⑬ 〔南朝宋〕范晔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年版,第1616页。

⑭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873页。

⑮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25页。

⑯ 〔明〕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074页。

⑰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676页。

⑱ 〔宋〕乐史著、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64—466页。

⑲ 〔宋〕沈括:《梦溪笔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7页。

⑳ 李洪甫、姚芝庆:《连云港市经济史料》,连云港经济联合开发公司、连云港市经济学会编印1985年版,第140页。

㉑ 〔明〕张峰纂修、光禄寺卿赣榆裵天佑校正:《隆庆海州志》,载《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第14册,1962年12月上海古籍书店据宁波天一阁藏〔明〕隆庆刻本影印,第53页。

㉒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8页。

猜你喜欢
海州汉书太守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悬梁刺股
让子弹飞
薛宣割黄绢断案
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海州”实践
被皇帝逼出来的“学霸”
“红韵海州”的原创符号
冒充太守,得认识儿子
浅议海州五大宫调的传承和发展
“太守”是怎样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