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婕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重庆 400716)
本次生育意愿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西南地区的在校本科生,其中还包括少部分其他地区的在校本科生。家住农村的学生58.90%,家住城镇的学生41.1%。
第一,未来选择生育的大学生占总体的80.82%,但其中有21.5%的被调查者并未考虑是否结婚,可见当代大学生的生育观念和传统有所不同,他们并不认为婚姻直接影响生育。不愿生育的占19.18%,不愿生育的理由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经济与居住条件(24.12%),养育孩子的费用(16.95%),工作压力(16.09%),抚养孩子对自由的限制(14.29%),身体状况(8.03%),国家生育政策(7.1%)。对大学生来讲,来自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育意愿。
第二,个人预期的最高学历会影响到生育年龄。在被调查者中,预期学历是硕士的占47.95%,本科的占40.18%,博士的占10.5%,博士后的仅占1.37%。大多数有生育意愿的大学生期望的生育年龄在26岁至30岁之间(75.7%),在这个生育年龄段中男女比例为3∶4。总体而言,男性大学生的预期生育年龄比女性大学生要推迟一些。在个人预期的最高学历是本科的大学生中,有78.79%期望在26岁至30岁之间生育小孩;而在个人预期的最高学历是硕士的大学生中,有78.89%期望在26岁至30岁之间生育小孩。由此可知,大多数本科生即便未继续深造,也受生活以及工作等因素影响而推迟生育。
第三,在没有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希望拥有两个孩子,占到受调查者的69.5%,理想子女数为1个的有18.1%,仅有6.2%的学生希望有3个以上的孩子。在选择理想子女人数时,男女学生的选择有所不同,虽然大部分人都倾向于要两个孩子,但是彼此比例差异较大,选择要两个孩子的女性比例多出男性15%,而选择要一个孩子的男性比例多出女性6%。如表1、表2所示。
第四,对于理想子女性别,大部分学生持无所谓态度(63.3%),但希望子女性别为男孩(22%)多出希望子女性别为女孩(14.7%)。
第五,在有生育意愿的大学生中,大多数人在未来会选择自己带孩子,其他均选择由父母带小孩。由表3可知,男性相对于女性而言更倾向于由自己的父母帮忙抚养孩子。
除此之外,户籍对孩子的抚养模式也有一定的影响。户籍是城镇的选择在父母帮助下带孩子的比例是33.33%,而户籍是农村的占38.38%,相比之下,高于户籍是城镇的五个百分点左右。可见,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父母的帮助下带孩子。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国家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迅猛提高,伴随着高校扩招的国家政策,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新一代的年轻人受教育的水平也有了划时代的提高。严峻的国际竞争、产业转型等压力使新一代的年轻人在生育意愿上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改变。
从以上对调查数据的结果分析中探寻到,现阶段增加家庭劳动力、国家的生育政策、父母及社会的压力以及所谓的“养儿防老”和“传宗接代”已经不再是影响大学生生育与否的原因了。取而代之的一是生活压力增大。如今的毕业生想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房子、车子、票子已经成为新时代年轻人头上的三座大山。大范围出现的“啃老”现象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衍生出来的。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经济条件及就业环境条件成为影响大学生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现阶段与日俱增的工作就业压力,低下的国家基本工资水平,还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等都隐性的增加着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二是国家的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养老保险水平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1991年6月《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的养老保险开始进入到社会统筹。经过4年的改革,1995年3月政府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确立了中国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简称“统账结合”)的制度。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预示着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开始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向个人部分积累制过渡。新制度的设计初衷是:政府希望在社会统筹(这一部分仍然实行现收现付)的基础上,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个人账户基金,以应付未来养老金的支付危机。虽然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在不断完善,但是目前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着隐性债务、管理不当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婚姻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否结婚以及巩固夫妻感情、限制自由等外部因素对大学生生育意愿的影响已经不再像原来那么重要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更在乎的是自身的主观因素,如喜欢孩子和增加家庭乐趣,这二者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主导因素。
表1
表2
表3
综合对以上原因及数据的分析,不难看出经济和社会两方面因素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1)收入效应。如果将生养孩子的决策作为一种市场交易,那么一方面孩子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本品”,绝大多数孩子将来是可以给父母带来收益的,主要表现在其提供的货币收入以及父母年老退休后的转移支付方面;另一方面作为“消费品”主要在于养孩子的过程中带来的乐趣与满足感等正面的幸福感,以及年老后的欣慰和归属感等。基于生育的收入效应,人们更愿意选择生孩子。
(2)替代效应。生孩子需要支付的机会成本。一方面是直接机会成本,也就是在食品、住房、医疗保健、日托、教育等方面的直接开支。另一方面则是父母耗费在生养孩子上的时间成本或价值,如父母双方中一方离开劳动力市场,为看护孩子而放弃劳动市场收入。由此可知,基于替代效应,人们倾向于少要或者不要孩子。
在经济学中,家庭对生养孩子作出的决定是根据其未来收益和生养成本相比较的经济决策。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随着经济的增长出生率下降,以及收入和学历越高的家庭越倾向于少生或不生孩子。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相反作用的结果。
(1)国家人口政策对生育观的影响。自1980年以来,我国执行了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抑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结果,证明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进入了世界人口低增长行列。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零时,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达到13.39亿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总人口增长了5.84%,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已经降到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本世纪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将会继续下降,到2030年左右中国大陆总人口将达到零增长,然后开始缓慢的负增长。但同时也使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失衡问题。
为使我国人口结构走向合理化和高度化,国家有必要考虑人口结构的优化政策,如是否要逐步放宽甚至取消计划生育政策、推迟退休年龄等等。但是推迟退休年龄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新一代年轻人的就业,会使国内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对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方面不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结果。因此,提出适合国情的人口政策也极为重要。
(2)劳动力结构发展倾向对生育观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高节奏发展,新一代的年轻人生活在信息技术时代下,传统的农业以及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已不再是时代的主流,劳动力比重从过去的第一、第二产业占主导已逐步发展到第三产业占主导。信息和科技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对信息和科技创新的依靠使我们更加注重对孩子“质”的培养,比如在孩子医疗保健以及教育等多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而逐渐减少了对孩子“量”上的关注。同时自身为了跟进社会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减少或者放弃生养孩子。
(3)我国成为老龄化社会对生育观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201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19亿人,占人口总数的8.87%,我国已经真正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据预测,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3.97亿人,超过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目前人口的总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速度快,而且具有超前经济发展的特征。有资料显示,英国等发达国家从成年型社会向老年型社会转变用了80年,同期人均GDP为5000美元到10000美元;而中国完成这种转变只用了20年左右,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左右。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关联,但计划生育是中国人口加速老化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国人口老化是在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提前到来的,如何解决好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等问题,将是十分严峻的挑战。
老龄化社会是新一代年轻人面临的最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之一。对我国大多数独生子女组成以及未来可能会组成的家庭而言,4个“父母”带来的经济和生活压力使他们剩余的生养孩子的能力大大降低,这对大学生生育意愿中少生不生的观点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结合调查结果和分析,理论上来说,基于家庭乐趣和个人喜好,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未来原意生育一到两个孩子,然而事实上,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最后是否生育仍然存在很大变数。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生育率水平较低、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确是不争的事实。“人口红利”效应也在加快结束。中国目前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刺激经济增长的优势条件也在逐步丧失,经济增速也可能逐步下降。面对这种情况,调整生育政策为步入老龄化社会做准备势在必行。老龄化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复杂的背景和原因,政府应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明确国家老龄工作的方向,充足准备,使老龄化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
[1]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 号)[S].1997-07-16.
[2]国家统计局: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调查报告[R].2011.
[3]蔡昉、都阳、高文书: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