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海萌
上周,三年级的一些孩子在来校上“专注力课程”的某机构的那里做了专注力测试,许多家长来学校拿测试结果,跟徐老师做交流。我抽时间在办公室里旁听发现,孩子的许多问题都反映出家长的状态有改进空间,尤其是家长的急躁和负面评价。
中午时分,我在走廊里,看到刚才跟徐老师交流的一位妈妈出来了,在某个班的教室后门口朝里瞅,“你在干啥子?”她对着自己的孩子数落着,“你看一哈(下)人家在干啥子!”
我一声叹息,刚刚在徐老师那里,徐老师费了一大番劲儿跟家长说,对孩子要多鼓励,不要总是呵斥数落,负面评价,结果才出了办公室的门儿,就依然故我。
不过,回头想想,也许不能说是家长不听老师的劝告,而是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语言也是负面评价。
我在六年级学生中调查孩子们对于父母的言行的评价,在令人不愉快的言行中,排名第一的就是——“你看一下人家×××考多少分”“你看一下人家×××表现多好”“你看一下人家……”
可见,家长的这句话真是货真价实的负面评价,其潜台词就是:你不如人家,你的表现让我失望,我非常不欣赏你!
日常跟家长的交流中,我感觉,负面评价会频频出现于家长口中,但是我们意识到的不多,我们以为只有类似“你太笨了!”“你太糟糕了!”这样的话才是负面评价。其实,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话都包含了负面评价。
一位妈妈说,儿子在语言文字上显得不够灵光,一篇课文在自己这里背了好几遍,还是吭吭巴巴,自己看得也着急,忍不住跟他说:“妈妈还没有在课堂上去学这篇课文,仅守着你背这篇课文,听了这几遍,妈妈都会背了,你还不会,唉!”
这句话表面上貌似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妈妈没有呵斥打骂,没有疾言厉色,却轻言细语地就把儿子给挫败了。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你真是够笨的,我不学都会背了,你学了课文的,还不如我这没有学的,你真是笨到家了。
儿子是妈妈的宝贝儿,但是妈妈就这么不露声色地戳了儿子一刀(请原谅我用词犀利)。妈妈不是故意的,但事实是儿子被挫败了、被羞辱了。是不是他因此就会知耻而后勇,奋发向前,这个难说。我个人认为,能够知耻而后勇的人,一定是内心力量非常强大的人,而孩子如果在羞辱中长大,自信心常常被践踏的话,是难以有强大的内心力量的。
我以为父母可以参与背课文,跟孩子比赛,孩子背一段,妈妈背一段,孩子背一遍,妈妈背一遍,多种方式反复比赛。在比赛中,聪明的妈妈应该知道,在跟孩子比赛时,把握九负一平的原则,总是比孩子差一点儿(偶尔也可取胜一次,以增加真实性),让孩子觉得自己厉害得很,背课文相当可以,比妈妈都可以,这很重要。给孩子鼓励不应该全是口头上的“儿子,你太棒了!”“儿子,你成绩很好哦!”,也可以是像这样在事件中润物无声呈现——儿子比妈妈棒。“我不工作了,专门在家里带你,你还是这个样子!”
这句话也是妈妈们常挂在嘴巴上,一定也是非深思熟虑的话,只是妈妈在焦急关头说的。但是这轻飘飘的一句话,时时在提醒儿子:儿子,我为你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你还是这个表现,你对得起我吗?
儿子在内心因此会产生沉重的负罪感:我对不起我妈,我妈不工作了,都是为了我(其实往往是家里太有钱,妈妈不用工作了)。我太没用了,我对不起我妈!
儿子背负这个沉重的精神负担有用吗?
答案是有害无益,妈妈是儿子最心爱、最心疼的人,但是自己让自己最爱的人整天头疼、长皱纹、长白头发,自己真是太没用了,太没价值了。儿子心中这些暗滋暗长的负面情愫天天啃噬着他善良的心,渐渐地,灰色的内心基调就定下来了——我是一个没有用,只会拖累别人的人。
跟这句话类似的话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为了这个家,我放弃了……”“我为了你,我没有去……”
这样的话真是要逼死身边的家人,你做何种选择是你自己的事,没有人用枪逼着你去做,每个选择的背后一定是自己心底里的模式与当前情势的综合结果,哪里能去责怪任何人?
用这样的话去逼着家人感念自己的付出,其实是自己内心的缺憾在呐喊,这种缺憾也许是低自我价值,所以时时要提醒周围人自己的存在,也许是自我不够强大,自己和家人的界限不清,或者本身就二位一体,将自己的价值和家人的价值捆绑在一起,逼着家人去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价值。
几年前,我们几家人出去玩,在一个船上饭店吃了饭以后,我们要通过一条横搭在船上和岸边的木板,回到岸上去,点点在我前面走,刚走到木板前,点点妈妈在后面喊:“点点,等到。你不要走,等到妈妈过来牵你过木板。”我说:“没得事,点点是五岁的小朋友了,能过去,肯定没问题。来,我看到点点自己走过去。”点点果然颤颤巍巍地走过去了,在出行这几天里,我们看到点点是个行动能力不强的孩子,她总想跟着我家小女到处跑、到处爬,但是爬上大石块对她来说很难,在青石板上走路也显得很费劲儿,让人总有要搀扶她一把的冲动。看来,平时是比较娇养的。
我跟点点妈妈说:“以后,你不放心她过木板,不跟她说“你不行,你不要,你不能”,你换成“妈妈害怕,你最勇敢,你等到妈妈,牵妈妈过木板哈”,反正你就是要牵她,你不放心,换个说法。不过我觉得,不牵也可以,她不会掉下去。退一万步说,这个地方,就是掉下去,这么浅,她自己就爬起来了,我们也可以一把把她提起来。我们总要放手让她去走、跑、跳,她才能长大。”
这个“妹妹,你不行,妈妈才行”的话语背后,是对孩子能力的不认可,是在说“你不行”,或者“你没有妈妈行!你没有能力!”妈妈天天跟孩子这么催眠,孩子自然就觉得我不行,啥事儿我都得等着妈妈婆婆来安排、来解决。这对孩子的自信心是很大的摧毁,孩子的内在价值感也低,因为她啥都不行嘛。
所以,类似这样的“乖儿,你端不起,让婆婆来”。“太烫了,你不准动,我来拿。”“这么高,不准爬”之类充满关爱的话,也是负面评价。
而且,这种过度关爱,将孩子永远当宠物宠溺的言行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这几天,我看三年级孩子的专注力测试报告,徐老师跟我交流,说在“选择性注意力”这个版块,分值较低的孩子,回溯家庭,大都存在家长代劳过度的情况。家长的过度代劳看起来只是帮孩子做了一点儿杂务、收拾房间啦、选择衣服啦、准备文具啦,但是,在这些活动中,每一个都不是简单劳动,都要调动人各方面的能力:统筹安排、寻找事物、选择事物、搭配安排、手脑协调,人的能力就在其中锻炼出来了。但是,在过度代劳家庭里,孩子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思考选择的机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被安排、被生活,手脑闲置不用,事物都是用进废退的。这些孩子的脑花儿长期不用,自然他就成了“人工低能儿”,选择信息、攫取信息的能力自然就低了。
所以,负面评价并不都是大吼大叫:“你比猪还笨!”也有可能是糖衣炮弹,渗透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