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背景下高职体育职业能力培养

2012-07-17 08:5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实用性教学内容

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体育教育应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根据未来职业工作所需要开展实用体育培养,充实和完善学生对职业活动有益的体育教育知识、体能、运动技能等储备,适应将来职业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1、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1.1、普遍存在体育教学课时量不足

高校体育课程开设二个学年,开课144学时,是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规定。“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指把学生的在学习和实习分段交替进行,学生在校三年学习中,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和企业的需求,科学合理分配文化理论知识学习;长、短企业实习,在保证实践教学、专业基础课课时时数的前提下,体育课课时就很难得到保证,体育课教学时数由学院决定,校与校之间体育课教学时数差距很大而,且存在着随意性。

1.2、教学基本条件落后于本科院校

体育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体育器材、场地。随着各高职院相继迁入各高教园区(大学城)或新扩建校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得到了改善,但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环境还有一定的差距。体育选项项目开设数低于本科院校,而且教学班级人数多。在体育经费上,与本科也存在一定差距。

1.3、体育教学模式缺乏高职特色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高校体育课程日趋成熟,以选项课、俱乐部制为代表的高校体育教学新模式已得到普遍实施,“三自主”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了高校体育教育质量。高职体育教育从中也得到了启发和激励,但许多高职院校照搬本科体育教学模式,使高职体育教学成为本科院校体育教学的压缩模式,丢失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点,在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培养,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开发以企业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等方面缺乏高职特色。

2、高职学院体育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

培养为一名合格的高职学院毕业生,使其在毕业后身体、精神方面就能迅速完全地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体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职业实用性体育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特点与需要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法。不同劳动目的、劳动强度、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对职业体能都有不同的要求。高职教育具有定向性、实用性、专业性的特点,因此高职教育中的体育教育也具有其特殊性,即为职业教育的特点服务。充分认识职业实用性体育与学生未来职业的关系,不仅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还能有效地促进职业技术的提高,从而表现出职业实用性体育的特殊性。注重发展学生未来职业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劳动中尽快适应职业岗位,提高劳动效率并在职业生涯中有所作为。

3、不同职业对身体素质和相关能力的要求

在数千种职业劳动领域中,由于具体的劳动对象、工艺和外部条件的特点的不同,对身体素质和相关能力的要求,它们的主要差别取决于并反映在各个职业活动中,反映在具体操作中,而这些都决定了从事不同职业的劳动者所需要的不同的身体素质及相关技能。(见表1)

表1:常见职业对人的身体素质及其直接有关的运动能力和技能的要求

建筑工程类肌肉动态性紧张中的耐力,动作协调能力;机体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坚强忍耐程度;在高空安装、狭小和不稳定支撑工作条件下的身体平衡等机体适应能力;感觉监督功能的稳定性能力等。民航乘务类身体本体感觉与平衡能力、高空抗晕旋能力、稳定性、协调性金融类 腰背肌与颈部肌肉力量、防卫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抗挫能力驾驶、维修类上下肢力量、动作的准确性、耐力和协调性、触觉的敏感性、集中注意能力、速度反应能力、局部肌肉静力性耐力、抗晕旋能力

4、体育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4.1、结合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一般健康水平,还担负着为学生从事职业劳动所需的身体素质的重要任务。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表现出高职学生专业性强,不同专业特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同的职业对体能的要求不同,特别是特殊岗位对体能具有特殊要有。为此,体育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紧扣职业体能的需要,教学内容要分类、分层进行培养,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职业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形成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评估制度,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4.2、职业情景化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都对体能有特定的要求,在培养学生的体能、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抗挫折能力、特殊职业体能等方面的素质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任务。因此,应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体育、自然环境资源,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职业体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工场操作类职工多在高温、高湿、高寒、辐射和噪声等恶劣环境下工作,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和产生烦躁的心理。在体育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这种职业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利用各种条件,进行适应环境教学。如在夏季可以多安排户外运动,冬季可以进行越野跑、冬泳等训练,充分发展学生的耐热耐寒能力,提高学生机体对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

4.3、职业素养教育

高职体育教育不仅要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能,培养其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是重要任务之一。现代社会不仅是人才的竞争,还是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的竞争,因此,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就成了未来职业竞争的重要法宝之一。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职业种类越来越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如:旅游专业的真诚公道,团结协作,优质服务,平易近人等职业素养要求。在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中都能形成和提供培养的独特的条件,为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提供帮助。

4.4、职业保健教育

在各种职业工作中,由于工作条件、环境等因素,长时间会对劳动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不加以及时防护,很容易发起机体功能和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一些职业病的发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职业保健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以后从事的岗位劳动对身体的危害性,针对职业病的特点进行自我预防、自我调节、自我锻炼,掌握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方法及职业病预防保健手段,学会对各种职业的养生保健方法,有效地预防某些职业病的发生,提高身体的健康指数。

[1]翁惠根,等.银行柜员职业适用性体育教程[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单小东.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8(33):141.

[3]陈捷,陈碧华.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探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32.

[4]胡振浩,工学结合与高职体育职业能力培养.浙江体育科学,2008(9):41.

[5]贾昌志,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研究.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22.

[6]郭贤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析.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39.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实用性教学内容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给会计初学者的几点实用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