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洁 丁志辉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性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上把人统一起来的过程。聋生除了听之外,什么都能做。研究表明,聋生性发育年龄也与正常学生类似,在生理发育上,聋生与正常个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在青春期也同样需要面对由于青春萌动所产生的各种困惑。我们所有的特殊教育工作者理应关注聋生的身心健康。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性当做人的基本需要,聋人也不例外。聋人应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聋人作为一社会群体,作为普通的社会公民,基本素质得以提高,才是真正意义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融入主流社会。
从调查结果发现:聋生性知识认知水平有待提高,表现在处于青春发育中后期的聋人大学生同样存在性知识缺乏,在中学阶段和家庭的教育显然不够,一些生理现象,如遗精、月经仍有少数的学生不知道。对艾滋病多数学生不了解。学校性健康教育是个薄弱的环节,聋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课外读物、同性朋友交流与因特网。这点与普通大学生几乎相同。受东方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性态度也是较为严肃的。女生的性观念相对保守,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大多数女生持反对态度,大多数男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聋人大学生对学校性健康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对于性教育的范围依次是性知识教育、性道德教育和卫生保健自我保护。男女生的选择差异不大,女生除了愿意接受性知识教育外更多希望接受卫生保健和自我保护教育。由此可见,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家园,要帮助听障青少年学生顺利渡过这一特殊的年龄阶段,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婚姻观、生育观;使他们的人格臻于完善。
学校是性教育的主要阵地,性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性教育的正常开展,必须在学校设置独立的系统的性教育课程,系统而集中地讲授性生理、性心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性道德规范,规定一定的课时,必须有性健康课程的合格学分。选用适当的教材,由于性教育知识不但包含医学、生物、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还涉及法律、道德、人文、美育等领域,系统性强。在聋生一样可以使用普通大学生的教材的情况下,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门人员编写课本,提供系统的教材,由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性教育课程。如果课时限制,考虑开设性健康教育“公选课”,全面系统地讲授性生理、性保健知识,艾滋病、性病的防治、紧急避孕方法等,就能引导大学生逐步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同时加强在性道德、性心理、性保护及法制教育和两性人际关系的教育。
聋生由于自身听力障碍,且求学期间在学校中度过。加上与外界沟通交流机会少,获取知识主要场所在学校。从学生在校所习得的经验总和来理解学校课程的话,除了开设性教育课程这样的传统显性课程外,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也很大,成了学校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教育资源。由于性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显性课程上的特点是明显的,而隐性课程如何反映这些特征,根据渗透式性教育的特点,我们认为目标体系则应更多地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过程与能力的实现。从全局出发,围绕这些教育目标的需要来补充显性课程的严重不足,是在学校构建隐性课程体系时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性教育隐性课程将在培养聋生方法能力的形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婚姻观、生育观等,以及对学生责任感的体现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建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渗透式性教育的隐性课程,为聋生深刻理解、接受、内化。
2.2.1 性教育隐性课程的初步建构
图1 隐性课程的基本构成要素
在性教育隐性课程的课程层面(图1),我们做了大胆尝试。我们根据隐性课程的特点和功能,结合聋生的特点,抛弃以教师为主体的性教育隐性课程。取而代之的是强调学生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性教育隐性课程的课程层面(图2)。期望能有目的、有秩序地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性教育,并将这种性教育隐性课程体系纳入有序,规范的、有目标的性教育体系中去。
图2 性教育隐性课程体系
如今,各地聋人学校在性教育隐性课程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教师人格等方面隐性课程做得都很好,但是我们发现不太重视课程层面,在性教育隐性课程目标、实施、评价等方面研究得很少。过去的性教育隐性课程过分依赖教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即便是班会、学校性的性教育知识讲座、活动等内容依据的主题确立都是教师制定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学校对性教育的隐性课程管理随意性较大,因人因校而异。虽然有课程计划,但没有严格地以课程形态来管理性教育隐性课程,课程实施是无序和不规范的。
课程层面的“学生自我教育”是通过学生自身的认知、体验和实践获取性知识,发展性心理和提高性道德的一种方法。法国前总统埃德加富尔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样的性知识,需要解决什么样的性问题,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通过自我教育,他们可以获得自己最缺乏的性知识,找到能够最有效地解决自己性问题的方案。自我教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把性教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发展的动力,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性认识水平,提高性觉悟和性道德。自我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摆脱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为今后更新自己的性知识,提升性道德,以及遇到新的情境与问题时能自我解决打下基础。自我教育对丰富学生的自我体验,提高自我监控能力也非常重要,使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性观念、性心理和性道德,促进自我完善,在面对各种不良性污染和性诱惑时能自我控制、自觉抵制。
当学生通过 “做”而不是通过观察和被告知思考什么时,这时的积极参与最容易引发深度学习。同伴群体活动能够使学生方便地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分享他们的性教育知识和经验,理解新概念,交流意义和操作概念。
课程层面的教师指导方面:在性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导航员”。教师要观察并了解学生的具体问题和真实情况,通过对学生有意识地实施渗透式性教育的隐性课程,使学生愿跟老师交流和沟通,对学生进行性心理的指导和疏导,针对性地做好性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校园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指导。通过学生自我参与、自我教育进行渗透式性教育。提高学生性生理知识水平,将这些知识转变为学生的正确的行为、情感态度,以期达到渗透式性教育隐性课程的育人目的。
2.3.1 确定性教育的目标
以性生理为基础、性道德为核心、性心理调试为手段的同步化是性教育应坚持的最基本原则。其中认知方面主要靠显性课程完成,行为、情感态度目标则由隐性课程实现。
2.3.2 利用信箱、校园网络确立性教育隐性课程主题
心理咨询是青春期性教育中比较专业化的个别教育形式,心理咨询室的位置比较隐秘。咨询员与学生相对陌生,学生的身份比较隐秘,所以学生在遇到一些难以启齿的性问题时更愿意去接受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也更愿说出真相。心理咨询由专职的咨询员进行,他们受过专业的培训,理解心理学的原理,掌握咨询的技能,对学生出现的性问题特别是性心理问题的解决更加有效。
目前我国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或者心理咨询社团,却由一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科教师兼职甚至有兴趣的高年级学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他们基本上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缺少实际经验,影响了心理咨询的效果。通过我们与学生交谈,发现聋生自己对于性方面的敏感问题比较羞涩,又怕被老师训斥,所以不愿意自己个别找老师咨询、不能主动接受性生理指导和心理疏导。这些也导致了传统的心理咨询难以正常开展。
我们针对学生不愿意单独与老师面对面的实际问题,在校园角落设立小信箱,让学生把自己的相关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困惑或者比较关注的问题以小纸条形式递交。再者利用校园网,开通网上心理咨询,由教师直接回答学生的各种青春期性困惑的问题。小信箱和网上心理咨询的特点是第一完全开放,面对广大学生;第二能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让学生敞开心扉;第三是教师能及时发现时下学生的性心理或性生理问题,能及时给予解决。同时也结合校心理咨询室收集的学生反映出的普遍问题,确立性教育隐性课程的主题,改变以往性教育主题由教师决定的方式。
2.3.3 利用活动渗透性教育
图3 活动渗透式性教育主题确立和课程实施模式图
2.3.3.1 学生成为校园环境的创建者,进行自我教育。
眼睛是聋生学习知识、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最直接感觉器官,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功能,学校对校园环境建设备加重视,力图打造“会说话的校园”。充分发挥每一面墙的作用,让每一面墙会说话。利用师生每日必经之处如食堂、操场附近的宣传栏,创建“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环境。可以通过系科宣传栏、教室黑板报、宿舍环境布置等多种形式渗透。有针对地选择学生较多关注的问题作为校园长廊宣传的主题。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校园环境的布置中去。
充分利用校园环境为学生营造一种健康文明的、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性健康发展。利用学校的宣传长廊布置墙裙,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生活。进行有关我国婚姻法、人口与环境问题、艾滋病的预防等教育,其中不乏学生作品、活动照片等,在布置的过程中就吸引了许多学生的目光。特别是亲自参与板报和宣传长廊制作的学生,由于自己在布置之前的设计、内容的选择、板报的制作等活动过程中一直身在其中,进行着自我教育。
2.3.3.2 组织学生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积极地投身到性教育活动中来,既教育了别人,又教育了自己。成功的性教育应该使学生能够自己正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且在行动上表现出较优秀的人格素养。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让学生亲自进行社会调查。进行社会调查得到的信息,对学生来说更具说服力,更有教育性。而且学生接触社会的同时,提高他们获取资料,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达到性教育目的。这是通过学生自身的认知、体验和实践而获取性知识,发展性心理和提高性道德。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加强性科学、性道德的宣传。如在展览馆定期举办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展览,通过这些活动普及性科学知识,开展性道德教育,消除人们对性问题认识上的偏见,提高人们对淫秽色情文化的免疫力。社会实践是自我教育的另一重要形式,学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积极地投身到性教育活动中来,既教育别人,又教育了自己。
大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不但增进了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还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2.3.3.3 采用多种形式的同伴教育活动。
“同伴教育”流行于英美等国,“同伴教育”广泛应用于生殖健康、艾滋病教育和吸毒、自杀、酗酒、性别歧视和妇女问题等社会领域。已经确认同伴教育项目是改变行为的有效方式。尤其对青少年生殖健康、艾滋病宣传教育方面效果很好。同伴教育是由学生自己组成一个团队,选择高年级同学或年级中优秀同学担任骨干,在学生间进行性教育和性指导的一种教育方式。同伴教育是小组讨论的一种延伸,是处于讨论交流与自我教育之间的一种教育方法。它不是个体单独进行,而是结伴进行的。
同伴教育特别适合于人际圈较窄的聋生。它的有效性在于它的广泛参与性,它能使学生融入讨论和活动之中——亲自做比简单地获取信息更利于学习。这些活动的方式可能是游戏、竞赛或是角色扮演,所有这些都能帮助人们看清新的事物,而不是被告诉应该怎样想或做什么。比如说组织读书报告交流会和主题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曾阳,常春,等.医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效果追踪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
[2] 朱皖芳.关于青年聋生性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J].特殊教育,1998,2.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 庞维国.自主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丁邦平,朱明.青春期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 Turnet G,Shepherd J.A method in search of a theory:peer educad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J].Health Edu Res,1999,14:235-247.
[7] William R B,Gatherine G L,et al.West African youth initiative:outcome of a 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J].J Adult Heaith,2001,29:436-446.
[8] 刘青,昝飞.聋生青春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现状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5,2.
[9] 郑日昌.中学生心理咨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