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入水,相融无痕——本土资源与品德教学适时浸润

2012-07-14 10:00
文教资料 2012年9期
关键词:品德教材资源

招 敏

(广州市越秀区东川路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用教材,不要教教材”已成为品德教师的共识。教材中罗列的一个个社会现象,虽然真实、典型,但它终不能面向所有学生。所以,作为教材的实施者——老师须灵活运用教材,适时地补充素材。课程资源这一关键的教学领域越来越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是从现状看,发掘的资源往往着眼点不一,甚至不加筛选,随意性极大;有的过多地依赖传媒,大量使用网络信息,也造成了有价值的本土资源被埋没和闲置。其实,对学生而言,什么是最有说服力和感受力的资源?当然是他们能用感官触摸到的,用心灵感悟到的,有生活经验支撑的素材。换言之,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资源就应当成为学生发现生活,感受道德的最重要的媒介。

一、本土资源是最佳的课程资源

(一)近水楼台先得月——易找。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其课程性质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并注重联系当地生活实际,开发和利用地方的各种课程资源。《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就要求“因地制宜,利用本校所处的环境资源,如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本土资源的挖掘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广州是一个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不但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拥有世界级的辉煌历史文化,是中国岭南文化中心。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民间传说,以及各种各样的纪念场馆、特色特产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都是最富价值的课程资源。这些本地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必定使品德课教学的载体更贴近实际,实施更顺畅有效,更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熟读深思子自知——易懂。

当学生所处的环境成为学习资源的时候,本土资源较之于学生生活经历以外的课程资源,更具有亲和力。本土文化的凝结物,如山川、建筑、饮食、艺术品等,都是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接近的现实情境,学生走近它们,与课程的心理距离也就缩短了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身边事物总是有着特殊的亲切感,未成年人的成长特点及年龄特征,要求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从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用事实说话,用榜样引路,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事物,在关注中引发思考,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体验中培植情感,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本土资源对学生来说对学生修德和做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沃土,是学校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的德育内容。本土文化不仅是本地人的情感之根,还是人成长的基础性土壤。

二、巧妙开发本土资源“三部曲”

在本土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开发的主体,只不过两者所起的作用不同:教师主要负责方案的策划、行动的指导、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学生则负责方案的落实、行动的实践等方面。只有两者共同参与、共同实践,本土资源的开发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一般来说,本土资源引入品德课堂要经历以下三个环节。

(一)梳理。

梳理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材知识的梳理,另一方面是对本土教育资源的梳理。通过学科的梳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把学科知识的封闭结构改造成为开放结构,通过对本土资源的梳理,明确哪些本土资源能够为我所用。这样就为学科知识与本土资源——理念与实践之间的链接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说促使学生德育的发展是品德学科的最终目的,梳理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通过梳理,我们要深入关注结论性知识与现实,与个体之间建立多种联系的可能性,进而融合知识与体验。

(二)链接。

梳理已使学科知识与本土资源一目了然,链接就是把能够反映教材教育要求的本土教育资源和教材主题相对应。从小学品德教材来看,它仅仅为教师教,学生学提供了几个“点”,目的是要起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作用。在操作时,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单元主题,从学生身边选择相匹配的本土资源,并按照教材反映的不同主题进行归类,对其进行补充和拓展,它们的结合是水到渠成的。(见下表)

本土特色人文历史资源与相关课程内容表:

《品德与社会》关于历史内容的本土资源一览表

《品德与社会》关于人文内容的本土资源一览表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教材内容可以与人文历史特色资源紧密结合。当然,表中所列的仅仅是一些典型课题,并且这些课题与人文历史特色资源的结合可以是交叉的,整合的。据研究,1—6年级的教材内容有40%可以与其结合。看来,在品德学科教学中对人文历史特色资源的利用刻不容缓,它对品德教学有着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

(三)开发。

开发主要是通过各种调查、探究、实践、考察等方法,掌握详细的本土资源,并通过照片、文字、课件等不同形式,把本土资源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这个步骤是建立在梳理和链接基础上的,前面两个环节做得细致、深入,更有助于本土资源的开发。当教学的素材直接来源于学生身边的时候,学生就产生了更大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道德教育的可信度。我们从学生可以眼见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深入现实的生活,获得最有效的学习资源。资源开发主要是从眼见的生活中发掘素材。

本土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教师的事,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实践能力,结合品德教材的结构,我们主要在三到六年级开展本土资源的开发活动。我们以年级为单位,每个教学班自选一个教学主题进行本土资源开发,并在教学中利用校园网络,使班与班之间做到资源共享。进行这种合作式的资源开发活动,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学生的学习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个班、每个老师、每个学生都来系统、全面地进行本土资源的开发,这也不是进行本土资源开发的目的;其次,进行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让学生有研究性学习的经历,在活动中培养能力,丰富情感,但这种活动并不是越多越好,多了就容易流于形式,甚至让学生、家长产生怨言;再次,不同的班级分工合作,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增加了活动的有效性,而且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也更有利于进行资源共享。

三、合理运用本土资源的“三要素”

(一)纵向联系,感悟德性。

把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生活资源导入课堂,如果仅仅是依托它的固有姿态,对学生的价值提高就是极其有限的。所以,需要对学生获取的原生态的本色资源进行“道德化”的整合,提高它的道德含量。

例如,教学《家乡水的故事》,如果只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现状,明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会太大。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年年讲,月月讲,周周讲,日日讲,“节约用水”真可以说是伴随着学生的成长的热门老话题。现在这个话题又要在品德课上讲,如何用旧瓶装新酒,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广州开展“创文”的系列活动,报纸、电视铺天盖地地展现各方面的创文成果,东濠涌、荔枝湾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我的视野中的。我校就在东濠涌附近,不少学生上学、放学都会经过这条涌。我灵机一动,东濠涌不就是很好的学习资源吗?东濠涌的故事不就是《家乡水的故事》吗?于是,我把这个本土资源与课程标准、教材主题链接在一起,在课前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通过实地考察、街头访问、参观东濠涌博物馆,学生仅对东濠涌有了直观的认识,还对东濠涌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有的学生把东濠涌当作旅游景点介绍给自己外地来的亲戚,有的学生把东濠涌当作小公园连续去了几次……当学生回到课堂,我们师生共同探究东濠涌的水从“清→黑→清”,从“臭气熏天到鸟语花香”到变迁的原因,通过进行古今的联系,从现代文明出发,感触家乡的发展与变化的同时,体会整个社会的发展步伐,感悟“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从而强化学生珍惜家乡水的情感和态度。因此,立足于本土资源的道德化、有效化,就需要在搜集获取的同时加以纵向联系和整合,使相关的内容承载更多的道德信息,给学生以积极的教育。

(二)横向拓展,提炼德性。

任何一种地方特色的东西,只有面向整个道德体系的时候才能显示它最大的教育性。因此,需要把获得的本土资源与课程设置的内容及外面世界的相关内容进行联系和甄别,形成彼此的碰撞和思辨,并在不断地交融中提炼教育的价值。

例如,《罪恶的战争》作为“勿忘国耻”的开篇课,讲述的是一段中国屈辱史。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历史毕竟离他们太远,他们也无法体会当时社会的各种状况。若采用传统的课堂演绎的办法,由教师介绍战争引起的原因、战争发动者的目的,战争的现实破坏场景、战争给人们造成的危害,则固然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但这无异于隔靴搔痒,教学效果不会很理想。这时,本土资源带来的优势就可以充分显示出来了。广州不仅是当年鸦片进入中国的主要口岸,还是当年清政府禁烟运动的主战场,更是鸦片战争开打的地方。在广州有不少跟鸦片战争有关的遗址和博物馆。为了让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感性的认识,我在课前指导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查阅当年的史料、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结合家委会举办的亲子活动,请家长们带孩子到广州鸦片战争的遗迹参观。结果,学生们在活动中挖掘了不少课程资源,如抗英指挥部旧址(三元里古庙)、义勇祠(广州石井)、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广州鸦片战争博物馆、沙角炮台、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位于威远岛)等。由于这些展馆是通过实物、场景复原、放映录像等手段,生动有趣地真实地再现当年的情境的,因此学生容易就了解这段历史。在课堂上,我不再把教学重点放在讲历史事件上了,而是结合事件,与学生一起探究我国在那两场罪恶的战争中遭受的欺凌和蒙受的耻辱的原因。在师生共同分析的过程中,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例,比较了清政府、爱国官兵和中国人民各持什么态度,很容易就看出清政府的丧权辱国和人民大众的英勇不屈。在拓展的环节,我还出示了《时局图》,学生清楚地看到侵略者从广州登录后,长驱直入地侵占中国领土的路线和范围,很快就激发出对侵略者的仇恨之情。在进一步的探究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战争的失败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尤其是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和军事落后,经不起洋枪洋炮的打击,铸成民族的奇耻大辱,明白只有国家强大,才能不被外敌欺负,进而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意义,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情感。借助这种横向的联系,着眼教学的多面,本土资源的价值优势更多体现出来了。

(三)关注个体,提高德性。

在生活中对学生品德促发和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个体经历。品德课本土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学生日常生活积累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对道德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说,只有当学生的生活,与相关的话题资源共同提出来,进行探究和感悟的时候,他们的发现才能更加真切,认知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学习家乡板块的内容,在家乡环境、家乡特产、家乡人、家乡风俗被充分挖掘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联系到自我的生活体验,结合曾经亲历或参与的系列活动,引发感受。在上《乡风乡俗》一课,由于教材中呈现的图片描绘的都是北方的民风民俗,对于南方的孩子来说,有不少场景是陌生的。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老师在课前进行了调查,发现班上大多数同学都有周末跟父母去喝早茶的习惯,于是巧妙地把广州的早茶文化引入课堂之中。由于班上每个同学们都有喝早茶的经历,当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体验环节时,参与表演的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把生活中的情景再现出来;当观众的同学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对小品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还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喝茶感受与大家分享。在评价与议论中,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正确喝茶的礼仪。这时,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粤味十足的喝早茶的视频,展示各种精美的广式茶点,倾听关于早茶的民间传说,通过思考与点拨,学生很快就明白喝早茶并不仅仅是填饱肚子这么简单的事,而是广州人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感”的表现。喝早茶不仅是一种文明的交往手段,还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早茶文化中包含的民间传说、古老的童谣、风味小吃等,让学生体验到本土文化的独特气息和价值,油然而生爱家乡的情感。其实,一年中许多特定的节日也是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良好契机。除了热闹喜庆的除夕、春节及元宵灯节外,广州人还有清明踏青、上坟祭祖、吃艾糍饼、插柳枝等习惯,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吃龙船饭等习惯……学生们通过采访长辈,在参加民俗活动,了解家乡文化,熏陶民俗文化的同时,从而更加了解家乡,关注家乡的发展。在了解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形成对家乡的良好情感。

本土资源的开发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更需要运用不同的手段:调查、探究、实践、收集、整合。不断地积累和挖掘,一定能使本土资源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们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本土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拓展学习空间,增强实践机会,充实儿童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到激发,智慧得到开启。

[1]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陈传兵.初中政治学科本土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究.科教文汇,2009,(23).

猜你喜欢
品德教材资源
教材精读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