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文化是在大学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而逐渐积淀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学术氛围、大学制度、价值观念、学风校风、科技成果的物质形态、校园环境、行为模式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大学文化不是自在自为的发生,普遍具有实践生成、民族生成、时代生成和功能生成四种机理。培育大学文化,应在突出大学精神、搞好顶层设计、深入文化育人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取得成效。
关键词:大学文化 生成机理 培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062-02
大学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和造就社会高级专门人才的阵地,是科学研究和传承的重镇,也是推进社会进步的知识源泉。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一方面具备文化的一般属性,一方面又受到大学特殊氛围的薰染,具有十分强烈的个性特征。
一、大学文化观点举要
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从现代大学创立之初,大学文化就与其相伴而生。当前,在关于大学文化的研究中,人们对大学文化概念的阐述众说不一,先后出现了“亚文化说”、“综合文化说”、“文化氛围说”、“精神环境说”等主要观点。
有的学者定义从要素角度阐述了大学文化的内涵必须包括四个方面:即大学是一种特殊而不可替代的创新型组织,大学文化是其基本属性;大学文化是社会不断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大学文化处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其核心是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再造;大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人,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和贯穿于大学发展的各个方面。
有的学者从大学的文化属性上认为,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与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
有的学者以诗意的语言来描述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是大学里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的因素的结合体,这就是万世不朽的大学文化。
有的学者从文化的组成角度上对大学文化定义为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几个方面构成的。如北京大学赵存生教授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原国家教委高教研究中心主任王冀生教授认为,“大学文化的灵魂是精神文化,它包含价值体系、教育观念、人文氛围。”南京师范大学王长乐博士认为,大学文化在我国就是高教文化,因为,如果按国际通行的标准,我国真正称得上大学的学校并不多。清华大学顾秉林教授认为,从广义上讲,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精神、大学环境、大学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整个大学教育;从狭义上讲,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精神,强调大学师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
笔者基本同意以文化的种属和大学的类属两方面来理解大学文化,这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大学文化概念主要偏重于精神文化层面;而广义的大学文化概念则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环境文化等视为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它们的各自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是理解大学文化的根本出发点。概而言之,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在大学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而逐渐积淀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学术氛围、大学制度、价值观念、学风校风、科技成果的物质形态、校园环境、行为模式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大学本身之灵魂和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基本内容包括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二、当代大学文化的生成机理
大学文化并非自在自为的产物,大学文化的生成,是一所大学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体系的重大变革和实践,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精神培育。
1.“人化”与“化人”——大学文化的实践生成。我国最早的“文化”概念来自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而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是一个“化人”的过程,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的。同样,文化的生成也是一个实践过程,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主观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文化的生成也是一个“人化”的过程。由此可知,大学文化的生成首先是教育教学等一系列教育过程的积累,同时也是全体师生员工在大学生活、学习等全部活动的总和。
2.共性与个性——大学文化的民族生成。在大学文化的生成过程中(无论是西方大学,还是中国大学)都有一些固有的、本质的共性特征需要培育:追求真理、思想自由、精神至上。也正是这种特征,决定了大学文化应该走在社会前列,引领文化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由于东西方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历史进程、意识形态、个性追求等一系列的差异,也使得大学文化天生就会打下民族的烙印。西方的希腊哲学和中世纪经院孕育了西方大学实证主义的文化传统。中国当代大学虽然主要承袭了西方大学的建制,但孔孟哲学和书院传统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大学文化的生成。中国当代大学的鼻祖北洋大学和京师大学堂等,无一例外都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格局,蔡元培先生等教育先驱既是旧文人又是新学者。北京大学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既体现了面向世界的开放胸怀,也包含了“道并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中国内核。
3.冲突与整合——大学文化的时代生成。美国学者萨缪尔·亨廷顿(Huntington·Samuel·P)撰写了著名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书中把世界的冲突归结为多个主要文明之间的冲突,现在看来有其合理性和重要的借鉴价值。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包括大学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世界互通互融的洗礼,冲突在所难免。大学文化的生成既要以“六经注我”的姿态主动吸纳和整合全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信息化时代的最新理念,又要以“我注六经”的方式在冲突中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文化自觉性。
4.继承与创新——大学文化的功能生成。传统大学以科学研究和培育人才为两个基本功能,与社会的联系并非如现在这样紧密。教师和学生穷经皓首终其一生地研究和学习,仅仅是为了理性、追求和自身价值的实现。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再也没有了以往象牙塔般的宁静,而更多地投身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日益强大,甚至成为了唯一的指挥棒引导着大学专业设置、科研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笔者认为,脱离社会的一味追求理想状态固然不切实际,但我们更应看到,大学的本质还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创新。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分类别的“专门技术人才”,更要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社会主体。因此,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是大学文化生成中的最关键因素。
三、当代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培育方式
大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必须要遵循其基本特征,即在本质属性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先进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在目标定位上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基本理念上是崇尚真理、追求卓越、科学发展;在核心要求上要以师生为本。
1.彰显精神,打造核心。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另一所大学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征,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创新之源,是生生不息而又与时俱进,永恒照耀大学天空的理性之光。凝炼独特的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培育的核心。一要在总体设计上对大学精神进行深入弘扬,真正做到“校园景观里有、宣传媒介里有、师生意识中有、实际行动中有”。二要在媒体文化上,加强对能够体现大学精神的名师、名家、学者的宣传力度,必要时可成立典型事迹宣讲团,典型引路,促进宣传。要建设好校园主页,增加大学精神展示窗口,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三要在环境文化上,进一步挖掘大学办学历史中标志性人物、标志性事件的文化内涵,突出大学的历史感和文化感,努力做到每处景点都是精品,每处景观都有故事,为大学文化提供持续精神动力。
2.顶层设计,科学规划。要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广泛调查研究制定大学文化培育与发展规划,提出分步实施的具体措施。要对制度文化、网络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相关大学文化建设问题,统一制定意见并协调、指导各单位、各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师生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3.载体推进,文化育人。一要在治学方面,大力提倡淡泊名利、潜心治学的学术风气,反对急功近利、抄袭剽窃等不良学术风气,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新教师上岗培训的必修课程和研究生、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培养体系中。二要在育人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弘扬大学精神贯穿到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人心,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三要在队伍建设方面,围绕教书育人,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最大限度地释放管理和服务人员文化育人的职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四要在文化活动方面,精心设计,创建直观的静态文化;培育精神,创建高雅的活动文化;打造品牌,创建高水平的竞赛文化;强化引领,创建可控的网络文化;拓宽外延,创建活跃的体育文化;从而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对待人生,融洽人际关系,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要。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E066)]
参考文献:
1.陈桂芝等.探寻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的理论渊源.学习与探索,2007(1)
2.李晗龙,高军.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特征及其类型分析.学术交流,2010(2)
3.唐家玮,李晗龙.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方式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9)
4.李晗龙,高军.中俄青年自组织现状及特征比较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1(12)
5.唐家玮,李晗龙等.回归大学文化本质.黑龙江日报(理论专刊),2009.5.19
(作者简介:闫广实,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