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劲松
摘 要: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素质人才培育的摇篮,更应该成为社会和时代的创新智库、文化高地乃至精神标杆。既需要在大学历史发展的维度中,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视角,以建设性的姿态重新审视大学精神的本质,也需要提高对作为大学的文化形象或文化标志的大学美术馆、博物馆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博物馆;大学美术馆
以建设性的姿态探讨大学精神
现在谈大学精神,似乎很“时髦”,说明大家都很关注大学,关心大学的未来与发展。大学当然应该受到更加广泛、更加深切的关注,她不仅是高素质人才培育的摇篮,更应该成为社会和时代的创新智库、文化高地乃至精神标杆。
问题是,我们应该站在怎样的立场、以怎样的心态来讨论大学精神?这其实是探究大学本质与未来的元问题,也是关系到大学精神层面及其创新发展路径的社会性、制度性、文化性问题。而在中国,大学不过刚刚度过一百余年的历程,人们对大学的认知离现代大学制度的体系化构建还有很大差距,社会转型及功利主义思潮不同程度对大学办学产生影响和冲击,社会关于大学的讨论和热议,常常脱离正常的轨道呈现出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的状态。
现代意义的大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大学主要目标是创造知识、传播文明和培养优秀的人才。现代大学的缔造者洪堡认为,理想中的大学应始终坚守自由、独立和寂寞的秉性。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大学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今天,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回味和反思这样的声音,对于我们在大学历史发展的维度中,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视角,以建设性的姿态重新审视大学精神其本质,将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博物馆是大学精神的特殊气质与韵味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作为承担特殊使命的社会创新型组织,大学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大学之所以被称之为大学,关键是因为大学更是一种精神存在和文化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大学这一特殊的组织是一个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文化是大学的本质属性。
大学文化,可以说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价值取向和精神纽带。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内核,表现为一所大学所尊崇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也呈现出这所大学的独特气质、韵味和价值规范体系等。大学精神与文化品质的诠释与塑造、大学文化的传承与认同,对每一所大学都十分重要,它渗透在教学、科研和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也通过大学美术馆、博物馆这一特殊的文化传播平台予以生动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美术馆、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形象或文化标志,是大学精神“气质”与“韵味”的集中体现。
大学博物馆的建立,是以大学的文化创造、学科优势和文物、标本、资料等实物藏品积累为前提的。如同社会博物馆是展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橱窗”和“文化名片”,大学美术馆、博物馆,也是高校展现给社会的“文明橱窗”或“文化名片”,这座散发着浓郁文化气息、科学及人文底蕴的大学精神“蓄水池”,在为大学增添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将文化育人融为自身发展的灵魂,而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
无论是珍藏、研究、展览,还是公共教育实践活动,只要进入大学美术馆、博物馆的体系和范畴,就等同于上升到了一种大学文化范式:大学美术馆、博物馆常常多维度、多渠道地运用有形的展品、成果及综合性展示手段,将大学在传承文化遗产、传播文明的过程中,深层次、内隐性的文脉呈现出来,成为校园中启蒙思想、启迪智慧和启发心灵的智识传播结合体。
某种意义上,大学美术馆、博物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拥有什么,更重要的是它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在文化传播和育人实践中做了什么。当前,我国大学美术馆、博物馆需要进一步厘清自身的文化认知与职能定位,应该始终坚守教育性、文化性、社会性与公益性的价值坐标,将文化育人和公共服务,作为大学博物馆的本质属性和核心要求。譬如:进一步探讨如何建立适应未来的核心目标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有效保障大学博物馆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在坚持满足教学科研的前提下,扩大社会开放程度,将文化育人、文化传播和公共教育服务作为内在发展要求;在保持馆藏经典和文化水准的前提下,满足观众的参观需要,提升观众获取、利用展品信息的能力;开展各种协作、合作和学术活动,实行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着力提高大学博物馆的文化品牌影响力。
无论是国家文化、文物或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大学决策层,都应当从顶层和外部提高对大学美术馆、博物馆建设的重视程度;大学美术馆、博物馆自身,更需要通过观念更新、视野拓展和管理探索,特别是通过理顺、整合和创新博物馆的组织构架,破解现有体制的局限。
大学精神重在塑造“创造性的文化生活”
人类文明的演进及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力量的推动。从时间维度和文化学角度,把“文化记忆”当作人类文化体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凝聚性结构和推动性力量,将不断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追溯、回味、传承与反思。大学在其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把文化的内生性源动力与科学、人文、历史等范畴紧密相连,透过大学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记忆”机构,架起了连接和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雅斯贝尔斯曾指出,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都要包含三个相互之间密不可分的方面:学问传授、科学与学术研究、创造性的文化生活。
但是,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世界高等教育正发生着急剧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面对这一系列变化,能否始终传承和弘扬自身的文化价值观—能否坚守大学之道不动摇、坚持大学理想不离弃、维护大学真谛不迷茫,在文化传承中把握自身的核心历史使命?作为大学美术馆、博物馆,又如何与大学的文化价值观保持一致,在文化保存、文化创造和文化育人中,提升自身的文化价值?
在我看来,塑造“创造性的文化生活”,应当成为大学文化框架中大学美术馆、博物馆的主要目标,这也是反映大学精神“气质”和“韵味”的重要文化形态。而今,大学精神的“气质”与“韵味”,尤其需要人文艺术的滋养。
人文艺术,代表着人对自然、社会与生命的理性认知与情感寄托,或者说,人文艺术是应对于人们现实生存所需“物质生产”的一种创造性“文化生产”,或者是审美对象化的精神信仰。每一个现实中的人,生命中都天然地携带着人文与艺术的基因,对它的培育与滋润、开化与发掘,将使得生命更加生动、完整。在大学校园中,人文艺术就是摇动另一棵树的“那棵树”,是推动另一朵云的“那朵云”,是唤醒另一个灵魂的“那个灵魂”。人文艺术,是大学文化的花朵,预示着心灵畅想与人文关怀,是克服大学文化异化的重要力量,是大学人的精神“滴灌”与心灵景观。
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除了提供给学生立足于社会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提供一种超越于功利之外的大学精神培育,一种潜移默化的人文艺术涵养与体验,一种使学生终身受用的自在、自为、自省的独立思维模式。大学精神,甚至无需什么去证明,她需要的是通过大学人的坚守、执著和自我超越,开启“创造性的文化生活”新常态。而在这方面,大学美术馆、博物馆大有作为。
本文转自“思想与未来”首届大学与美术馆论坛“大学精神与未来议题”主题发言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