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条件

2012-07-13 04:12李雪
经济师 2012年7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体制条件

李雪

编者按: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并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经济发展的主线,显示了这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长期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主要问题不在于人们主观上不想转变,而在于转变的条件不充分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推进。要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要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条件。在不久前召开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上,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社会科学基础部主任、博士生导师顾钰民教授做了题为《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条件》的学术交流发言,论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市场条件、体制条件、政策条件,现将顾钰民教授的发言以访谈的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记者:顾教授,您在大会发言中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但首先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内在关联,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根本上是一个问题,因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生产力发展在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驱动力结构变化上的表现。生产力发展的载体是企业,因而企业也一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只有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于企业,才能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各种要素中,市场机制是最重要的。创造完善的市场条件是促进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心转到创造更好的市场条件、塑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增强企业自身转变发展方式的能力上,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顾教授,请您谈谈市场机制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哪些作用和功能。

顾钰民: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机制是自然形成的。企业能否自觉转变发展方式,关系到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切身利益。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企业会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关注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式。市场对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的内在机制,以市场创造了以下两个条件为前提:一是企业必须处于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这一环境能够对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巨大的外部压力;二是企业发展状况与自身利益直接结合,这样的利益机制能够对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产生内在动力。

市场机制越完善,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和动力也越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基本要素是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的市场条件。因此,重要的是要创造能够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条件。如果说计划经济的一般表现是总供给不足,那么,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是形成有效竞争和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源泉。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于企业或生产者的活力,要解决好企业的活力问题,实际上是为企业创造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有了这样的市场条件,就能够在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竞争,竞争就能够产生活力、动力,就能够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所以,承认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重要的是创造经济规律能够发挥作用的条件。条件越充分,市场机制的功能就越能得到有效发挥。在具有完善的市场机制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企业自己要做好的事情。

如果市场是处于短缺状态,竞争主要在需求者之间展开,这时的市场是卖方市场,生产者的产品不愁没有销路。这样的市场条件就不具备形成企业之间充分竞争的条件,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考虑的主要是如何扩大生产规模来满足市场需要,而不是如何提高质量来淘汰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一个总供给略大于总需要,从而能够形成企业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使生产领域始终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给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以较大的市场压力。当然,这是就市场经济运行的常态而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发展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也需要采取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但刺激需求应该是在特殊时期,必要的时候采取的政策,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常态政策。实行扩大需求政策的主要功能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而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为这一政策不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利的市场条件,从而会减弱市场对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

市场机制在为企业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外部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力的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是个观念问题,但又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需要有相应的能力。企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本还在于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这一能力还不强,对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虽然有强烈的愿望,但缺乏转变的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由多方面因素共同构成,它既包括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产品更新、节能减耗、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和制度创新等一系列因素,同时也包括技术引进、国际合作、政策环境、政府扶持等一系列条件。如果不注重加强这些能力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能是美好的愿望,而难以成为现实。毫无疑问,这些能力只有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才能得到提高。市场条件越充分,对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力建设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识不强、能力不充分,是我们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内在原因。

记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当然不只是市场和企业的问题。中共十七大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为保证这三大转变的实现,必须构建一个良好的体制条件。顾教授,您认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完善那些体制条件呢?

顾钰民: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为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力的转变提供体制保证。具体需要完善以下几方面的体制。

一是完善对消费品生产,特别是对服务业发展的投资体制。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大幅度提高消费需求,这首先要在理念上把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具体落实在体制上。提高消费需求要有消费品生产的实体产业和服务消费载体的发展来保证,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投资力度则是基本条件。必须在投资体制上保证政府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的投资力度和比重,放宽对社会资金投向服务业的限制。

二是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必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二者是正相关的关系,只有居民收入增加了,社会消费需求增加才具备了基本条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涉及的是国民收入分配指导思想的变化和宏观分配体制的完善。在指导思想上,不再把维持高积累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倾向,应该把提高消费率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通过提高消费率来增加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中的比例。在宏观分配体制上,要确立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的导向,从体制上保证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多地向直接形成居民收入的方面倾斜,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和数量,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再分配途径获得更多的收入。

三是完善初次分配体制,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实质问题是对劳动力价值定位不准确。在这一问题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习惯性做法是把压低劳动报酬作为降低生产成本的最主要途径,并作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主要措施。必须从体制上扭转这种观念和做法,使企业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只有大幅度提高了劳动报酬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才能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着力点转移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上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既能够保证企业创造的总收入中有更多的份额成为劳动者的收入,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完善初次分配体制一方面是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社会消费水平的源泉;另一方面,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基础。

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的一般规律看,把转变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着力点落实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降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这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也是从实际出发的现实选择。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体制条件,实际上也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下体制基础。首先,要在投资体制上改变只把物质性基础设施作为投资重点的做法,大幅度提高对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确保对服务业投资的比重逐步提高。其次,为大力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服务业提供体制保证。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主要靠发展服务业来实现。要在体制上做出具有前瞻性的安排,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这部分服务业的发展,以满足人们对这部分服务业的需求。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解决好在体制上保证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于科技进步和创新。具体是两大问题,即科技成果供给的市场化道路,科技成果需求的社会化道路。

首先,培育和发展科技成果供给的市场化体制。科研机构是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企业是科技成果的需求主体,通过市场来解决供求双方的联系是最有效的。市场化体制能够有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保证研究项目具有针对性。科研机构提供的科技成果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关系到企业科技进步是否能够得到持续支持。市场化体制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沟通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系,科研机构的研究项目直接来自企业的需要,就能够做到科研机构以企业的需要为导向进行研究,而不是自己“闭门造车”来设计项目。二是保证科研机构有充分的研究动力。市场化体制不仅使研究项目来自于市场,而且也从市场得到研究经费。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科研活动成为一种科技服务,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技产品,这一体制能够从经济利益上保证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有充分的动力提供科研成果。

其次,培育和发展企业对科技成果需求的社会化体制。在科技成果供给体制市场化的条件下,也为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走社会化道路开辟了广阔前景。企业需要的科技成果通过社会化途径具有更高效率,因为企业需要的科技成果是多方面的,任何一个科研机构都难以满足企业需要的所有科技产品。走社会化的道路,企业可以在社会范围内,充分发挥社会的研究力量得到所需要的科技成果,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获得科技成果的效率。企业可以在社会范围内选择最符合条件的科研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可以选择投入最小的合作伙伴来得到所需要的科技成果。这对于企业实现自己的科技创新是一个有利的体制条件。

记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战略任务,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重要作用。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呈现增强的趋势。一方面现代经济的发展与政府作用的关系日益密切,许多涉及经济发展全局的事情都必须由政府出面和政府组织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例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扶植,能源和基础设施需要政府规划和建设,产业优化和升级需要政府制定政策和实施。政府虽然不是生产的主体,但政府能够有效地调控和引导生产主体的行为,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或设置障碍。另一方面,政府掌握着巨大的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政府行为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直接的作用。政府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主要通过制定政策来实现,政策是政府功能最主要的体现。政府政策能够影响所有的生产主体,所以政府的作用远大于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顾教授,请您谈谈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及其特点,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应当制定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政策。

顾钰民:经济发展政策不仅从宏观上主导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从微观上规范着企业的行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政府从整个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要求出发提出的战略任务,政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证。政策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它能够按照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总要求,根据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哪些方面给予支持或对哪些方面进行限制,并能够进行灵活地调整。政策具有的这种独特优势和作用,决定了研究和制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体系,为整个社会实现这一转变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是政府要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第一,对能够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行为制定鼓励性政策。政策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在于:一是发挥明确的导向作用。政策引导人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该如何去做以及重点做些什么事情;二是发挥利益激励作用。政策所以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中包含着利益激励因素,政策规范了如何按照政府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去做,就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政策的这两方面作用都能够有效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例如,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政府为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产业、企业在政策上提供支持和扶植,给予利益上的倾斜,使它们能够在更好的条件下发展。

第二,对不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行为制定限制性政策。政策不仅具有鼓励、促进的作用,同时也具有限制、规范的功能。例如,对不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产业、企业在政策上设置障碍,在利益上进行惩罚,使它们不能获得很好的发展条件,甚至实行强制性的行政干预。对于一些可能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造成较大外部性影响的行为进行了限制,实际上也就加快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限制性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是通过规范或惩罚措施来实现的,其政策对象是不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企业。从一定意义上说,限制性政策的效果比鼓励性政策更具有积极意义,因为这一政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不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行为和现象,而不是等出现了这些行为和现象以后再去解决它。

记者:顾教授,您的谈话使我们认识到市场、体制、政策这三大方面涉及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需要对此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形成共识,更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为实现这一转变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这一意义上说,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研究不能满足于理论宣传和对其重要性的论证,而应该把研究的重心转向对如何创造市场、体制、政策这三大条件的研究,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能够通过依靠市场作用、体制功能、政策激励来实现。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编:郑钊)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体制条件
排除多余的条件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选择合适的条件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