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2012-07-09 20:57魏道明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2年7期
关键词:情趣爱国主义语文教学

魏道明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认真钻研教材寻找切入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真把握教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爱国主义情趣、认真体会教材培养学生在阅读中体验爱国主义思想几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爱国主义;情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9-0166-02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兴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选取恰当的切入点,切实把握教学引导方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但它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情怀。尤其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它不仅传承着民族的精神与情怀,而且还要具有启迪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怎样才能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趣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从以下方面来做,效果较为明显。

一、认真钻研教材,寻找切入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现行的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课文内容比比皆是。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渲染着爱国主义思想。以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材选取切入点为例:颂扬艰难环境中一心想着他人,忘我牺牲的革命先烈和优秀党员的《金色的鱼钩》、《桥》,从思想上感染熏陶到情感陶冶升华为切入点;赞美祖国风景秀丽的草原风光、民族风情的《草原》,从移步换景、由景及人到情景交融处切入;讴歌在艰难困苦环境中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祖国的建设者的《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从祖国的建设者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英勇顽强、无私奉献处切入;还有展示我们祖国人民聪明才智文化的《杨氏之子》、《晏子使楚》,从语言严谨、幽默恰当、思维敏捷、言表确切处切入……只要我们抓住文章描写、叙述、情感表达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就能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趣。

二、认真把握教材,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爱国主义

要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趣,教师必须认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爱国主义情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①学好导读,激发学生的思想情趣。无论是单元导读还是课文的导读,都是教材编写者精心设计的,是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意图的概括。教师必须把好导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用导读去点燃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②介绍课文内容的时代背景,渲染爱国主义情感,给学生一个感悟爱国主义情趣的氛围。譬如在《金色的鱼钩》、《桥》教学中就可通过时代背景介绍创建学习氛围。《金色的鱼钩》讲述的是红军北上抗日的途中遭到敌人的围追堵截,被迫走入绝无人迹的雪山草地。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老班长不惜牺牲自己,照顾生病的三名红军小战士走出艰难环境,他却长眠在那绝无人迹的草地之中。教学时可为学生学习创建感悟革命战士的崇高品质的氛围。《桥》描述了发生在山洪爆发的生死关头的惊险一幕。危难之时老支书机智沉稳、果断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用他和他的儿子的生命换取了乡亲们的安全。上课时应为学生创建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的氛围。③把握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情意的作用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的情感。譬如《白杨》一课中的“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白杨这一不择环境、不惧灾害、坚忍不拔的性格就是那些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又如《草原》中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丽的草原风光的流连,又表达了祖国多民族团结的情义。

三、认真体会教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爱国主义情感

陶冶情操是阅读的固有功能。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品读文质的优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吟诵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情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譬如《晏子使楚》一课中“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和“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三次设计羞辱晏子和齐国均让晏子的机智和巧妙的义正严词、嘲弄戏耍、诙谐反问所挫败。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让其将这多变的语气读出来,来体会晏子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又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充足的氧气沿着长长的管道,源源不断地送进隧洞里。”“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铁龙在不断向前,向前,拉萨已遥遥在望……”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之中感染爱国主义情趣。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感受力和理解能力。

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关键在于教师恰当的引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亲身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点燃爱国主义思想的“火把”,照亮振奋民族精神的道路,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凝聚,在自主学习中迸发,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文良,张亮.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小学语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廖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情趣爱国主义语文教学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爱情趣数字
情趣
给生活点小情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四格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