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学校德育工作 寻求德育新发展

2012-07-09 20:57刘颖丽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2年7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道德新课程

刘颖丽

面对社会多层次、多侧面的变迁,学校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整个教育中,德育受到了最强烈的震撼。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德育方法空洞无力,德育观念落后是造成德育无法迎接当前社会变迁挑战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要改变当前德育实效低的状况,必须明确当前德育目标、更新德育观念,选择与时俱进的德育内容,寻求有效的德育途径,采取灵活有效的德育方法,注重多样化的德育评价,关注德育的新发展。

一、 关注德育目标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地更新德育观念,重新把握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并且正确地认识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即“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课改中德育的基本目标,具体地说,即是通过课程改革课程目标的实现,要让学生成为具备“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现代文明人。在课改方案中,要求在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期体现德育工作的不同具体目标,这是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的前提。

二、 关注德育内容

德育的土壤在于生活中,只有将德育生活化,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德育内容。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利用生活事件和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让他们认真思考问题,发展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得到感悟。德育应该从书本走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进入德育,让德育的内容贴近生活,实现“德育内容生活化”。学校德育应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因此,我们提倡德育内容具体化甚至细化。根据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设置不同的德育内容,如小学阶段重视行为规范的教育及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具体化的德育内容,并将这一内容具体化至常规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真真切切地规范学生行为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关注德育途径

德育工作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中。当前学校开设了专门的课程,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建立了专门机构的教师队伍,进行有目的的道德教育活动。然而,这支队伍、这门课程、这些活动往往是自我孤立和封闭的。因此,这样的德育组织形式不能达到真正的德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道德选择、判断、创造能力低,德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要提高德育实效,我们还需不断创新德育途径。以课堂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融于课堂教学中;以校园环境为载体,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校园环境这个“无声的教师”的熏陶下,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增强了学生自我规范的意识;以校内外活动为载体,丰富德育途径,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并没有独立自主的道德活动。因此,必须明确德育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每一个场所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场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德育”。只有德育的时间、空间、人员实现最大化,才能实现德育实效的最大化。

四、 关注德育方法

德育内容始终都要借助具体的德育方法来呈现。新课程理念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让他们去学习、去发现、去研究、去讨论、去获取所需知识。因此,在德育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达到预期德育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可结合现实性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评议,让他们展开辩论,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认清美丑,辩真假,并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德育工作不能只是停止在空洞的说教上,而应该植根于鲜活的实践中。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在活动中塑造健全的人格。

我们还必须关注新课程下的道德情境教育。道德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还在于道德学习具有情感性。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不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忽视他们的情感,这是不理智的。而现在许多学校常在课堂上通过音乐渲染、事物演示、角色扮演的方式摸拟一个道德环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还可以把社会上发生的道德事件引进课堂,利用校园中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来教育学生,让他们他们讨论身边的道德事件中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这样,让学生在虚拟或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德育教育,收获最大、效果最好。

五、关注德育评价

评价作为新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关注的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应灵活运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并且以多样化的形式来展示活动的结果。

我们可以巧妙地将评价的各个方面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来,请教师、家长、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其中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自身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所以没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一切都是空白的。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可以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内部矛盾,并在化解这一矛盾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进步。

六、关注德育的新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迁,德育渐渐呈现出时代特征。尤其是在信息社会,网络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学校德育。这也让德育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拓展了德育工作的途径。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来丰富、交流德育信息,加强德育德育沟通成了新时期的又一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对过去的德育方式、内容做出改变和扩充,形成新德育方式、内容。德育工作也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期解决不断出现的新的德育问题、矛盾,这样才能保证德育实效的可持续发展。

以新课程的理念来反思现有德育中的弊端,用新课程的理念增强针对性,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的德育环境一定会“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一定会“人更美”,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和谐”。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道德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跟踪导练(五)(2)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道德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