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梅
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材,都根据儿童的认知心理在不同年段安排了不同的数学文化内容。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有限。怎样根据学生的实情来进行数学文化的教学值得探讨。笔者以西师版一年级小学数学教材“数与代数”板块中安排的5个数学文化内容为例,谈谈如何适度地把蕴涵在数学文化内容中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加以挖掘与提升,以让学生更好地吸纳这些数学文化。
一、展示生活听故事,读记、理解数字文化
在西师版小数第一册的教学中,把《阿拉伯数字的由来》数学文化内容,前移至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利用多媒体创设、体验活动情境,让学生学习吸纳数字历史文化。
1.展示计数生活,动手尝试。以课件创设学习活动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若不用数字来表示个数要怎样计数”的探索活动,依次让学生进入我们人类的祖先最先用手指头记数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动一动手,数一数手指头;尝试用小棒代替小石头或小树枝记数。让学生动手模拟实践后,再引导学生进入现代生活想一想:用这种方式计数有什么不方便?通过学生讨论交流,以动画方式介绍:在长期实践中,印度人创造了1、2、3……这些数字。数字文化产生的思维过程、朴素简洁的思想方法就在这一场场情境中展现,数字文化自然就进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2.看影视听故事,了解数字传播。利用影视多媒体,讲述阿拉伯数字由来的历史故事。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民族,建立起东、西印度两国。历代君主注重文化艺术,形成了新的阿拉伯文化。一印度天文学家拜访了巴格达王宫,把带来的印度制作的天文表献给了国王。因为印度数字和计算方法简单又方便,所以很快就被阿拉伯人所接受,并且传播到欧洲各个国家,印度创造的数字就被称为“阿拉伯数字”了。通过这些补充,学生了解数字原来是如此的丰富和神奇,在学生眼里自然就美丽、精彩了。
3.观大屏幕,识记几类数字。以课件方式组织学生读一读、记一记:数字就是记数的符号,不仅有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还有汉字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等;还有罗马数字有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等。让学生经历数字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主动地从情感与态度方面去完成数字知识的建构。对于夯实他们的数字文化底蕴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看动画读故事,识记、感悟数学符号文化
在西师版小数第一册中,把《+、-的来历》前移至《1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采用听故事、读连环画、读背等活动,学习吸纳数学符号的历史文化。
1.播放数学符号动画片。“你知道我是谁最先发明和使用的吗?什么时候才被人们所接受,开始广泛使用的吗?我的名字叫加号,符号是“+”,要记住我哟。我是从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就变成了“+”号。在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加号“+”,以及我的“兄弟”减号“-”,但正式为大家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的。小朋友,在你倾听了我的故事后,是否引发你对数学的强烈好奇心?增强学习数学兴趣吧!我还有很多数学符号朋友等着你们去听他们讲故事,想听吗?”通过动画片的引导,相继介绍“-、>、<、=”数学符号。
2.利用大屏读连环画。图1:“>、<、+、-、=”这些都是数学符号;图2: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1489年最早使用“+”、“-”这两个符号。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数学符号的寻源,了解数学符号发展史,体会到数学符号并非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着智慧灵光、闪烁着生命活力。
3.利用录音、图文做总结。“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就有200多个,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最经常使用的数学运算符号,如+,-,=,>,<等。”从而引导学生明白数学符号化而不是符号本身,算法化而不是算法本身,语言描述而不是语言本身。
三、创设情境思考讨论,阅读、理解数学规则文化
由于十进制是人为规定的,在学习100以内数时,学生会产生“为什么要这样规定”的疑问。因此,在西师版小数第二册一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就可采用课件创设问题探究、体验学习等情境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吸纳数学规则文化。
1.进入情境中思考。通过课件把学生带入远古的生活情境,思考:古时候的人类祖先为什么也像我们一年级的小学生一样用手指头数数?再通过课件引发思考:由于生活实际需要,随后人类的祖先数完10个手指头,又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读一读:10个手指头数完后,就在地上放一块小石子,又继续数。
2.情境欣赏中讨论。通过远古的生活情境动画,欣赏:由于生活实际更多的需要,数完10个手指头后,放一块小石子,再数完10个手指头后,又放一块小石子,继续数……引导学生想一想、议一议:人类祖先会怎么办呢?
3.进入情境中阅读。利用课件进入情境阅读:久而久之,就形成满10向前一位进1的计数方法。把《十进制的来历》的文化魅力渗入活动内容,溶入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领会数学规则知识、学习数学规则思维方式及蕴含其中的数学规则文化,享受到数学规则思维的乐趣,领悟到数学规则知识的丰富、数学规则方法的精巧、数学规则思考的美妙。
四、介绍种类展示变化,深入认识钱币文化
在西师版小数第二册一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采用搜索网络中五套人民币的图文数据素材制作成课件,结合认识人民币,组织、开展《人民币的变化》文化活动学习,拓展对人民币的认识,丰富学习内容。
1.描述人民币面额种类、版别种类。用钱币文化激趣,给学生介绍钱的书面用语是“人民币”。以学生认识还不认识的人民币为话题,适时利用课件图文资源,展示每套人民币的各种面额数和各个版别,介绍其发行的背景、作用,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更多的了解。在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发展时,融入一些我国当时的具体国情。如,第一版人民币发行于1948年12月,那正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即将统一,所以国家的钱币也必须统一。
2.全面了解人民币变化。利用课件图文、数据资源,让学生观察大屏幕中的各套人民币的图案、防伪功能、面值等,了解祖国的变化和发展,从中培养学生热爱袓国的积极情感。从这些图案、面值等方面的观察比较中,得知人民的生活需求多、频率高、量大;从人民币版本的更换演示讲解中,见证社会的进步;从演示介绍人民币的防伪功能中,见证科技逐步提高。同时,让学生学习掌握一些辨别人民币真伪的常识。
3.深入认识人民币。用课件创设情境,重视从现实情境中引入数学问题,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习的影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功的体验。凭借学生生活中买东西要用钱的经验,把认识人民币面值,与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价值相结合,让学生思考,进行“这张人民币能买哪些东西”的购物活动练习。只有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学生才算真正认识了人民币。
五、过程演示生活延伸,学习、了解计时文化
在西师版小数第二册五单元《认识钟表》之后,安排了此项数学文化内容。以课件逐步呈现计时工具演变的四个重要阶段,分别是立竿测影、日晷测影、滴漏计时、钟表计时,让学生从计时工具的演变过程中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
1.演示古式时钟的计时。以“古时候人们没有钟表,你知道他们是怎样确定时间的吗?”的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究计时文化的兴趣,然后用浅显的课件直观演示测影和滴漏计时原理及其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怎样测影确定时间,怎样用滴漏确定时间,把复杂计时过程变得简单易行,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2.介绍发展史和讲科学家故事。计时工具的发展史也是数学发展史中的一部分。把闪耀着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智慧的日晷和滴漏的一些相关知识,介绍给学生,会增加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喜爱,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日晷发明于汉代以前,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日晷于十七世纪前传入欧洲。同时,把数学文化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于张衡发明滴漏的故事情境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家、科学家的崇拜之情,引发学生从小学好数学的兴趣冲动。
3.把计时文化在生活中延伸。用课件引出学生在生活中找不用钟表确定时间的事例,如闻鸡起舞等。这样把数学文化扩展到一个更大的的空间里,把拓展学生视野的目标落到实处。通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思索,学生更能感受到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更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在设计、指导这些数学文化活动时,要深入理解其文化内容,找准与教材中某数学内容的衔接处及其拓展点,把握住教材编写安排这些文化的意图,而积极发掘数学与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过程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并将这些数学文化渗透于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对数学发展的了解,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