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物流业在长三角地区发展的SWOT分析

2012-07-05 12:02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嘉兴314006
物流科技 2012年9期
关键词:嘉兴市嘉兴物流业

李 华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6)

1 嘉兴地区物流发展概述

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物流需求旺盛。在区位和内河航运方面,由上海、宁波、南京、张家港、南通等港口组成的港口构成中国最大的沿海沿江港口群,能够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通航,是中国对外联系的重要门户;公路运输方面,长三角地区运输路网较为密集,覆盖率高,特别是高水平的道路基础设施数量较多;航空运输和机场建设方面,长三角逐步建立了以浦东机场为主,虹桥机场为辅的组合型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铁路运输方面,长三角地区既有线路提速、扩能、电化改造已基本完成。通过海陆空大联运,长三角成为国家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联动效应已经显现,逐步刺激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嘉兴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陆地面积3 915平方公里,下辖南湖、秀洲两个区,平湖、海宁、桐乡三个市和嘉善、海盐两个县, 2011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343.05万。2011年嘉兴市生产总值2 66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09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 536.18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985.79亿元,增长12.0%,服务业发展呈现总量增长、贡献提高、结构优化、投入加大、领域拓宽的发展态势。

作为长三角区域发展、海洋经济发展两大战略的交会点,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 “两翼”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兴在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2 嘉兴物流业发展优势和劣势分析

2010年浙江省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5.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3.7%。2010年,浙江省铁路、公路、水路等各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货运量17.05亿吨,同比增长12.7%。嘉兴物流起步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嘉兴却拥有较强的竞争和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地理位置、区位交通、货运需求量和外资利用等方面。

2.1 嘉兴市物流业发展优势分析

2.1.1 地理位置优越。与周边城市相比较,嘉兴发展物流的一大优势在于其显著的地理区位优势。嘉兴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嘉兴位于中国长三角地区三大经济圈:上海都市圈、环太湖经济圈、杭州湾经济圈的交汇区域,距上海90公里,距杭州80公里,距苏州60公里,距宁波140公里,均在一小时交通圈内,区位优势明显,这对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地理优势。

2.1.2 区位交通便捷。嘉兴是长江三角洲的交通结点。目前已初步形成由港口、公路、铁路、水路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浙北交通枢纽;嘉兴相比杭州上海的消费水平较低,对开展陆水空联合运输的成本会具有成本优势。

公路:320国道沪杭高速、乍嘉苏高速、申嘉湖高速、杭浦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构筑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50公里,高速公路的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8.9公里,公路和高速公路密度据浙江省第一位,实现了嘉兴市到所辖县 (市)的半小时交通圈和嘉兴到上海、杭州、苏州的一小时交通圈。

铁路:既有沪杭铁路 (沪昆通道的首段线路)东西向横穿嘉兴,沪杭客运专线地区内主要车站有嘉兴、嘉兴东站、嘉兴南站等,其中嘉兴站距上海站110公里,距杭州站91公里,为地区普通车客运站;嘉兴东站为地区主要货运站,办理整车、零担货运;嘉兴南站为沪杭客运专线新建车站动车和高铁站。地区内规划有7条铁路引入、衔接5个方向,其中东西向沟通上海、杭州,将设4条铁路 (包含沪杭磁浮或沪杭城际铁路),向北有湖乍铁路至湖州、通苏嘉城际至苏州,向南有跨杭州湾的沪甬城际铁路。此外,规划沪湖城际铁路在本地区北部,亦为东西向铁路。

水路:嘉兴境内水路四通八达,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嘉兴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2011年嘉兴港年集装箱突破50万标箱、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 000万吨,标志着嘉兴港已进入快速增长的全新阶段,正式跨入了全国港口二十强行列。嘉兴港可通过紧邻的独山港区独山干河与乍嘉苏航道相连,进而沟通整个浙北、苏南航道网,直达黄浦江、长江、钱塘江水系,实现 “海河联运”。提出了 “最佳配角”的定位,就是依托自身条件和优势,为上海、宁波—舟山两大国际集装箱干线港提供喂给服务。

空港:嘉兴军民合用机场也已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可填补嘉兴空中货运方面的空白,2011年,嘉兴市秀洲区区委出台了 《关于构筑 “一核两翼”组团式发展平台的决定》,将王店、洪合两镇规划为 “南翼”,合力打造南部空港物流平台从客货运辐射范围来看,客运可以覆盖到嘉兴、湖州、苏州等地,货运可以覆盖到更广的区域。

由此可见,嘉兴多层次的交通网络,已经可以满足物流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需求。凭借显著的区位、交通优势,嘉兴市日渐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枢纽,发展现代物流业随之成为嘉兴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1.3 货运需求量大。近年来,嘉兴道路货物运输量迅猛增长,据统计,2010年嘉兴东站铁路货物发到运量1 080 945吨,其中货物发送量166 287吨,货物到达量914 658吨 (以化工品、粮食和钢铁为主)。2011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 (不包括铁路,下同)货物周转量225.97亿吨公里,增长13.8%。其中,公路81.33亿吨公里,增长10.3%;全年旅客周转量 (营业性车辆)36.07亿人公里,增长3.8%。全年嘉兴港货物吞吐总量5 258.3万吨,增长18.7%,其中,外贸货物呑吐量594.2万吨,增长32.8%,货物集装箱51.5万标箱,增长47.1%。

运输车辆技术等级提高,货运车辆逐步向重型化、特种专用化、普通厢式化发展。2011年上半年全市8吨以上重型货车7 819辆,厢式货车11 608辆,两者共占营运货车的48.9%,专用货车和集装箱车辆比例逐步提高。

预计到 “十二五”期末,嘉兴市将基本形成现代物流产业框架体系,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76亿元;嘉兴港吞吐能力为1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万标箱;嘉兴内河港吞吐能力达到1.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5万标箱。预测2020年嘉兴地区铁路货物发到运量370万吨,其中货物发送量55万吨,货物到达量315万吨,货物发送以机电、服装及纺织类产品为主;货物到达以化工品、粮食和钢铁为主。

2.1.4 外资利用率高。杭州、嘉兴、湖州三市是浙江省对外开放的先进地区,利用外资规模大、质量高,外资对当地的贡献大。2011年6月8日下午,在宁波召开了第十三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其中落户海宁的现代物流园项目总投资1.5亿美元、协议外资5 000万美元;据统计,2012年1~3月份,嘉兴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0个,增资项目3个,总投资额为1.1亿美元;近10年,嘉兴累计利用外资233.74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数同比增长了255%,实际利用外资更是增长了近5倍;同时,外资项目的质量也大幅提升,2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嘉兴市投资的项目已累计达到30个,投资总额11亿美元。

2.2 嘉兴市物流业发展劣势分析

虽然嘉兴物流业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优势。辩证法告诉我们,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优势很可能就转变成劣势。目前,嘉兴市物流业发展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 物流水平较低。物流企业作业货损率较高,嘉兴东站专用线利用率低,其年发送能力为68.2万吨,实际年发送16.6万吨;年到达能力为274.2万吨,实际年到达91.5万吨,且机械装卸比例平均只有50%,返程空驶率也较高,无法通过自身成本的降低来优化客户的物流成本。物流企业功能上只提供物流业务链上的某项或几项作业,方式上尚处于粗放经营阶段,虽然有振石集团浙江宇石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桐乡市濮院物流仓储有限公司等几家3A级物流企业,但仍然缺乏具有综合物流管理和综合运输管理能力的现代物流企业,缺少能有效带动整体水平提高的核心企业。

2.2.2 物流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嘉兴物流业RFID等先进物流技术应用普遍较少,据调查嘉兴只有29%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多数物流企业对信息的收集、整理、运用采用手工操作;自动识别、条型码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还不完善,虽然先后建成平湖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嘉兴物流网,但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企业与客户沟通不足,无法满足物流业发展需要。

2.2.3 高素质物流人才匮乏。物流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物流人才,目前物流人才多是从交通运输、航运、外贸等行业转过来的,大多是初高中文化水平且未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缺乏熟悉现代物流业务、了解国际惯例、富有操作经验的中高端物流专业人才。

3 嘉兴物流业发展的机会和挑战分析

3.1 嘉兴市物流业发展机会分析

嘉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第三产业受到的重视越来越高,将为嘉兴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嘉兴物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主要表现为:

3.1.1 国家政府鼓励大力发展物流。随着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和海洋经济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嘉兴的海洋经济已全面起航,平湖开建国内最大河海联运码头,浙能嘉兴独山煤炭中转码头总投资24.84亿元,设计年吞吐量3 000万吨,计划2014年建成投产。嘉兴港可通过紧邻的独山港区独山干河与乍嘉苏航道相连,进而沟通整个浙北、苏南航道网,直达黄浦江、长江、钱塘江水系,实现 “海河联运”,将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和时间。

嘉兴市完成已立项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0亿元,目前秀洲区正在加快编制空港物流新城规划。通过加快空港配套物流和空港维修产业平台建设,引进与培育航空物流、航空维修、临空制造业以及旅游、会展、培训等临空服务业,使物流产业和空港产业实现实质性聚集。因此,嘉兴市依托空港,打造南部空港物流平台,大力发展临空经济。

嘉兴检验检疫局围绕 “转方式、调结构、稳外贸、促发展”目标,通过主动融入、精心指导、规范要求、积极帮扶、服务招商五项措施积极支持港区建设,力促地方现代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期间,阿里巴巴电子商务 (华东)物流中心一期、浙江川山甲供应链嘉兴基地等大项目相继落地。到 “十二五”期末,嘉兴市将基本形成现代物流产业框架体系,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76亿元;嘉兴港吞吐能力为1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万标箱;嘉兴内河港吞吐能力达到1.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5万标箱。

3.1.2 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第三产业比重加大。2011年嘉兴市生产总值2 66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增幅比上年回落 3.1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5.5∶58.3∶36.2调整为 5.5∶57.6∶36.9。

3.1.3 长三角联动发展。嘉兴面临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新机遇,今年长三角要形成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牵头推动编制统一的长三角综合货运网络规划,完成标准化的甩挂运输体系加强区域物流有效衔接,到2020年,建立起工业园区、货物集散中心、物流基地 (中心)、保税区 (中心)、货运市场与内河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海港互动的集装箱运输体系。嘉兴要强化物流枢纽建设,拓展物流辐射范围,提高服务长三角的能力,才能实现物流业较大的发展。

3.2 嘉兴市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机会与挑战是同在的,任何事件的影响都是相对的,嘉兴物流在迎接巨大机会的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金融危机。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也让嘉兴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周边城市的激烈竞争。上海物流业发展聚焦口岸物流、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三大重点领域,物流业发展布局不断完善,城市物流功能显著增强,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物流业发展规模快速增长,2010年上海市货物运输量81 024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65 339万吨、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2 906.9万TEU,占长三角地区总吞吐量的78%左右。

苏州现代物流快速发展,2011年完成货运量1.56亿吨,货物周转量149.8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6.4%和21.1%;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形成,苏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3.8亿吨,比上年增长15.6%;集装箱运量450万标箱,比上年增长23.5%;物流园区设计成果凸显,当前苏州市拟建、在建的物流园区 (物流中心、物流基地)32家,总投资超过560亿元。

宁波物流业规模持续扩大,2010年宁波市物流总额为1.5万亿元,物流业占GDP比重为10%左右。2010年宁波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1 314.4万TEU,梅山保税港区于2010年6月投入运作,北仑邬隘集装箱海铁联运中心站即将开工,拥有像中国宁波外轮代理有限公司、宁波中远物流有限公司等3A以上物流企业46家 (浙江省第十三批A级物流企业3A以上的共176家)。

4 嘉兴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分析

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物流服务有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要求,因此,嘉兴市发展物流在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和劣势并考虑外部环境机会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如表1所示)

表1 嘉兴物流业SWOT分析得出的战略

从表1可以看出,嘉兴市发展物流业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劣势,也有外界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嘉兴市已具备物流业发展所需要的市场、通道等条件,但也存在着服务水平低、物流技术应用不高和人才匮乏等问题。在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和周边城市激烈竞争的挑战面前,嘉兴市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合作。政府应通过政策宣传,使大家能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通过财政、税务等手段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高素质的物流人才,进行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和物流技术的应用,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公共物流平台的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数个综合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提高嘉兴物流园区对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力,做大做强嘉兴的物流业。

企业是物流的主要参与者,物流业的发展应由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和物流服务商的共同支持,政府和企业都应认识到发展物流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嘉兴市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海陆空多式联运、海河联运等立体方式,打造多功能全方位强辐射网络化的商贸平台,建立现代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发展包含传统运输、仓储在内的现代物流,从供应链的角度为客户提供服务,并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降低企业的成本,促进嘉兴物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调整。

[1] 徐雅,孙勤.嘉兴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嘉兴学院学报,2011,23(1):53-56.

[2] 卫振林,王喜富.北京市发展虚拟物流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6(3):52-54.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1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Z].2012.

[4] 嘉兴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嘉兴调查队.2011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2.

[5] 嘉兴市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嘉兴市滨海新区现代物流发展规划[Z].2007.

[6] 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浙江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7] 嘉兴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嘉兴调查队.嘉兴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8] 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队.2011上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9]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年鉴2011[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10]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2009-2010)[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11] 万建民.长三角物流一体化的启示[N/OL].经济日报,1983-01-01(6).[2012-05-31].http://www.sina.com.cn.

猜你喜欢
嘉兴市嘉兴物流业
《初心》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学院
浙江嘉兴卷
物 流 业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嘉兴:两条底线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