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浅谈

2012-06-24 05:45:35林斌财
新教师 2012年11期
关键词:朱自清漫画课外阅读

林斌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三学段课外阅读的要求是:“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达到这一目标,整个小学阶段都应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笔者的做法是:

一、激发兴趣,增强动力

1. 晓之以理,明确意义。让学生明白广泛、健康的课外阅读在语文学科及其他学科中的地位,对形成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2. 动之以情,榜样激励。用生动而有说服力的例子点燃学生阅读的热情。如学了毛泽东同志的《长征》,告诉学生毛泽东能写下那么多优美的诗词与博览群书是分不开的。即使在战争年代,在政务缠身的情况下,他也手不释卷。另外,还可以让自己班上优秀学生现身说法介绍读书经验和意义。

3. 赏析片段,激发兴趣。教师利用一精彩片段,有表情地朗读,做到抑扬顿挫,用情感来打动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 阅读教学,以点带面。新课程标准强调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不要一味地挖掘、分析。课后,可精选几本补充读物,让学生去独立阅读。努力做到“少做题,多读书”。

5. 作文教学,学以致用。可结合作文内容和要求,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学生学以致用,自然会产生阅读兴趣。

二、结合课堂,择书阅读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小学由于年龄、学识、经历等原因,判别能力不强,教师要培养他们的精品意识,帮助他们择真(真知灼见)而读,择善(思想健康)而读,择美(审美情趣)而读。

1. 就文体扩读。老师在教某种文体的课文时,可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读物,指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如学习了《亡羊补牢》,让学生读读《小学生多用成语故事》;学习了课文中的古诗后,就参考课标中的“小学古诗背诵篇目”,适时指导学生读、背相关的古诗。

2. 因作者促读。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紧接着介绍该作者在这一时期写的系列作品。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如学习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介绍他的《野天鹅》《拇指姑娘》《丑小鸭》等童话故事。

3. 据内容导读。根据学习课文的需要,或课前或课后布置学生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文章。如学习朱自清的《匆匆》,由于年代久远,生活阅历完全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可以提前一周让学生搜集有关朱自清生平及他的一些文章,了解他的经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课后补充学习朱自清的另外一些作品,开展“走近朱自清”的综合学习,从而加深对《匆匆》一文所表达的青年朱自清刚觉醒时对前途的迷茫、困惑的理解。

三、教给方法,有效阅读

1. 指导制订计划。要指导学生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计划要具体、详实,具有可操作性。要求学生严格执行计划,不可一曝十寒。

2. 指导阅读方法。像冰心的《繁星·春水》中的精美诗篇,便要让学生精读,指导学生随时利用各种工具书和有关书籍查检不懂的字词、典故等,边读边勾画圈点。像《汤姆·索亚历险记》那样的鸿篇巨制,便要指导学生采取略读的方法。读前先让学生找一些有关作品的内容梗概、名家评点来读读,这样学生便可先粗知大体内容。略读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的速度,要让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真正达到“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的速度要求,并且要逐步提高,力争做到“一目十行”。另外,我们还可指导学生尝试运用“三遍阅读法”。茅盾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一段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字炼句。”像这类名人的读书方法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3. 指导学做笔记。宋代苏轼诗云:“作诗火急追亡捕,清景一失后难摹。”作诗写景急得像追捕逃亡一样,做笔记也应如此。要指导学生在摘抄佳词妙句后反复揣摩、吟诵、领悟,从不同角度加以比较和分析,写出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4. 指导学会交流。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举行作品讨论及阅读经验交流会,指导他们与别人交流阅读的方法、经验与体会,谈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人物的评价、技法的运用等。另外,如条件许可,教师可邀请当代作家等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将会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产生深远影响。

5. 指导观看影视。现在,不少中外名著都已成功地搬上银屏,我们应指导学生将阅读原著与观看影视结合起来。观看影视可采取集中观看与自由观看相结合的方式,要充分利用好电影、电视和网络等现代传媒工具。教师可组织影评征文、座谈等活动,以巩固其效果。

6. 指导联系课堂。应指导学生将课外阅读与日常的语文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如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时阅读《城南旧事》,学生就更能理解文章中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以及朴素、温馨的思想感情。

四、营造氛围,扩大成果

举办“班级读书会”,是营造读书氛围的有效方式。班级读书会可以有自己的会名、口号,形式应多样化,如:写读书笔记,上阅读指导课,班级课前五分钟古诗诵读活动,开“妈妈进商场,孩子进书店”亲子阅读课等。上阅读指导课,可以根据阅读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如读《青鸟》时开诵读会,师生分角色诵读,带学生进入情境,培养读书兴趣。漫画阅读指导课“哆啦A梦在我家”,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挖掘漫画故事书有价值的东西,并逐步将阅读兴趣由漫画转到文字书中。两堂课中有讲漫画故事、说漫画中人物性格、为漫画人物配音、分析漫画和文字书的区别、说漫画书《哆啦A梦》吸引人的原因,还以“哆啦A梦在我家”为主题展开想象,并用故事、漫画创作、表演等方式呈现想象创作的结果。

社团的活动能使读书会与学校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整合学校资源,为读书活动注入活水。如,广播社:交流阅读心得,推荐新书。写作社:写读后感,续写故事,改编故事,仿写,鼓励创作自己的故事。漫画社:创作自己的漫画故事。演艺社:改编故事,在学校、社区表演。美术、音乐老师的参与可弥补语文老师的不足,使学生在阅读后的创造有更多的手段,也使学生读书后的创造有更多的展示舞台。学校广播系统的使用,可使学生的阅读有更多的交流平台。

(作者:福建省厦门市江头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猜你喜欢
朱自清漫画课外阅读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6:22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MINI漫画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幸福(2016年6期)2016-12-01 03:08:31
知识漫画
百科知识(2016年18期)2016-10-28 00:17:35
漫画4幅
妇女生活(2016年10期)2016-10-12 19:23:20
漫画与幽默
读者(2016年20期)2016-10-09 09:40:19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