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年朋友有脚后跟痛的经历。一般来说,出现这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按摩后会逐渐缓解,即便反复发作,也可能会被忽视,被视为人体逐渐衰老的一种状况。其实并非如此,骨科专家表示,这可能是得了“跟痛症”。造成该疾病的原因很多,如外伤或退行性病变后出现足跟脂肪垫萎缩、骨刺等。
脚后跟疼,多由韧带发炎所致
坐久了站起来时脚后跟痛,站久了走起来脚后跟痛,没有拉伤也没有扭伤,没有肿也没有破。不少中老年妇女在骨科门诊中或疼痛科门诊中常常会这样描述自己的困扰。那么,为何脚后跟会如此痛呢?骨科专家说,其实这是一种病,学名叫“跟痛症”,是指多种足跟部疼痛综合征,主要是指足跟底面疼痛。
跟骨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位,人体在站立时有50%以上的体重是由跟骨与距骨来承担的。据介绍,目前认为有跖腱膜炎、脂肪垫劳损、神经卡压等均可造成足跟痛,其中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主要是跖腱膜或跟腱附着处的慢性炎症。
骨科专家说,绝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人的脚后跟由33个关节与100多块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反复地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结合部位发炎,造成疼痛。同时,体重也与后跟疼痛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较胖的人更容易患脚后跟疼痛。
七招預防跟痛症的发生
一旦检查患有跟痛症,可以每日踩鹅卵石5分钟,促使纤维组织软化,在海绵鞋垫的足跟处挖一洞,使行走时疼痛处减少受压,有利于疼痛缓解。另外,治疗期间,还应适当休息,少走路,少弹跳,宜穿宽松柔软、轻便舒适的鞋。症状较重或经上述治疗未能奏效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专家还介绍,关键还是要预防,老年朋友可以通过七个小技巧预防跟痛症的发生。
1.每日用温水洗脚,保持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炎症。
2.防寒保暖。冬季要特别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3.鞋的大小要合适,质地要柔软、宽松,能让所有脚趾平放和略为活动。鞋底要有一定的厚度,外硬里软,尤其鞋跟里面要有弹性,鞋内最好垫有薄的鞋垫,这样能将自身的体重平均分配,鞋底过薄过软还容易损伤足部。
4.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要有科学的步态及姿势,以避免足部持续负重,防止足部过度疲劳。
5.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使骨的韧性增加,骨质增长。行动不方便者,每天可做足部肌肉收缩的锻炼,以增强足底肌的肌力,减缓韧带蜕变松弛的进展。
6.高钙饮食,如虾米皮、海带、紫菜、酥鱼、海藻、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动物骨头汤,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应多喝牛奶、豆浆。100克豆腐渣中含钙100毫克,几乎与牛奶的含钙量相等,是最价廉、最易得的补钙佳品。
7.体重不要超重,以减轻足部的压力。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周一海 邮编:5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