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岳炯
(嵊州市长乐中学,浙江 嵊州 312400)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是:通过历史学习,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对于“人文”概念较为普遍的理解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文化”绝不单纯指“知识”,更特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与人文教育相联系的是人文科学和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对象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成果,也称文化素质,包括语言及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与哲学修养”等。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历史是人文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主义教育,实现人性的回归呢?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简述。
新课程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与学是互动的,师生双方应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学生有可能成为教的主体,而教师也有可能成为学的主体,从而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实现“教学相长”,以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社会责任感的目的。故新课程之下的历史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两种意识:一是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人,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体;二是注重客体主体化转变,促进学生人文内化。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自主思考、选择、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习惯,最后内化成人文品质。
要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人文主义的培养,教师就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人文背景,以及对历史执著的热爱和独具特色的思维习惯,能够用教师的技能与人格魅力为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为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付出自己的智慧与心血,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着良好人文素养的教师必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把历史知识融会贯通。这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优秀的人文精神孕育在丰富的历史知识之中,历史教师应把人类历史上那些最能闪耀人类智慧光芒的学问知识,最能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化作学生自己的精神品格。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对已有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知识及时更新,随时关注历史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史学研究最新成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水平,才能把总结出的教学经验提高为教育理论。
其次,切忌简单化、一刀切。历史教师应注意:①在总结不同时代人文精神共性的同时,重点注意不同时代的区别,重在研究一定时代的人文精神。②在注重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同时,更注重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精神品格。③在注重群体民族风貌的同时,更注重个体命运的发展。
再次,重视每节课中的思想教育目标。实现每节课中的思想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寻找知识与思想品德的最佳契合点。一是加大显性历史思想教育目标实现的教学力度与深度;二是充分挖掘隐性历史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目标与现实结合的品格。如司马迁写《史记》是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在于“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最后,改革教学方法,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讨论。按照教育心理学理论,连“认知”都被视为一个“建构”的过程,那么情感和观念的形成就更要依靠学习主体,即学生自己“体验”和“生成”了。换一个角度讲,从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文立场出发,在教育过程中也应当摒弃那种耳提面命的填鸭方式,而提倡让受教育者自觉主动地、有选择地“乐从”。况且在当前传媒发达、社会关系复杂的背景下,学生在学校之外还会受到形形色色的观念、意识的熏陶浸染,只靠教师一张嘴根本敌不过那许许多多张嘴,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平等的。教师是一种职业的称呼而非一种权利的象征。因此,教师不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对学生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发现者与培养者,更是学生健全人格的促进者。教师必须做到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要有高度的信任和适度的宽容。
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关心、爱护和宽容上。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个性特长;关心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宽容学生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错误”。对那些成绩不理想、心理品质有缺陷或个性特强或特别调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营造民主平等的人文气氛。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心理上唤起学生的亲近感,拉近师生距离,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知识又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总之一句话,建立高度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前提,是基础。
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过程中,历史人物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可以从历史人物的事迹中得到启迪,从其成长过程中了解人生的意义,汲取历史经验,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责任感,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品德,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于职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如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精神遗产,是先辈留下的光荣传统、优秀品质,是后人享用不尽的巨大精神财富。
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进行基础的历史知识教育,而且要关注对人文精神的教育,使学生能正确认识、适应、参与社会,学会辩证地认识历史事物和历史人物,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丰富的社会情感,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将来的终身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只有历史学科的教学更注重人文教育、注重它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育的人文性才能得到张扬,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有效发挥。总之,历史教学呼唤人文教育,呼唤人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