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调查:大学生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兼与河北等地的相关调查比较

2012-06-01 12:26:04王柏民
关键词:认同度价值体系温州

王柏民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温州调查:大学生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兼与河北等地的相关调查比较

王柏民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对温州5所高校学生的调查以及与河北等地相关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温州的大学生更多地认同和赞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他们认识更加多样、态度更加务实;赞成、认同与迷茫、冷漠的两极态势明显;男生、高年级同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相对较低。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进一步弘扬主旋律;关注男生中的消极情绪,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加强实践教育,让学生从实践中建立信念等,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温州大学生;认同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1],“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温州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带,市场化起步早、程度高、影响大。研究温州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度,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和判断市场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本项调查采用问卷和个案采集相结合的形式,于2010年11 – 12月在温州大学、温州医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校,通过本校教师分年级发放问卷750份,收回719份,有效问卷708份,有效率98.5%。其中本科生440人占62.1%,专科生268人占37.9%;男生占34.6%,女生占65.4%;党员占5.4%,团员占92.8%,其他占1.8%;原籍地为温州地区的占28.5%,省内其他地区占60.6%,省外地区占10.9%;一年级占39.7%,二年级占28.4%,三年级占31.9%。笔者将个别访谈和教学实践过程中掌握的个案信息,补充在部分问卷统计结果的分析之中,便于读者了解更加全面的情况。为了鉴别温州地区大学生政治思想方面的特点,本方案特意设计了部分与马丽君教授在河北4所高校所做的相关课题研究中相类似的问卷题目[3],以便将两地的情况进行对比。

一、认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但理论素养欠缺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度较高,认知更为灵活务实

事先我们预计,温州受市场经济影响较深,又地处东南沿海边缘,远离国家政治中心,社会氛围可能会使此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可度较低,但调查表明,温州大学生中62%同意“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根本指导作用”,比河北4高校相关数据高出近4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有根本指导作用的认同度调查及两地比较(%)

从两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过时”所持态度方面的调查数据可印证这一结论,河北4高校中“不同意”者占56.3%,而温州的调查结果是63.8%,高出7.5个百分点。背后的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也许是经济发展、物质富裕、生活满意度提高,使得温州大学生更加认可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对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否会逐步融合走向趋同”这一问题,温州、河北两地大学生的认识差别不大(见表2)。

表2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逐步融合走向趋同的认同度调查及两地比较(%)

两地学生对于“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论断的认同状况有明显区别(见表3),温州高校学生“不同意”的比例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

细心观察,温州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解更为灵活和务实。他们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与传统理解有所不同。他们关注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不关心其如何战胜资本主义。所以,温州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有根本指导作用”的论点持排斥态度(“不同意”和“难以判断”)的比例明显低于河北。同时,“没想过”的比例也要高8.6个百分点,说明温州大学生中有相对较多的人不把这个问题当回事,认为该问题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

表3 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的认同度调查及两地比较(%)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通常认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结论,信仰马克思主义就必然相信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但表1和表3的数据对比表明,大学生相信“马克思主义”与相信“社会主义终究战胜资本主义”并非一致,两者相差31.5个百分点。

问卷中,46.5%的人认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这种理论“还不太了解”,11.4%的人则认为“说不清楚”,两者相加接近6成。曾有一位学生在课堂发言中提出:我们经常讲马克思主义,但到底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呢?课堂顿时被问得鸦雀无声。这一诘问所针对的现象确实较为普遍存在,不仅仅限于温州,值得从事相关工作的部门和教师深思。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但少数人认识模糊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比较坚定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温州大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首先,有54.8%和29.1%的人认为当前中国人有共同理想“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两项合计达83.9%,表明大学生很重视社会理想。这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思想基础。其次,74.9%的人同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63.1%的人同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显然,多数人认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现价段的正确选择。

(二)多数人信任、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3.7%的人同意“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71.5%的人明确表示“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表明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光辉的历史功绩和辉煌的现实成就,依然得到大学生的认可。

调查结果中也有两点值得关注:入党动机的功利化倾向和对现代政党制度的模糊认识。调查显示(见表4),入党动机主要考虑“有利于就业”的为27.7%,明显高出河北4高校的比例(18%),主要考虑“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作用并早日成才”的为29.7%,两者相加达57%,而表明因为“信仰共产主义”要求入党的只占11.1%。对于“多党制或两党制不符合我国国情”的论断,同意的占41.5%,不同意的占32.9%,不同意的比例高出河北近22个百分点(见表5)。温州高校大学生对现代政党制度的理解受西方观念的影响更多。

表4 入党动机之主要考虑因素的调查及两地比较(%)

表5 多党制或两党制不符合我国国情的认同度调查及两地比较(%)

三、高度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态度趋向理性

(一)高度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令人意外的是,温州大学生比河北大学生更加认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见表6),有91.4%的人不同意“民族精神可有可无,只要经济上去就行”的观点,比河北的比例(86%)高出5.4个百分点。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选择“很赞同”和“比较赞同”的高达94.2%,这个比例也明显高于梁英在桂林、南京、长沙、成都4地高校类似调查所得出的相关结论(87.68%)[4]。表7的数据也表明,温州大学生更加认同“全球化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比以往显得更加重要”。以上数据说明沿海地区的大学生更加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表6 民族精神可有可无只要经济上去就行的认同度调查及两地比较(%)

表7 全球化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比以往显得更加重要的认同度调查及两地比较(%)

(二)态度趋于理性和务实,某些具体认识模糊

温州大学生虽然在总体上比其他地区大学生更加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但在对具体问题的态度上,又显得特别冷静、务实,甚至有点功利。温州大学生在回答“面对日本侵损我钓鱼岛主权的现象,您认为一个大学生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时,82.5%的人选择了“保持理性爱国态度,提高为国效力本领”。这种态度给人感觉有点欣慰,显得务实、理性,然而对于“台湾、西藏的独立不可接受”的观点,持“同意”者88.1%,比河北低2个百分点,持“不同意”和“难以判断”者10%,比河北高出3.5个百分点。这似乎又表明,温州大学生对台湾、西藏问题的理解和关注程度比较低,模糊认识者更多。

四、高度认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期待不断创新

(一)高度肯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温州大学生有90.8%的人同意“改革开放30年老百姓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的说法,92.9%的人同意“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这一认同度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要高出许多。从表8的对比数据看,温州大学生并没有比河北的大学生更加肯定改革开放政策,反而是有更多的“不同意”和“难以判断”。这可能与他们更多看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发展中逐渐暴露出的问题和矛盾有关。

表8 改革开放是中国强国之路的认同度调查及两地比较(%)

(二)高度认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梁英的调查中[4],大学生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认同度(65.96%),要比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80.5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80.30%)、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87.68%)和社会主义荣辱观(80.71%)的认同度都要低,但我们的调查结果与之不一样,温州大学生中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看法“很赞同”和“比较赞同”观点的分别为占调查总数的50.6%和41.8%,赞同的观点合计达92.4%。这一结果表明,尽管温州的大学生更多看到了改革开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但他们相信只有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即他们对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更加认同。

五、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但实际行为有差距

(一)绝大多数人认同“八荣八耻”荣辱观

温州大学生对“八荣八耻”有57.3%表示“很赞同”,有33.5%表示“比较赞同”,两者相加达90.8%。这个认同度相当高。与梁英的调查结果(80.71%)[4]对比,也高出了10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意味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促使人们对道德生活产生了更高需求。

在围绕道德问题的课堂讨论中,经常有一些学生提出自己对“经济基础决定道德”的见解。他们认为,经济生活状况对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具有决定性影响,为物质生活所迫的人往往难以充分顾及到社会生活的道德要求。尽管这一理解并不全面,甚至遭到另一些同学的激烈反对,但确实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与“仓廪实而知礼节”的古训也有吻合之处。

(二)思想积极健康,但行为有差距

一是高度认同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的同时,有相当部分人承认自己没有理想。95.8%的人同意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很重要”,但只有75.4%“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二是绝大多数人乐意参加公益活动,也有人对此无动于衷。有近80%的人在学校参加过志愿者活动。在回答“如有机会您是否愿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时,62.4%的人表示“非常愿意”,31.4%的人表示“比较愿意”,两项合计93.8%。平时,常听人说起温州大学生在公交车上让座现象较少,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57.3%的被访者称自己“经常有”让座,37.4%的被访者称“偶尔有”。这说明有5%左右的大学生从不让座。三是思想上高度认同诚信品德的重要性,实际行动中立场不坚定。95.5%的人认同“诚信是为人处世的一种重要品质”,但涉及对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看法时,只有56.7%表示“反感、鄙视”,43.2%的人认为是“可以理解,自己也偶尔操作”或是“不得已而为之”。可见和其他地方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样,温州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实际行为之间也有着明显差距。不过,有一点可能与一般猜测不同,就是温州大学生在诚信品质方面并不比其他地方薄弱,甚至反而显得更强些。在河北4高校的调查结果中,认同“诚信是为人处世的一种重要品质”的占93.2%,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表示“反感、鄙视”的占51%,均低于温州大学生的比例,认为“可以理解,自己也偶尔操作”或“不得已而为之”的48.4%,比例也高于温州大学生。四是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但难以落实在行动中。调查表明,温州高校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有70.3%“很赞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说法,而且,不差于其他地区的大学生,河北4高校的相关数据是68.8%。在问及对“温州高校大学生对温州社会文明建设有重大影响”的看法时,62.1%的人表示“同意”,说明多数大学生切实意识到自身的社会作用。不过,当问到“对当前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六城联创’活动是否了解”时,选择“了解”的只有6.8%,选择“不太了解”的有46.2%,选择“不清楚”的有47%,说明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差距比较大。

六、问题与建议

(一)赞成、认同与迷茫、冷漠的两极态势明显,主旋律应该得到进一步弘扬

调查数据表明,温州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基本命题的认识和理解具有明显的多样化、两极化态势:绝大部分人承认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根本指导作用,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但又不能肯定社会主义可以战胜资本主义;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对党的根本宗旨和主张又不甚了解和坚信;高度认同诚信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品质,但又理解甚至参与考试作弊等明显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与其他地区相比,一方面,温州大学生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数比例较高,持明确反对和抵触者的比例较少;另一方面,持“难以判断”和“没想过”态度者的比例也同样较高,赞成、认同与迷茫、冷漠并存,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因此,应该深入认识和把握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5],在思想教育和制度管理等多方面进一步加强弘扬主旋律的工作。

(二)男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低,男生健康成长教育应该引起重视

女生多方面表现优于男生,是当前中国校园的一大突出现象[6]。温州高校的男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在多个选题中均低于女生。男生对社会的叛逆、抵触、冷漠等消极态度较为明显,原本以为男生更感兴趣的政治社会问题,现在也成了女生更加积极领域。学校里被“认定”为优秀的学生中,一般女生远远多于男生,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女生党员人数也是男生2倍。这本身并不是什么值得忧虑的现象,可现实发展的另一结果或许会是,真正从事社会决策、管理工作的还是男性居多。如果我们继续漠视男生身上表现出来的抵触、冷漠等消极情绪,极有可能给今后的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高年级同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低,实践教育要加强

通过对不同年级数据的对比分析后发现,较高年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了解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关注较多,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却反而较低,如同意“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有根本指导作用”的比例,1、2、3年级分别是67.3%、62.2%和55.3%。这一现象不免让人心里感到沉重,但冷静想想,也不奇怪。有位大1女生在思政理论课上感叹:我们的学校教育总是用正面事例教育我们,告诉我们这个社会如何如何的好,可是当我们自己真正接触了社会,发现现实的社会并不是那么单纯。一个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长大的年轻人,当其真正能够自己独立观察和思考的时候,知识和经验的增长难免会促使其重新思考原先印记在内心的那些信念。我们要做的不是伤感,而是学会告诉学生关于这个现实社会的真相以及对此应持有的态度。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靠说,更主要是靠做,让学生学会去体验,从体验中建立信念[7]。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越强,理论教育效果越差。所以,在注重理论学习、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现实的同时,强化实践活动尤为重要。只有实践,才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路径。

[1] 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32-33.

[2] 中国共产党共中央委员会.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光明日报, 2011-10-26(1).

[3] 马丽娟, 李洪壮, 陈晓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 保定学院学报, 2009, (2): 66-69.

[4] 梁英.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及其影响因素[J]. 学习与实践, 2009, (8): 89-93.

[5] 陈秉公.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性[J]. 江汉论坛, 2009, (11): 13-16.

[6] 孙云晓, 李文道, 赵霞. 男孩危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J]. 青年研究, 2010, (3): 70-76.

[7] [美]理查德·A·波斯纳. 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M]. 苏力, 译.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49.

Survey in Wenzhou: College Students’ View on Core Value System of Socialism—— Comparison with Relative Survey in Hebei and Other Places

WANG Bomin
(School of Marxism,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 325035)

Based on survey among students in five universities in Wenzhou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urvey in Wenzhou and relative surveys in Heibei and other places, conclusion could be achieved that quite a lot students in Wenzhou accept and appreciate the core value system of socialism; they enjoy diversified views on it and hold more pragmatic attitude to it; o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core value system, there exists obvious polarization between appreciation or acknowledgement and confusion or indifference; among boy students or junior students, the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ore value system of socialism is relative poor. The effective ways to highlight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are to recognize and grasp rule of core value system of socialism guiding ethos and further give full scope to the theme of our times; to pay more attention on boy students’ passive mood to guarantee their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to highlight practical education to help students certain beliefs in practice.

Core Value System of Socialism; College Student in Wenzhou, Identification

G412

A

1674-3555(2012)06-0095-06

10.3875/j.issn.1674-3555.2012.06.017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朱选华)

2011-12-20

温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课题(WSK10017)

王柏民(1964- ),男,浙江绍兴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公民教育,法理学,社会法学

猜你喜欢
认同度价值体系温州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2年3期)2022-04-20 09:17:06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2年1期)2022-02-23 01:13:30
温州,诗意的黄昏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和提升路径
——评《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
社会科学家(2021年4期)2021-09-13 02:23:28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难忘九二温州行
中国篆刻(2017年6期)2017-07-18 11:09:5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大学生对学校学生管理制度认同度调查研究报告
高考加分新政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