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贫女诗”与唐代社会变革

2012-03-19 11:03孙玉荣
关键词:寒士士族进士

孙玉荣,胡 辉

(1.民族文化研究中心;2.中文系,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临沧 677000)

论“贫女诗”与唐代社会变革

孙玉荣1,胡 辉2

(1.民族文化研究中心;2.中文系,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临沧 677000)

“贫女诗”是唐代中后期较为集中地出现的诗歌主题。根据诗歌文本与作者的写作意图,“贫女诗”可分为白描“贫女难嫁”和隐喻“寒士难举”两种类型。“贫女难嫁”和“寒士难举”现象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并且都与唐代社会变革密切相关:“贫女难嫁”是唐代社会结构变动、士族门阀走向解体对人们婚姻观念的影响,“寒士难举”则反映了科举制替代官僚世袭制的变革。

唐代;贫女诗;贫女难嫁;寒士难举

“贫女”自古有之。比之唐朝前期,从唐朝中后期开始,以“贫女”为写作对象的诗歌逐渐较为集中地出现。学术界通常将“贫女诗”反映的问题分为“贫女难嫁”和“寒士难举”两类:或认为“贫女诗”反映了“财婚风尚”,或指出与“低头问夫婿,画眉入时无”的手法一样,“贫女”不过是企望科举及第或希求闻达而不得的苦闷“寒士”的一种比喻①参见: 参考文献[20]; 潘学军. 论唐诗中的两类贫女形象[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8, (6): 113-115; 徐乐军.秦韬玉《贫女》诗发微[J]. 中国韵文学刊, 2010, (1): 24-27.。这些论述当然都自有其道理。不过,若我们将作为文学主题的“贫女诗”置于唐代乃至整个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中来加以考察,那么“贫女诗”又会向我们展现出另一幅更为广阔的社会变迁的图景。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时期。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论[1];费正清认为“六朝与初唐在许多方面都说得上是中国古代史的最后一个阶段,晚唐与宋则属于近代中国历史的第一阶段”[2];陈寅恪指出“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格局,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3];张国刚则认为唐代中期的社会变革不是性质的变化,而应看作中国“前近代时期这个完整历史阶段之内的变化”[4]。可见,学术界虽然对变化的性质存在争议,但对唐朝前期到中后期的社会曾发生过巨大变化已形成共识。这种变革,体现于社会诸方面。本文认为日趋普遍并愈演愈烈的“贫女难嫁”和“寒士难举”现象,实际上分别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动和政治制度的变革。

一、“贫女难嫁”反映了唐代社会结构的变动

(一)“贫女难嫁”问题的由来

财物作为缔结婚姻的必要条件由来已久。唐朝之前,男婚女嫁均颇费资财,汉代婚嫁重视钱财,“故富室多不愿以女嫁贫人,而常人亦不屑娶贫家女”[5]130,南北朝时的周武帝还专门针对这种现象颁发诏令:“所在军民以时嫁娶,务从节俭,勿为财币稽留。”[6]受门阀制度渐趋消亡的影响,士族在嫁女、娶妇于其他阶层时,往往高挂门第,索要钱财,并且这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山东士人尚阀阅,后虽衰,子孙犹负世望,嫁娶必多取资,故人谓之卖昏”[7]3841,对此,统治者屡次斥止:“(山东四姓)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论数定约,同于市贾,甚损风俗,有紊礼经。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8]226即便如此,社会各阶层哪怕多付钱财也仍趋之若鹜地与士族联姻,反使小户冒称“禁婚家”多敛聘礼,“衰宗落谱,昭穆所不齿者,往往反自称禁婚家,益增厚价”[9]1347,并影响到了非士族,许敬宗就“以女嫁蛮酋冯盎子,多私所聘”[7]6336。上行下效,上层社会流行的嫁娶重财之风逐渐普及到平民生活中,以至在整个社会中蔚为风尚,最终导致了唐代中后期大量平民出身的女性因贫不能适龄出嫁。晚唐婚姻重财现象愈益严重,“五代之际,干戈纷纷,高门旧族,无复孑遗”[5]136,官宦婚姻已非所尚,钱财成为择取对象的主要标准。

杜甫、元稹和白居易是中唐较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忧国忧民而著称,其诗被称为“诗史”;元稹、白居易等发起“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10],其作品重写实,尚通俗,被称为“元白体”。上述诗人的诗歌多以社会现实为内容,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生活疾苦,“贫女难嫁”即为他们各自诗歌的主题之一,如杜甫的《负薪行》、白居易的《议婚》和元稹的《代九九》等。安史乱后,杜甫在夔州看到许多女子四五十岁还未出嫁,靠砍柴供给家人生活和缴纳租税,写下《负薪行》一诗:“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堪咨嗟。”[11]2335如果杜甫还是在咏叹战乱给社会下层女性造成的不幸,那么,白居易则直接把视角投向了社会婚姻中的“重财”观念,描写了贫家女的悲惨处境。在《议婚》[11]4676诗中,白居易将贫家女与富家女的婚姻作对比:“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从而反映了“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的社会现实,也说明了贫女难嫁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元稹的《代九九》[11]2640诗:“阿母怜金重,亲兄要马骑。把将娇小女,嫁与冶游儿。”说明在婚姻重财的社会风气下,许多有才貌却家庭贫困或门第不高的女子找不到好的夫家,只能被卖婚给游手好闲的“冶游儿”,以获取一笔资财,而这笔资财常常成为其兄娶妻的费用。

(二)“贫女难嫁”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日本和美国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从贵族文化向平民文化”、“从世袭或半世袭的精英向大众精英”[2]的转变时期。对其变化原因,张国刚认为:士族及其文化的形成和解体是唐宋变革的奥秘所在,中古变化的内涵乃是士族门阀形成并走向解体[4]。“贫女难嫁”现象实际上是士族门阀走向解体对社会婚姻观念的影响。

“婚姻看门第是一种习俗,也是一个传统,而习俗正是传统的积淀。”[12]魏晋南北朝门阀兴盛,婚姻以重“门第”为显著特征,实行身份内婚制。到唐初,虽门阀制度衰落,但人们的崇尚好恶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全改变的,它会以社会观念的形式继续发挥作用,影响人们的生活。残存的门第观念在唐代、特别是初唐婚姻观念中仍居于重要地位,旧士族依然讲究“门第”,新兴士人也依然看好从魏晋南北朝承续而下的旧族大姓[13]160,“关东魏、齐旧姓,虽皆沦替,犹相矜尚,自为婚姻”[14]2769,以维持他们的声望。由此,旧士族构成了一个自我意识非常强的身份集团,他们对自己的传统引以为豪,以保持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与圈外之人保持“社会距离”为宗旨[15]。在此背景下,李唐统治者历时几代对旧士族的内部通婚进行打击:太宗命“王妃、主婿皆取勋臣家,不议山东之族”[9]1346;高宗下诏令规定:“凡七姓十家,不得自为婚。”[7]3842即便如此,士族大姓仍用尽办法躲避与异姓婚配,高宗朝,太原高门大族,“恃有族望,耻与诸姓为婚,乃禁其自姻娶。于是不敢复行婚礼,密装饰其女,以送夫家”[13]160。

唐初“市朝既迁”[8]1528,士族已不能用政治权利来维持“身份内婚制”[9]1346,在统治者的打压和各阶层强烈的与之联姻的诉求压力下,也不得已而与非士族通婚:房玄龄、魏征和李勣等皆与旧士族联姻[9]1346;薛元超官至宰相,且娶皇家女为妻,却仍对人说:“平生有三恨”,其一为“不娶五姓女”[13]140;李日知“诸子弟才总角,皆结婚名族”[14]4927;张说“好求山东婚姻,当时皆恶之”[16]1378-1379。由此亦可知旧族并不只局限于内部通婚,但为了弥补门第上的“损失”,在对外通婚时多要求纳“陪门财”,所谓“陪门财者,女家门望未高,而议姻之家非耦,令其纳财以陪门望。”[9]1346-1347

“陪门财”加速了旧士族融入世俗社会的进程。唐代前期“山东旧族高门主要以索要陪门财来强调自己的身份,也就是以加重聘财的形式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而至唐后期,包括下层妇女出嫁都必须拥有丰厚的嫁妆,那么山东旧族高门再以聘财形式突出自己身份的目的就很难实现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旧士族高门融入社会的步伐。”[17]随着社会的变迁,旧族仅靠先祖的“衣冠牒谱”再难以支持既往的社会地位,不得不放弃依靠门第,转而通过参加科举进入中央统治阶层。但随着这种转变,旧士族的特性也荡然无存,“在中唐晚唐之时,士族性质之转移,又有一番新的内容”[18]。至唐末五代士族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彻底消失了。

二、“寒士难举”反映了选官制度的变革

(一)“寒士难举”的由来

唐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前期以“门荫”为主,中晚期以科举取士为主的演变过程。前期选拔重出身,“武德、贞观世重资荫”[7]1281,平民入仕困难。至中晚期,科举成为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如果说门荫更重出身,那么科举则以文化素养为主,凡家世清白者皆可参加科举选拔。如此宽松的应试身份要求,必然使大量平民士子通过应试以求改变命运。唐代科举、尤其是进士科录取,行卷和纳省卷之风盛行。参加科举者除需参加科场答卷外,还需在考前向与主考官关系密切者行卷,以求推荐。“所谓行卷,就是应试的举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即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的一种手段。”[19]3“进士到礼部应试之前,除了上面所谈的要向有地位的人投行卷之外,还要向主司纳省卷。”[19]7-8在此背景下,出身于寒门的士子虽才华出众,但却因无行卷门径而落榜,这与贫家女虽貌美如花却因家贫而未嫁有颇多暗合之处。“贫女诗”字面虽反映的都是“贫女难嫁”,但结合诗人作诗的意图,则部分还蕴含着更深刻的隐喻内涵——以“贫女”自居(实为“寒士”),以“难嫁”表达想通过科举踏入仕途的渴望和艰辛,及无人引荐的苦闷。这类“贫女诗”中较有代表性的还有:秦韬玉的《贫女》、李山甫的《贫女》、于濆的《越溪女》、邵谒的《寒女行》和张碧的《贫女》等。从生活年代和生平经历来看,上述诗人均生活于唐代晚期,且都有“屡试不第”的经历:秦韬玉虽“少有辞藻”,但却屡次参加科举落第,只能逢迎“大阉田令孜”,最终于中和二年进士及第[20];李山甫“咸通中累举不第”[11]7364;于濆多次科考落第,最终于咸通年间考中进士[11]6930;邵谒咸通七年抵京师,曾参加进士科考试失意[21];张碧为唐末诗人,屡举进士不第[22]。

将诗歌的文本与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相结合,不难发现上述“贫女诗”虽文本字面意思为“贫女难嫁”,但实则反映“寒士难举”的社会现实。秦韬玉的《贫女》诗为作者“伤时未遇托贫女以自况也。”秦韬玉虽“少有辞藻”,但难以通过正常的科举而考取进士,只好逢迎“大阉田令孜”,终于“特敕赐进士及第”[20]。秦韬玉的《贫女》诗表面是贫家少女的自白,真正用意却是在写当时应试举子的命运。诗中“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11]7657的诗句隐喻着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11]7657一句则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正直的寒士,品格高尚、坚贞自守、不趋炎附势,即使有再大的才能,也要被埋没,只好“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李山甫的身世亦颇不幸,司空图称他为“天才李山甫”[11]7364,但却累举不第,其《贫女》诗“平生不识绣衣裳,闲把荆钗亦自伤”,“当年未嫁还忧老,终日求媒即道狂”[11]7364,隐喻作者托人举荐入仕而不得的不平之慨和悲哀之怨。于濆《越溪女》诗“妾家基业薄,空有如花面。嫁尽绿窗人,独自盘金线”[11]6930,则抒发诗人空有绝世才华却苦于身世悲苦,因“基业薄”而被拒之科举门外的苦闷之情。邵谒的《寒女行》对比贫富家女的婚姻:“寒女命自薄,生来多贱微。家贫人不聘,一身无所归”,“青楼富家女,才生便有主。终日著罗绮,何曾识机杼”[11]7364,并认为这种现实是无法改变的:“他人如何欢,我意又何苦。所以问皇天,皇天竟无语。”[11]7364对比寒女和富家女的绝然不同的命运,着意刻画寒女的凄凉痛苦心境,实则以寒女自比,含有对自己身世卑贱、命不当达的感伤之情。张碧《贫女》:“岂是昧容华,岂不知机织。自是生寒门,良媒不相识”[22],则说明诗人屡试不第的原因是出身“寒门”,无人引荐。

(二)“寒士难举”反映了选官制度的变革

以考试为核心的科举制替代以世袭为特征的选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沈兼士认为:“自古官人登进之法,其大要有三:春秋以前,出于世官;汉隋之间,出于选举;隋唐以降,迄于有清,出于科举。”[23]实施科举制对古代社会的演进具有重大意义:“唐行科举制度,……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24]它结束了中古前期官僚世袭的情况,开辟了通过考试以才取士的新途径。以“贫女难嫁”隐喻表达“寒士难举”无奈心情的“贫女诗”正是唐代选官制度变革在文学领域的反映。

科举始于隋,在武则天和唐玄宗时作为制度逐渐完善,全面实施于安史乱后,科举出身者占到中央官员的80%以上,官僚阶层的构成从重视出身转变为重视科举考试,则在9世纪后[25]。唐前期,受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影响,官员选拔以“门荫”为主。据杨西云统计,唐代门荫出身的宰相有48人,占唐代宰相369人的13%。如以宪宗朝为界把唐划为前后期,前期以荫入仕者45人,占唐代门荫入仕为相的90%强[26]。唐前期虽科举入仕居高官者较少,但时人对科举尤其是进士科也非常重视,“放榜日,太宗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6]1323;薛元超以父荫晋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生[13]140。至唐后期,科举成为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参加科举者益多,应试举子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至宪宗时“备朝选而不由文字者,百无一二焉”[27],宣宗更以“乡贡进士李道龙”[16]371自命。据卓遵宏统计,初唐63名宰相中,只有5名是进士,比例为7.94%,高宗至武周年间比例上升到20.53%,中唐比例增至71.88%,而晚唐则达87.88%[28]。

科举制“罢乡举,离地著,尊执事之吏。于是乎士无乡里,里无乡冠,人无廉耻,士族乱而庶人僭矣”[7]5675。士族做官同样要参加科举,以门望入仕成为过去,正所谓“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29]。唐前期门荫在选官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上层官员(以开国勋臣节将为多数)子弟通过门荫官至显位,平民和士族的入仕途径相对狭窄。中后期,科举成为主要选官途径,旧士族子弟也加入进士科的竞争,天宝末年李德裕的祖父已“仕进无他途,不得不举进士,则贞元以后宰相多以翰林学士为之,而翰林学士复出自进士词科之高选,山东旧族苟欲致身通显,自宜趋赴进士之科,此山东旧族所以多由进士出身,与新兴阶级同化”[30]。安史乱后,统治者“尤以高等文化之家族,即所谓山东士人者为代表。此等人群推戴李姓皇室,维护高祖太宗以来传统之旧局面,崇尚周孔文教,用进士词科选拔士人,以为治术者”[31]。可见,唐后期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趋势是门阀士族的渐趋消亡与科举制度的日益兴盛。

当社会各阶层都投入到科举的竞争中时,应试者及第的可能性无疑会大大降低。部分“贫女诗”正是越来越多的贫寒之士应试落第后,感于怀才不遇,以“贫女”自喻,类比“贫女难嫁”的社会现实而写成的。“寒士难举”为主题的“贫女诗”正是唐代中晚期科举制竞争日益激烈的反映。

三、结 语

唐代中后期集中出现的“贫女诗”主要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贫女难嫁”和“寒士难举”的社会现象,这两种现象实际上是唐代社会变革的重要体现:“贫女难嫁”反映社会阶层的变动,即士族阶层逐渐走向衰落;“寒士难举”体现了选官制度的变革,即以才取士的科举制逐渐取代官吏世袭的选举制。“贫女诗”虽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学题材,反映的却是广阔的社会历史现实。

[1] 内藤湖南. 概括的唐宋时代观[C]. 黄约瑟, 译 // 刘俊文.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北京: 中华书局, 1993: 11-18.

[2] 费正清. 中国: 传统与变迁[M]. 张沛, 译.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 134.

[3] 陈寅恪. 金明馆丛稿初编[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295.

[4] 张国刚. 论“唐宋变革”的时代特征[J]. 江汉论坛, 2006, (3): 89-93.

[5] 陈鹏. 中国婚姻史稿[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0.

[6] 令狐德棻. 周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1: 83.

[7] 欧阳修, 宋祁. 新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8] 王溥. 唐会要[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7.

[9] 司马光. 资治通鉴[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10] 董诰. 全唐文[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3052.

[11] 彭定求. 全唐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12] 张国刚. 唐代婚姻礼俗与礼法文化[C] // 荣新江. 唐研究: 第十卷.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68.

[13] 王谠. 唐语林[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14] 刘昫. 旧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15] 姚平. 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43.

[16] 李昉. 太平广记[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1.

[17] 李志生. 唐代百姓通婚取向探析[J]. 河北学刊, 2001, (3): 79-83.

[18] 毛汉光.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102.

[19] 程千帆.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20] 江合友. “财婚风尚”与唐代贫女诗[J]. 宁夏社会科学, 2003, (6): 113-114.

[21] 宋尔康. 邵谒诗浅论[J].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5): 37-38.

[22] 傅璇琮. 唐才子传校笺: 第五册[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2: 223.

[23] 沈兼士. 中国考试制度史[M].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7: 4.

[24] 邓之诚. 中华二千年史: 卷三[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117.

[25] 妹尾达彦. “才子”与“佳人”: 九世纪中国新的男女认识的形成[C] // 邓小南. 唐宋女性与社会.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710.

[26] 杨西云. 唐代门荫制[J]. 大连大学学报, 1997, (1): 30-34.

[27] 元稹.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2: 336.

[28] 卓遵宏. 唐代进士与政治[M]. 台北: 台北编译馆, 1986: 110.

[29] 王定保. 唐摭言[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79.

[30] 陈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91.

[31] 陈寅恪. 金明馆丛稿二编[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1.

Study on Relations between “Poems about Impoverished Women”and Society Changes of Tang Dynasty

SUN Yurong1, HU Hui2
(1. National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2.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Lincang Teachers’ College, Lincang, China 677000)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theme of “poems about impoverished women” was a poem theme often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poetic text and poet’s creation intention, “poems about impoverished women”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typical types (direct description of “impoverished woman was difficult to marry” and metaphorized description of “poor scholar was difficult to pass the Imperial Competitive Examination”). The two phenomena had its profound social and historical roots, and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changes in the Tang Dynasty. Phenomenon of “impoverished woman was difficult to marry” was caused by the influence of Tang Dynasty’s social structure changing and on-going deconstruction of gentry clans on common marriage ideas. And the phenomenon of “poor scholar was difficult to pass the Imperial Competitive Examination” reflected the reform of replacing system of hereditary bureaucrat with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ang Dynasty; Poem about Impoverished Women; Impoverished Woman Was Difficult to Marry; Poor Scholar Was Difficult to Pass Imperial Competitive Examination

K242

A

1674-3555(2012)06-0083-06

10.3875/j.issn.1674-3555.2012.06.015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朱青海)

2012-01-09

2012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2012Y276);2012年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科研课题(LCSZW2012001)

孙玉荣(1981- ),女,山东淄博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社会史,社会性别

猜你喜欢
寒士士族进士
从赵郡李氏南祖房善权支几方墓志看唐代士族的中央化
南北士族协调与东晋王朝的建立
四进士(上)
《进士or近视》
致杜甫
魏晋南北朝的士族为何这么牛气?
清代石城县黎正进士考论
天下第一行书
职校多“寒士”源于通道太逼仄
巧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