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涛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传统节日的历史形态与当代传承
黄 涛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特约栏目主持人语·Words from Special Column Editor
近年来传统节日研究越来越受到民俗学界的重视,逐渐热络起来。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各界对节日的关注度提高了:国家给几个主要传统节日增加了假日,很多地方政府也把当地富于特色的节日活动当作促进文化繁荣的有效途径或者提升地方名声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民俗学界以往对于传统节日的研究较为薄弱,这跟传统节日习俗在民众生活和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很不相称。对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要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不仅民众大多知之甚少,而且由于研究薄弱,民俗学界也争议颇多,没有形成定论。因而,传统节日的源头和演变等历史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研究,然后通过学校教材、各类媒体等进行宣扬,以提高全社会在此方面的文化自觉。
由于诸多原因,大部分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都呈衰弱之象,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促使节日活动丰富、活跃起来,这就需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形态,找准工作目标,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比如中秋节在唐宋时期以赏月活动为主,家人团聚为次;清明节在唐宋时期不仅悲伤地祭奠亡灵,而且更大规模地踏青游春,这些让今人听来有新鲜之感,对节日文化保护工作也应有借鉴价值。
春节习俗有各地相近的贴春联、放鞭炮、祭祖、吃饺子、拜年等活动,也有特色鲜明的地方习俗。安德明先生的《认同与协商:街子乡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讨论的是甘肃天水地区春节期间的社火习俗。论文让我们了解了这种习俗的表演内容、组织形式、运作规律、社会功能等。可以看出,街子乡的春节社火表演是当地民众全体参与的盛大节日习俗,其规模、特色和影响力已使之成为当地的标志性文化品牌。保护和传承好这样的地方特色活动是繁荣节日文化的极其有效的方式。
寒食节在历史上曾是一个大节,现在部分地区仍有遗存。它由于是清明节的前身而受到更多的关注。张勃女士的《唐代以前寒食节的传播与变迁》探讨了从汉代到隋代约八百年间寒食节的变迁。这一考察的时间跨度很大,加之学界对寒食节的研究很少,该文能够理出清晰的脉络并作出较为充实的解释,着实不易。该节日在魏晋以后出现的祭祖、游艺习俗与清明节的祭祀、春游习俗应有渊源关系,值得注意。有的地方也许还有详加论证和解释的余地,比如寒食习俗由太原郡传播到北方其它地区的动力、魏晋时期寒食节出现游艺习俗的原因等。
笔者的《日僧圆仁来华游记中的唐代节日习俗辨析》可以看作是对唐代节日习俗的一个横断面的讨论。圆仁作为外国人对唐代节日习俗的记载是节日研究极为珍贵的文献,笔者的论文对其中所载的节日资料做了梳理、归纳和考辨。其中不少内容是值得注意的,比如圆仁所记载的唐代节日假期、会昌年间中元节的排佛事件、韩国侨民的八月十五节等。特别是关于韩国侨民过八月十五节的记载,引起了国内部分学者对中秋节源头的争论,笔者对该论证表示了明确的意见。没有更多地结合同时代的节日资料加以考辨应是该文的不足。
关于传统节日是什么,中国民俗学会荣誉理事长刘魁立先生有这样一段表述:“节日是休闲,但比休闲更重要;节日是广大民众展示美好心灵和表现艺术才华的舞台;节日是提升美好情操和培育丰富情感的熔炉;节日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节日是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节日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节日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节日是这一切以及其他的总和;节日是生活之树上的鲜艳夺目的花朵;节日是社会群体及其每一个成员心中永远唱不完的美妙的歌。”
这一段热情洋溢、富于诗意和哲理的话,讲的是节日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至于节日本来是什么,也就是它最基础的意义是什么,这里并没有谈。对此,笔者曾有这样的表述:“传统节日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与民众生活有直接而重要的关连。”(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1): 56-63)这是讲节日作为民众生活一部分的重要性,也就是节日作为生活本相的基本意义。传统节日既是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又是一种民众正在遵行的生活民俗。说它是文化遗产,是强调它的历史属性和历史文化价值;说它是生活民俗,是强调它的现实性和在当今社会中的功能。对这样一种文化事象,我们既要关注它的历史形态,又要关注它的当代传承状况,如此才能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策略和做法,传承、保护好我们的节日。
(编辑:赵肖为)
Historical State and Contemporary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Fetivals
HUANG Tao
(College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 325035)
10.3875/j.issn.1674-3555.2012.06.001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