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5卷)总目次
[篇名 / 作者(期次-起始页)]
跨文化的汉语文化交流:调研与对策 / 董晓萍 (1-1)
戴尔·海姆斯与“讲述的民族志” / 王杰文 (1-11)
哲学诠释学视域中孔子的传统主义解析 / 张新国(1-25)
诠释学视野下的郑玄易学研究 / 王 毅 (1-31)
论《墨子》研究中援墨注儒现象 / 吴国强 (1-37)
青田县龙现村陈靖姑信仰探析 / 李亮 (1-43)
民间佛道融合现象考察 / 周翔宇,刘 涛 (1-49)
舟山群岛宗教文化的美学阐释 / 翟恒兴 (1-55)
瑞安务农支会的创立原因及作用 / 陈传银 (1-61)
清朝陕甘总督群体研究 / 杨海燕 (1-67)
亚当·佛格森《罗马共和国发展和衰亡史》中道德评判新论 / 姚正平 (1-73)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 —— 中学语文语言知识系统的重建 / 骆锤炼 (1-79)
我国中小学典型作文教学模式述评 / 彭小明 (1-85)
新概念作文教学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写作教学策略 / 马雪颖,彭小明 (1-91)
绿色作文教学初探 / 赵文静,彭小明 (1-96)
1877年瓯海关贸易报告 / 吕萌明(译),赵肖为 (校) (1-103)
日常生活的潜流与漩涡 —— 评王手的长篇小说《一段心灵史》 / 孙良好,金 星 (2-1)
论马叙小说的叙事艺术 / 贺晓武 (2-9)
从“廷”字混乱谈汉字规范 / 林可松 (2-19)
“-friendly”复合词的结构、语义和翻译策略 / 刘景明,吴向花 (2-25)
伦理政治思维对女性形象表现的偏至 —— 对矛盾文学奖部分获奖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考察 / 孙俊杰(2-31)
“重”与“轻”的两维视域 —— 论新世纪以降迟子健东北地域小说的审美风格 / 潘海军 (2-37)
生与死的辩证法 —— 论方方近期小说对生存哲学的思考 / 姚 慧 (2-42)
高贵与凄美 —— 论《草房子》的美学风格 / 李肖璇(2-48)
唐代小说中鬼魂信仰的人情化 / 韩 瑜 (2-54)
《林兰香》主旨新探 —— 世情小说雅俗系列研究之十一 / 申明秀 (2-60)
透过《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看华人眼中的美国梦 / 肖丽花,程丽蓉 (2-66)
构建人性的神话 —— 试论他者视角下二战题材电影《南京!南京!》和《硫磺岛家书》 / 徐晓利,岳春梅 (2-71)
论新版电影《红楼梦》的改编特色 / 蒋俊杰 (2-76)
张学良东北易帜原因新探 —— 基于张学良口述史料的研究 / 解红丽 (2-82)
楚国控制鄂东铜矿时间考 / 孙继 (2-88)
1878年瓯海关贸易报告 / 吕萌明(译),赵肖为 (校) (2-93)
1879年瓯海关贸易报告 / 吕萌明(译),赵肖为 (校) (2-105)
年节的省思 / 金荣华 (3-1)
中国春节节物的文化内涵 / 陶立璠 (2-3)
近代日本的历制改革与民俗活动 / 福田亚细男,陈志秦 (3-6)
春节文化的地域特色和活态保护 / 王 恬 (3-7)
春节与海外华人华侨的文化认知 / 何 彬 (3-11)
论科学至上主义对春节习俗的破坏 / 陈连山 (3-14)
春节的现代传承 / 黄 涛 (3-16)
中国现代审美主义思想研究的新进展 —— 评叶世祥《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 / 巫明川,刘坛如 (3-20)
内化与转化 —— 论邓以蛰对黑格尔艺术观的接受 /鹿 咏,张 伟 (3-25)
体裁与时空关系论 —— 巴赫金《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中的历史类型学思想 / 孙鹏程(3-31)
论汤汤的童话创作 / 齐童巍 (3-36)
清初戏曲《双雄梦》双生旦结构功能论 / 俞晓红,沙婷婷 (3-41)
越界文学旅行者的英文书写 (1935-1936) ——《天下月刊》时期的林语堂 / 易永谊,许海燕 (3-47)
曲阜乡村文化的百年变革及其启示 / 李先明 (3-53)
鲁迅看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 袁 芳 (3-59)
从“无党派”到“歌德派”—— 老舍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亲密关系 / 李来根 (3-65)
从对“阶级”的强调看蒋介石的治军思想 / 陈舒燕(3-71)
当前浙江主要社会阶层生存、发展状况研究 / 赵祖地(3-77)
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被害人权益救济制度 /谢丽珍 (3-83)
1880年瓯海关贸易报告 / 薛 蕾(译),赵肖为 (校) (3-89)
1881年瓯海关贸易报告 / 吕萌明(译),赵肖为 (校) (3-102)
年文化的传播与变迁 / 黄 涛 (4-1)
日本节日文化的现代形态 —— 以日本都市的元旦文化改编为题材 / 管 丰,陈志勤 (译) (4-3)
清宫的年货大街 / 陈桂云 (4-10)
台湾客家“年初三送穷鬼”习俗试探 / 陈丽娜 (4-18)
台湾台北市县年节活动文化现象观察 (2000-2010年) /许端容 (4-26)
释“坐(座)头” / 刘传鸿 (4-33)
《周易》“井”卦句读辩证 / 邱 崇 (4-37)
动词“随”的虚化过程 / 吴 波 (4-42)
刘向《列女传》简论 / 王守亮 (4-48)
明代“复古派”与“性灵派”的《庄子》接受研究 / 白宪娟 (4-53)
传统孝文化与现代法律的抵牾与交融 / 伍婷婷,伍佳佳 (4-59)
孤桐意象考论 / 俞香顺 (4-65)
金代党怀英郊游及其篆书艺术研究 / 王守民 (4-71)
近代中国铁路卫生防疫与铁路卫生建制化 / 黄华平(4-77)
吕思勉的妇女观 / 丁波莉 (4-83)
“教案”概念考 / 温 瑞,冯雪梅 (4-89)
贝托尼·墨索里尼执政时期意大利红海地区扩张政策/ 马子堂 (4-95)
论法国教学体制改革对科研的影响 / 徐 澜 (4-101)
1882年瓯海关贸易报告 / 吕萌明 (译),赵肖为 (校) (4-105)
1883年瓯海关贸易报告 / 陈超颖 (译),赵肖为 (校) (4-108)
1884年瓯海关贸易报告 / 万 华 (译),赵肖为 (校) (4-111)
1885年瓯海关贸易报告 / 吕萌明 (译),赵肖为 (校) (4-114)
论生态文明演进中传统知识的可知识产权性 / 钭晓东 (5-1)
风险预防原则在遗传资源保护领域的适用分析 / 田红星 (5-12)
植物品种权与农民权利的协调 —— 植物遗传资源知识产权制度的重大关切 / 曹可亮,杜 群 (5-17)
敦煌西汉金山国政权性质及其立国举措成败析论 /段锐超 (5-24)
论同文馆之争与洋务运动的困境 / 胡联洋 (5-30)
约翰·亚当斯海权思想研究 / 刘晓飞 (5-36)
新理学美学艺术论的二向度观照 / 董龙昌 (5-42)
“戏仿”与后现代美学 / 刘桂茹 (5-48)
“辞采”考 / 魏成春 (5-54)
《张协状元》中是非问句的类型与特点 / 叶建军(5-60)
新整理本《容斋随笔》刊误 / 江 涛 (5-66)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伦理观批判 / 张景华 (5-72)
论安世高的译学思想和翻译方法.杨超标 (5-78)
思想政治理论课“难教”的成因与应策 / 孙理兴(5-84)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思想性回归 / 付德军 (5-90)
论政府官员微博的性质与功能 / 张志坚(5-96)
南社戏曲家洪炳文诗词佚作35首考辨 / 姚大怀(5-102)
1886年瓯海关贸易报告 / 吕萌明(译),赵肖为 (校) (5-108)
1887年瓯海关贸易报告 / 吕萌明(译),赵肖为 (校) (5-111)
1888年瓯海关贸易报告 / 陈超颖(译),赵肖为 (校) (5-114)
传统节日的历史形态与当代传承 / 黄 涛 (6-1)
认同与协商:街子乡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 / 安德明(6-3)
唐代以前寒食节的传播与变迁 —— 主要基于移民角度的思考 / 张 勃 (6-9)
日僧圆仁来华游记中的唐代节日习俗辨析 / 黄 涛,万 军 (6-20)
戴侗《六书故》所见宋代温州方音三例 / 陈源源(6-30)
姚刊三韵本《类篇》石部补校七例 / 张 龙 (6-34)
空间批评和文化意义生成 / 黄继刚 (6-38)
元叙述的叙述功能 / 王正中 (6-44)
“戏拟”:隐藏在经典背后的另类人生 —— 试论严歌苓历史题材作品的人性 / 王 璟 (6-50)
订正《全宋诗》一误 / 陈增杰 (6-56)
论我国劳动诉讼审判组织的改革和完善 / 周湖勇(6-59)
论环境侵权中的因果关系推定 / 冯娇雯 (6-65)
刘基与高明关系考 / 蔡克骄 (6-71)
王回考 / 袁贝贝 (6-77)
论“贫女诗”与唐代社会变革 / 孙玉荣,胡 辉 (6-83)
论康德“根本恶”之思想 —— 兼论汉娜·阿伦特对根本恶学说的发展 / 高 明 (6-89)
温州调查:大学生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兼与河北等地的相关调查比较 / 王柏民 (6-95)
净慧法师“生活禅”理念与践行的当代价值 / 谭 洁(6-101)
民族史中的民间文学 —— 评邱国珍《浙江畲族史》中关于民间文学的论述 / 孟令法 (6-107)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 —— 评张一平《中国古诗话批评论纲》 / 张汝佳 (6-111)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25卷) 总目次 / 本刊编辑部 (6-115)
10.3875/j.issn.1674-3555.2012.06.021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