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君 李景波 马恒哲
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河南洛阳 471002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设备的不断完善、人工晶状体的改进以及手术技术的成熟,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不断提高,但术后部分患者出现眼部干涩、异物感、疼痛感、视物模糊、眼红、畏光流泪等干眼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术后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干眼症的发生有多种原因,其中眼部长期频繁点用含有防腐剂的眼液是干眼症常见发病原因之一,为明确其对眼表泪膜的影响,减少干眼症发生,笔者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423例(423眼)患者术后局部用药与干眼症发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2010年4月~2010年6月由香港同胞捐赠、卫生部组织的“健康快车”白内障复明工程在我院进行,共有1 215例(1 225眼)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治疗。选择其中符合观察条件的患者 423 例(423眼),随机分组。 观察组:211例(211眼),其中男 98 例(98 眼),女 113 例(113 眼),年龄 46~80 岁,平均(63.59±8.16)岁;对照组:212 例(212 眼),其中男 93 例(93眼),女119 例(119 眼),年龄 42~80 岁,平均(64.25±11.3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选病例术前无干眼症史、无长期眼部用药;无糖尿病、全身结缔组织、自身免疫性疾病,地区偏远不能按时随诊或自行改变术后点眼方法者均被剔除。本组资料内容已经医院伦理会通过;所有患者均签署手术、检查等知情同意书。
干眼症观察指标及各组评分标准均依照目前眼科科界公认标准[1]。观察指标:干眼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标准为①干眼症状评分:认真询问患者术眼有无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干眼症状,根据症状程度给出分值,无症状为0分,偶尔出现症状为1分,间断出现轻度症状为2分,持续出现明显症状为3分。②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采用0~12分制记录染色结果。即将角膜划分为4个象限,每个象限根据染色程度和染色面积分为0~3分,荧光素着色阴性为0分,散在点状着色为1分,略密集着色为2分,密集点状或片状着色为3分。③BUT测定及评分:连续测量3次后取平均值,≥10 s为正常,记10分,每减少1 s减1分。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记录患者各项指标的评分结果。
表面麻醉下,采用巩膜缘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超声乳化吸出晶状体核及皮质,植入一体式直径5.5 mm硬性人工晶状体,术毕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万单位+地塞米松2.5 mg。术中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观察组给予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 (邯郸康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0305)局部点眼4次/d,每周递减1次至停药。对照组给予同种复方新霉素滴眼液局部点眼6次/d,每周递减1次至停药。
所有资料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干眼症状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BUT则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复诊,观察组所有患者无明显干眼症状;对照组有3例患者干眼症状明显需长期局部应用人工泪液点眼。所有病例无感染性眼内炎、迟发性虹膜炎发生。见表1~3。
表1 干眼症状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时间术后1周 术后1月 术后3月观察组对照组P值211 212 1.80±0.93 2.40±0.97 0.017 1.33±0.80 1.97±1.02 0.012 0.77±0.63 1.40±1.05 0.007
表 3 BUT 评分(x±s,分)
干眼症是一种泪膜功能异常的慢性眼表疾病,目前临床用药只是缓解干眼症状,很难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2]。故积极预防、减少发生就显得更加重要。有研究表明滴眼液中苯扎氯铵等防腐剂可对眼表上皮细胞产生毒性,使细胞膜的渗透性发生改变[3],造成角膜上皮点状剥脱和BUT缩短[4]。
目前认为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发生因素有:①术前消毒液、表面麻醉剂的应用对眼部的刺激、毒性反应与损伤,干扰了角膜缘干细胞、结膜杯状细胞及结膜上皮细胞的功能或角膜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使泪膜的黏蛋白层受损[5]。②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泪膜的稳定性而使部分患者术后发生干眼症,少数患者干眼症状持续时间长且缓解困难[6-7]。白内障手术中切口有巩膜隧道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两种,两种切口及手术操作均能损伤术眼角膜缘干细胞、结膜杯状细胞,减少粘蛋白的分泌。透明角膜切口可能损伤三叉神经的分支,引起角膜的营养和代谢障碍。术中角膜长时间暴露,超声能量较大、时间过长等,也对角膜上皮细胞产生不良影响。③术后长期频繁应用含苯扎氯胺等防腐剂滴眼液。使防腐剂长时间、高浓度的存储于结膜囊内,对角膜和结膜上皮产生毒性反应,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也可刺激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点片糜烂脱落,引起干眼症状。④高龄或糖尿病患者,高龄患者因形成泪膜的一些眼表组织结构:角膜缘干细胞、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减少,睑板腺、泪腺功能下降。糖尿病可以引起角膜上皮细胞增生减少,细胞变性,上皮细胞与基底膜连接减弱,细胞间隙变宽以及基底膜增厚等[8],术后如不注意合理用药更易出现严重的干眼症状。
当今白内障超声乳化已广泛开展,手术时间短、创伤轻,术后已很少全身应用抗生素、抗炎药物预防眼内感染及炎性反应,已被抗生素、激素滴眼液(均含有防腐剂)局部点眼治疗方法替代,但对于术后点眼次数却各有不同。本研究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患者,如手术顺利,术后眼部无明显炎症反应患者(观察组),给予抗生素、激素复方制剂每日点眼4次,效果良好,无感染性眼内炎、迟发性虹膜炎并发症发生,术后干眼症状轻,自愈率高。而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激素复方制剂每日点眼6次,复诊时干眼症状重、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有少数患者需长期应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其干眼症、角膜染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
综上所述,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局部要合理用药,在保证控制术后炎症、感染前提下,尽量减少点眼频率。对于术后炎症反应明显,需增加点眼次数,高龄、糖尿病患者可辅以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9],促进泪膜功能的修复,减少干眼症的发生。
[1]刘祖国.眼表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6-294.
[2] 孙倩娜,邓新国.干眼的研究现状[J].眼科研究,2009,27(9):819-822.
[[3]罗升,曾庆华,于晓林.干眼局部用药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9,9(2):121-124.
[4]Baudouin C,Lunardo C.Short-term comparative study of topical 2%carteolo with and without benzalkonium chloride in healthy volunteers[J].Br JOphthalmol,1988,82:39-42.
[5] 刘祖国,杨文照.干眼症的发病机制[J].眼科,2005,14(5):342-345.
[6]徐建江,孙兴怀,陈宇虹,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眼表的影响[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8):801-803.
[7]庄栗,黄金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功能变化[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9(4):225-227.
[8]朱妹,贾卉.糖尿病角膜上皮和泪膜改变的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07,27(4):318-320.
[9]薛敏,黄建鸿,朱茂丽.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分析[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3):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