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2012-05-31 07:22:28陈克盛
当代医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胃粘膜养胃批号

陈克盛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因素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症之一。该病不仅难以彻底治愈,给患者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可进一步发展成为急性胃炎、胃溃疡甚至癌症,危及患者生命。随着医学界对祖国医学研究的深入和重视程度的加大,中医治疗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1-2]。我们采用自拟的养胃汤对患者进行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09年3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结合临床表现和胃镜检查确诊。男87例,女33例。年龄27~68岁,平均43.6岁。病情分期:轻度34例,中度68例,重度18例。病程2~7年,平均3.4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具体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1)消除幽门螺旋杆菌(HP)。采用三联疗法:枸橼酸铋钾(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0070819),110mg,3次/d;替硝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41126),200mg,2次/d;四环素(安徽三超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60302),400mg,2次/d。(2)抑酸。奥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54374),10mg,1次/d。(3)保护胃黏膜。施维舒(日本卫材株式会社,批号:J20030052),150mg,3次/d。以三联疗法为主,泛酸严重或胃黏膜损伤时加用对症治疗药物。根据临床反馈酌情调整用药剂量。试验组采用自拟的养胃汤进行加减治疗。基本方剂:干姜5g,白芍15g,枳壳12g,黄连l0g,白术12g,党参15g,茯苓15g,丹参20g,蒲公英20g,甘草5g,瓜蒌20g。加减:胆汁反流者加郁金l0g,柴胡l0g;泛酸明显者加煅瓦楞子20g,乌贼骨15g。水煎服,每日早晚服用。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治疗期间,均配合一定的饮食、心理和作息习惯等调理。

1.3 疗效评价

(1)痊愈:治疗后原HP阳性转为阴性,临床症状消失和胃粘膜病灶痊愈。(2)有效:治疗后原HP阳性转为阴性,临床症状和胃粘膜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3)无效:治疗后原HP阳性无变化,临床症状和胃粘膜病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加有效率。

1.4 数据统计

相关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试验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和一年复发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x2=5.513,P<0.05;x2=5.521,P<0.05;x2=6.563,P<0.05;x2=5.345,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的头晕,嗜睡和胃肠道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表1 临床效果统计[n(%)]

3 讨论

慢性胃炎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饮食、遗传、感染、免疫等。其胃粘膜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缩、充血水肿,可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缺氧或营养障碍,破坏正常的胃肠功能,累及贲门、胃体,并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另外幽门括约肌功能的失调可引起胆汁反流,破坏胃粘膜屏障和溶解粘液,并导致氧自由基及胃蛋白酶反弥散进入粘膜,引起粘膜进一步损伤,导致病情加重。西医治疗原则为:(1)消除HP。(2)抑酸。(3)保护胃黏膜。三联疗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以消除HP为主要目标,替硝唑和四环素可以有效消除HP,同时广泛消灭其他病菌。枸橼酸铋钾可以为胃壁建立一层屏障,起到保护胃黏膜和抑酸的作用,起效块,可迅速改善症状。但HP很难彻底消灭,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变为L-HP,在症状缓解,药物治疗停止后再次发作,造成病情反复,由于西药药效猛烈,对于长期患者来说也有一定的伤害。而且其治疗方针是从现行病情入手,并未改善发病机理,因此复发率较高。

中医理论认为,慢性胃炎属“胃脘痛”、吞酸”、“痞满”、“纳呆”等范畴,目前临床分型较多,但不同文献有较大差异。一般认为,其基本病理机制为:劳逸失常,情志不遂,饮食不节,长期以往,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3-5]。因此,治疗以补中益气,活血化瘀,健脾温胃为主[6]。本次研究所用方剂中,干姜温中祛湿,黄连清热燥湿,二药合用,和中消痞,辛开苦降;干姜与甘草合用,和调寒热;与甘草合用,配甘化阴,调和寒热;枳壳益阴济阳,理气升清;白芍缓急止痛,蒲公英解脾胃之热,入脾胃二经,健脾温胃。

从临床统计来看,试验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和一年复发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x2=5.513,P<0.05;x2=5.521,P<0.05;x2=6.563,P<0.05;x2=5.345,P<0.05),提示其治疗效果更好,而且不良反应和复发率低。因此,我们认为,中药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安全性高,而且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1]黄宗良,邱圣红,梁志娴.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9,14(2):116-118.

[2]王计划.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106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5(3):25-26.

[3]张满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9,24(3):528-529.

[4]马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6):89-90.

[5]李兆云.自拟益胃康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12):152.

[6]余秋焕,杨春晓.自拟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炎73例[J].陕西中医,2008,29(1):34-35.

猜你喜欢
胃粘膜养胃批号
一种JTIDS 信号批号的离线合批方法
养胃六法 缺一不可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4:06
早餐这么吃,健康又养胃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胃粘膜下肿物的临床特征和内镜治疗效果评价
医学科技期刊中药品生产批号标注探析
春季养生六个字 春捂 养胃 护肝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11-17 22:01:21
中药材批号划分与质量管理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26
粗粮养生不养胃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6
“医用材料批号监控追踪”质量改进及实施评估
胃粘膜pH值测定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粘膜损伤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