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东北边区的“慢性溃疡”

2012-05-30 05:37李益波
南风窗 2012年18期
关键词:阿萨姆部族土著

李益波

8月20日是穆斯林的开斋节,之前一直有传言说在开斋节这一天,印度东北各邦之一阿萨姆邦的穆斯林会对当地的原住民发起进攻,然而到了当天,在军警紧张戒备下,穆斯林和原住民并没有发生摩擦。

此前从7月20日到8月12日,阿萨姆邦持续的部族冲突造成80多人死亡,400多个村庄化为灰烬,40多万人流离失所。而关于印度穆斯林将在南方报复东北各邦人的谣言通过手机网络散播,导致在南方城市孟买、班加罗尔和钦奈等地打工的成千上万名东北各邦人逃离返家。

溃 疡

印度东北边区新一轮冲突的缘起是,从7月初到7月中旬,刚刚遭受洪灾的阿萨姆邦西南部先后有4名穆斯林遭杀害。7月20日,土著博多族的“博多解放猛虎力量”4名前成员中枪身亡,被认为是穆斯林移民在报复。随后,双方大打出手,暴力不断升级。冲突导致当地铁路和31号国道运输中断,当地的印度教徒和其他部族害怕“受池鱼之灾”,纷纷逃往临近的西孟加拉邦。

此次严重部族冲突在历史上不是第一次,也非最严重的一次,它是“慢性溃疡的周期性发作”。溃疡有以下一些特点: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病史可达几年甚或10几年;发作呈周期性,与缓解期互相交替;问题不是很大,但让人很不爽,而且还有恶化病变的可能。它的病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印度肢解巴基斯坦后大量来自孟加拉国的穆斯林移民拥入阿萨姆邦,当地土著部族与外来穆斯林移民的冲突持续不断,比较严重的有1983年约2000名穆斯林在雷列地区被杀、1994年在芭比塔地区有100人被杀,其他零星的暴力事件也屡现报端。

这次骚乱正好发生在缅甸西部若开邦今年6月土著若开族和穆斯林移民流血冲突之后,以及印度独立65周年前夕,为此印度内政部高度重视,除了向东北其他各邦发出警告,还加强了对上述地区机场、铁路和边境的安全保卫工作。到7月25日,已有1.3万名军人到达骚乱地区,恢复了连接东北各邦和印度腹地的铁路通车。印度总理辛格和国大党主席索尼亚·甘地也于7月28日视察了阿萨姆,并走访了科克拉贾的难民营。阿萨姆邦首席邦长也多次来到现场,承诺政府出资补偿在冲突中受害的民众。到8月初,大的暴力冲突基本消弭,但流言仍使得印度东北各邦人心惶惶。

病 灶

阿萨姆邦的部族冲突只是整个印度东北地区的“缩影”。印度东北边区民族分布复杂、语言种类繁多、宗教信仰各异,素有“微缩亚洲”之称,印度人又称为“彩虹之地”。印度的土著部族是印度人中的特殊群体,印度宪法称之“表列部族”。他们在社会和文化上有相对的独立性,是“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印度东北的土著部族多达200多个,部族人口占东北总人口的30%,除了阿萨姆邦和特里普拉邦,其余各邦部族人口都超过了60%。

印度东北各邦分别同不丹、尼泊尔、孟加拉国和缅甸接壤,边界管理难度大,非法移民问题、跨境有组织武装活动等,一直困扰印度政府。许多部族为了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纷纷成立地下武装组织,仅阿萨姆邦就活跃着约30支部族武装力量,这使得部族冲突和分离运动成了印度东北边区稳定的最大威胁。据印度的南亚恐怖主义监测网站统计,从1992年到2012年的20年间,阿萨姆邦就有7669人死于各种暴力冲突,曼尼普尔邦5796人,梅加拉亚邦465人、米佐拉姆邦44人,那加兰邦2391人,特里普拉邦3484人。如此高的伤亡人数,甚至超过西北的克什米尔地区。

仇杀导火索之外,这次部族冲突的直接原因,是土著博多人与非法孟加拉国移民的矛盾。阿萨姆邦的非法移民,大多是来自孟加拉国的穆斯林。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界长达4000公里,由于历史和地理因素,两国边界长期是开放式的,两边的村庄靠得很近,有房子前门在印度境内,后门却在孟加拉国,这使得非法入境防不胜防。据当地人讲,非法移民通常会在越过边界后首先找一间安全房子躲藏起来,等待各种印度身份证明的办理。拿到这些证件后,他们就会堂而皇之地进入印度其它任何地方,成为“真正”的印度人。

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一,印度人均730美元的年收入对其有很大的吸引力。据印度侨务部司长古鲁恰兰2010年5月指出,印度超过2000万非法移民,比欧盟和美国境内非法移民还多,这导致阿萨姆邦和西孟加拉邦等东北省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博多族自治区为例,博多人只占总人口的29%。

非法移民的大量拥入引起当地土著部族极大不满,认为他们侵占了自己的土地、夺走了工作岗位、占用了社会保障资源等,更有甚者,外来移民通过取得选举权,政治影响力日益增长。阿萨姆的土著部族认为自己面临着被外来移民和伊斯兰教统治的危险,因而开展了驱赶非法移民的运动,并成立了自己的武装组织,如成立于1986年的博多民族民主阵线(NDFB)和成立于1996年的博多解放猛虎力量(BLTF)。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穆斯林移民随后也成立了“阿萨姆穆斯林联合解放猛虎组织”、“阿萨姆穆斯林联合解放阵线”、“穆斯林志愿军”等地下武装,双方矛盾由此愈演愈烈。2008年11月,一个穆斯林武装组织在阿萨姆邦制造3起爆炸事件,造成82人丧生,300多人受伤。当地印度人展开罢工以示抗议,要求政府打击非法移民。

根 源

印度东北边区暴力冲突连绵不绝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非法移民问题只不过进一步激化了该地区的固有矛盾。从经济上来看,整个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从西南向东北呈递减趋势,东北各邦整体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印度其他地区。在1947年之前,大阿萨姆邦(东北地区的统称)人均收入要高于印度平均水平,现在东北各邦已远远落后。

东北各邦的生产方式仍停留在定居农业和犁耕发明之前的轮耕制,工业化水平很低,第二产业只占全区收入的11%~16%;基础设施落后,各邦主要公路大多是二战时修建的,在阿萨姆邦除茶区外,很少有公路可以通行汽车;由于缺少政府投入和企业投资,该地区就业岗位严重不足,许多失业的年轻人把加入地下武装组织视作一种挣钱的职业。

另一方面,印度各级政府处理部族问题的政策失误也是导致久乱不治的重要原因。1947年印度独立后,尼赫鲁政府出于所谓“保护”部落民免受外来者剥削的好意,延续了“隔离”政策。这种隔阂阻碍了东北与内地的经济交流,不利于东北整体经济状况的改善,造成了东北部族与印度主流社会的脱节。这种脱节表现在普通民众对东北动乱的忽视和中央政府对该地区的封闭政策。

此外,印度中央政府战略上的忽视、民主政治的低效率和行政机关的“官僚主义作风”使得中央决策缺乏连贯性和针对性,导致分离主义叛乱呈现蔓延之势。正如亨廷顿所描述的那样,“从殖民统治时代继承下来的行政机构日趋衰朽,独立斗争中形成的政治组织羸弱不堪,分崩离析,体制合理化和分權化几乎是空中楼阁”,东北各邦政府权威的脆弱、政治权力分配的失衡以及执政水平的低下,使得矛盾不断累积,并周期性爆发。

从外交上来看,印度长期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龃龉也是影响东北稳定的重要因素。东北各邦分别同不丹、尼泊尔、孟加拉国和缅甸接壤,分离主义武装利用境外作为训练营地,同围剿的政府军打游击战,这也是东北分离武装长期肆虐的一个重要原因。印度在处理邻国关系时固有的大国主义思想仍在作祟,这种所谓的“老大哥”(big brother)情结妨碍有效的国际合作。孟加拉国在移民问题上的不合作态度就是一个例子。

印度的部族冲突原因之复杂、持续时间之长,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十分突出的,它与宗教矛盾、分离运动交织在一起,成了印度政治的“慢性溃疡”。这种周期性的“小打小闹”(又称低烈度冲突)虽不会威胁到印度的总体发展,但对东北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还是很不利的。印度总理辛格在8月15日印度独立日的演说中称,阿萨姆邦的部族冲突“非常不幸”,“要不惜代价维护社会和谐”。然而,印度政府要真正治愈这个蔓延多年的“溃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阿萨姆部族土著
一、卫拉特蒙古与天山北麓各部族
部落里的秘密
民族寓言与部族叙事——阿来创作简论
东喜马拉雅地域民族资料梳理
大帽子
1300万阿萨姆人不被视为印度公民
土著节
《史集·部族志·斡亦剌传》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