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红
摘要 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无疑是最重要的交流形式。而师生对话中的课堂提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简要从课堂提问的角度阐述了优化对策。
关键词师生对话;课堂提问;优化方案
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无疑是最重要的交流形式。而师生对话中的课堂提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堂所提的问题尽量摈弃求同和收拢,力求放飞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答案呈现“见仁见智”的理想状态,实现师生的“思维交锋”。基于此,设计问题要注意如下七点:
一是避免重复低效,要精心设计问题。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一节课下来实际上提出了十个以上的问题,甚至是“满堂问”,其实这些问题完全可以优化组合成一两个富有启发性的主问题。表面看师生一直在活跃地对话,但由于问题过多过碎,学生没有明确的阅读指向和充裕的思考时间,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对课文往往只有零碎的印象和理解,甚至常常陷入“揣测师意”的泥潭。初中三个年级的教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并非孤立静止的,每篇文章应当突出一两个教学重点即可,无需面面俱到。落实到每一节课,问题更应当精要。最好设计一两个主要问题提挈全篇,当然学生一时难以回答,则可以将主问题再细分为几个由浅入深的小问题。例如在学习经典名篇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有位老师只设计了两个主问题:“文中的父亲是个好父亲吗?为什么?”“文中的儿子是个好儿子吗?为什么?”听课教师们普遍感觉切中要害,纲举目张。
二是避免思维搁浅,要尽可能使用特指问。设问分为特指问、选择问、是非问和正反问四种,后三者只要求答者判断或选择即可,特指问则使用疑问代词提问,要求答者务必针对特定的指向深入而全面地思考和回答。
三是避免言语不详,要言之有据。注重培养学生回归文本,从字里行间搜寻有用的信息,并梳理加工成自己的观点与论据,力求“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如:分析人物形象不仅要有总的概括,还必须讲清楚种种特点的来历;划分结构层次不仅要有自己的看法,还必须说明白划分的依据;品味语言不能满足于感觉上的好坏,要说出几点理由来;……,这样就能让学生养成凡事寻根究底的良好习惯,彻底杜绝脱离课文空谈感受的不良习气。
四是避免不知所云,要注重及时点拨启发。首先要让所有学生都听明白教师提问的意图,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板书和语音重复等手段,使他们明白“老师要我干什么”。当学生普遍陷入思虑阻塞之际,切忌急于出示自己的预设结果,而应当将难度较大的问题重新分解为几个有梯度的小问题,化难为易。如:可以将“蒲松龄《狼》一文中屠户是怎样战胜狼的”这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屠户对待狼的动作前后有什么变化”、“屠户的心态是怎么变化的”等一组小问题。或者变换角度提问,使学生恍然大悟。比如,在多角度理解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小人物的无奈”这个主题时,学生难以接受,我撇开课文提问:“假如你们家也有这么一位落魄的叔叔,你们会怎么做?”学生在七嘴八舌之后顿时领悟到:文中菲利普夫妇的做法其实并无大过,因为生存艰难的他们自身也难保,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无可奈何。
五是避免无的放矢,要讲究提问的技巧。许多教师偏重于学生思考的结果,忽略思考的过程,因而只要求学生回答出概括性的答案即可,并不深究。比如:提问《拳打镇关西》中鲁达的形象特点,见学生粗略地答出“见义勇为”、“粗中有细”等感受性的印象即止步,没有追问“从原文的哪些情节中看出来的”。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贴标签”式的人物分析,学生阅读也容易“跟着感觉走”而不肯在文本细读和品味上下功夫。
部分学生逐渐旁观于师生对话,进而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主要是他们体验不到参与的成功感。因此,我们应当尽可能注意提供机会,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并尝到成功的愉悦。从提问的次序看,应当按“待进生——中层生——优等生”渐次进行;从回答期待看,前者能表态即可,中者要求能讲述部分理由,后者则要求全面深刻阐述;再从提问用语看,前者热情鼓励其积极参与,中者注重启发点拨,后者则期待更加完善。
六是避免流于形式,要慎用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极大现实意义,小组交流是它在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形式。我认为小组合作的前提应当注意三点:一是所需探讨的问题有一定难度,仅靠个人的自主学习无法完成;二是交流展开必须以各组员自行思考,有了一定的个人初步见解为基础;三是交流必须是平等的进行,不能让能力较弱的学生成为一种摆设。提出问题马上交流的做法只能使“小组合作”走走“过场”。
七是避免浅尝辄止,要给学生充裕思考时间。许多教师急于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因而常常蜻蜓点水式的提问。主要表现为根本不等大多数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不等大多数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不等大多數学生愿意主动表述,就急不可耐地提问。往往只让学生答出粗略地感受便匆匆止步,甚至为了赶时间频频打断学生不合己意的回答。有的老师也追时髦似的运用“小组合作”,往往刚提出问题就让学生“交流看法”。结果学生只能草草回答,答案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更严重的是往往只有少数思维敏捷的优秀学生才能跟上教学节奏,其他人则逐渐沦为袖手旁观的听众了。特别是个别老师迷信于多媒体课件,常常等不及师生对话的充分展开就急于投影完备的“标准答案”,使课堂提问常常成为走过场,让学生经常沮丧于自己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巨大差距,因而常常不是主动自信地思考,而是消极地等待老师的“标准答案”。
师生对话能否深层次的展开,关键在于学生能否静心潜入课文和问题情境,集中注意力地充裕思索。因而教师提问之后,一定要静静地等待学生思考,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予相应的思考时间。虽然在课堂教学的师生对话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憾,但我们相信:只要真正落实“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积极优化对话的设计和实施,使学生确实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一定能取得“教学相长”的理想的教学成效——不仅学生会在教师睿智的提问和启发下茁壮成长,而且教师也会因为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积极参与对话得到锻炼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