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教师评点

2012-05-08 05:12蒋太碧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7期
关键词:评点乡愁同学

蒋太碧

摘要所谓“评点”就是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主要是学生的“发言”活动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一般是比较单调的,它在教学实际中大概表现为四种情态:第一种,不置可否;第二种,重复学生的发言;第三种,话语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好”“很好”“非常好”“不错”“真聪明”等这样一些词语上;第四种,做得比较出格,常常没有分寸地夸大其辞地赞美学生。

关键词语文教课;教师评点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评点语活动起来,丰富起来,“朗润”起来呢?我想,比较好的方法是将“评点”这两个字做到“灵活”上去,做到“多角度”上去,做到“交换角度”上去,也就是说,我们可是灵活美好地,姿态各异地,角度丰富地对学生的话语进行“评点”。

为此可从如下方面锤炼自己的教学评点语:表示肯定或否定;表示对发言内容的解说;表示纠正或补充;表示评赞与鼓励。对发言内容进行优化与深化,着眼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新课堂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摒弃“否定的反问句式”,不同意运用“直截了当的批评式”和“不置可否的替换式”评点,我们反对“过分热情的表扬式”评点。

我们主张课堂教学中教师点评要充分体现对生命主体的尊重,要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之所以被赏或不被赏的理由,要尽可能运用充满诗意和激情的语言。

一、评点要让学生知其所以被赏

从激扬生命的角度说,我们一直提倡教育中要目中有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把学生当作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和需要引导的人,有一位教师在教《乡愁》时做到了这一点。

他首先请一位听课教师朗读了《乡愁》全文,这位教师朗读的水平非常高,声情并茂。然后他又请学生对这位教师的朗读进行评点。第一位学生说:“我感觉这位老师的朗读水平很好。”第二位学生说:“我觉得这位老师读出了情感。”第三位学生说:“我觉得这位老师朗读时抑扬顿挫,非常有节奏感。”

学生评价是精彩的,但讲课教师的评价更精彩:“三位学生的评价语言非常简明,而且各有侧重,如果将三位同学的评点结合起来,就是对这位老师朗读情况的全面评价。

第一位同学是结论性的评价,第二位同学是从文章的内容情感出发作具体的评价,第三位同学是从形式上也就是朗读技巧上进行评价。

但我想我们可以评点得更好,在对别人进行评价时要能做到既有鲜明的观点,又有足够的理由,可以是内容,也可以是形式的。”

这位教师的评点博得了听课教师热烈的掌声。因为在这位教师评点的过程中,既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肯定,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又让学生知道了教师表扬和赞赏自己的理由。

三位学生大都非常兴奋,有力地促进了他们的后续学习,同时又让全体学生明白了评点时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掌握评价的具体方法。

二、评点要让学生知其所以不被赏

同是这位教师,同是《乡愁》的教学,在安排学生自由朗读完文章以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朗读文章和听课教师的朗读作一个比较。

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学生朗读进一步把握文章的内容。二是鼓励学生要拥有挑战的勇气。在这名被推荐学生的朗读过程中,教师发现一部分学生交有接耳,一部分学生发出带有不屑的嘲笑声。因为刚开始朗读时,这位学生读错了几个字。

但这位教师没有叫停(一般情况下上课教师的心理肯定不怎么舒畅,也许会叫停),而是以足够的耐心仔细听其继续往下读,果然,这位学生越读越好。在该生读完以后,教师作了这样的即时评点:“这位同学开始不是读的很好,因为读错了字,显得不连贯不顺畅,后来越读越好,读出了感情,也有了节奏,应该受到表扬。

但是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有两种不好的表现——交头接耳地议论和不屑地嘲笑,这是要批评的。

因为在别人朗读时我们应该学会倾听,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听了这几句话,许多学生颔首赞同,当时交头接耳的和露出不屑笑声的都低下了头,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好了。这样的评点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是大家一直感到难以落实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不着痕迹地得到了落实。

三、评点需要教师“燃烧”的语言

诗人说,一個只会“冒烟”而不会“燃烧”的人,不会成为真正的诗人。我们可以这样推理:一个只会“冒烟”而不会“燃烧”的语文教师,肯定难成为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所谓“冒烟”就是不冷不热,不痛不痒,青烟缭绕,了无生气。

所谓“燃烧”就是热情如“飞流直下三千尺”酣畅似“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教师的评点很难预设,都是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或课堂交流时要学会倾听,要在瞬间抓住学生说话的关键点,把学生的一大段话提炼概括成一句话。

教师要善于扩展,在抓住学生说话的根本点后,要能精要的说出合理的内核,剥离出不够到位或者有错误的地方。语文教师,应该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具有语言表达的能力,用丰富的语汇,多变的句式,抑扬顿挫的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使评点富有诗意和激情。

比如,教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名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后,如果教师很平静地说:“还不错,你读的不错,很有表情,也很流畅。”这就是“冒烟”;如果教师激动地说:“很好,你读的真好!读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读出了乱石穿空的雄奇,也读出了人生如梦的悲凉!我们为你的精彩朗读而喝彩!”这才是“燃烧”。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点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评点乡愁同学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九月的乡愁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书评点讯
让自由评点与专题评点“比翼齐飞”
翻译擂台(116)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