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荣
摘要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一直以传授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强调历史知识的灌输与接受,而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考不断地升温,为追求高分而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更是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抑制了学生的思想发展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历史教学;理念;意识
建国以来,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现在又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其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是新課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要进行鼓励和积极评价,小心呵护他们的求知欲。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否定和批评,那么,学生的求知欲就会慢慢萎缩,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大降低。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探索需要超人的勇气和信心。哥白尼认为:“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因此他不断探索,为了发现宇宙的奥秘而不懈奋斗,最后提出了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心说”。科学探索已随着历史的发展衍生出一种精神,引领人类不断进步、发展。21世纪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又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勤奋学习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然而,当探索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时,知识创新的难度就会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一次探索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探索活动受挫的结果。面对求知路上的困难,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将最终获得真知。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还应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历史学更是以其丰富的历史史料对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在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学生通过学习将会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思维。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弥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后,及时开展思维训练,提出问题:中国甲午海战中的失败是谁的过错?教训如何?接着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批判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而忘了国家利益的行为。告诫今天的青少年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如果历史教师能够经常与学生开展这类思想交流活动,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包括学习方法的掌握和思考问题角度的独创性,解决问题方式的独创性。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长成果的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位教育家曾说:学我者死,创我者生。这就是要求学生要敢于创新,敢于质疑,杜绝盲从和教条主义。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异议,鼓励创新,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进步。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标新”和“立异”也可以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另外,教师要发扬民主,为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给学生标新立异,表现自己提供机会。最后,教师还要能够以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当今课程改革的氛围中,教师只要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使讲述的内容贴近现实人生,思想开放自由,就能够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思维。如讲道古代中国多民族的统一和共同发展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今天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发表见解,学生就会体会到学习历史能起到“鉴古知今,经世致用”的道理。学生就会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表达出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期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寓思想教育于学习体验之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就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改革中,只要教师不断探索,方法得当,措施有力,就能够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取得教学上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