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急性肠梗阻合并肠缺血价值研究

2012-05-08 08:10楼天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肠壁肠系膜肠管

楼天奇

(浙江省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浙江诸暨311811)

CT诊断急性肠梗阻合并肠缺血价值研究

楼天奇

(浙江省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浙江诸暨311811)

目的探讨CT在诊断急性肠梗阻合并肠缺血中的作用,分析各类肠缺血典型CT表现的可靠性。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50例,分析其CT资料。着重分析肠缺血的典型CT表现。结果150例患者中,31例经临床或手术后确诊为肠梗阻合并肠缺血。CT诊断肠缺血的整体敏感性为72.1%,特异性为89.1%,阳性预测值为72.1%,阴性预测值为99.1%。结论CT诊断肠梗阻和肠缺血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肠梗阻和肠缺血的典型CT表现有助于临床制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肠梗阻;肠缺血;诊断

急腹症中急性肠梗阻最为多见,患者多表现为腹部突发性的剧烈绞痛[1]。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急诊医生往往无法快速准确地判断肠梗阻的程度以及病因[2]。若患者同时出现急性肠缺血非常危险,相关研究[3]表明,急性肠缺血病死率约30%。所以早期快速诊断急性肠梗阻合并肠缺血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CT诊断的急性肠梗阻合并肠缺血患者31例,探讨CT在诊断早期急性肠梗阻合并肠缺血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150例,分析CT检查资料。其中男性74例,女性76例,年龄22~72岁,平均(57.61±10.64)岁。患者均有腹痛、出现呕吐、肠蠕动增强等表现。150例患者中接受过腹腔镜手术96例(64.0%),曾患有恶性肿瘤32例(21.3%),接受过腹部放疗14例(9.3%),切除小肠8例(5.3%)。

1.2 检查方法:应用GE Lightspeed螺旋CT扫描机扫查,先常规全腹平扫,层厚5.0mm,层距5.0mm,螺距0.875∶1,扫描参数280mA、120kV,扫描时间1s,矩阵512×512。然后静脉注射碘海醇100mL行增强扫描,团注流率3.0mL/s,扫描范围上至膈顶水平,下至耻骨联合下缘。团注后30s及60s做双期扫描获得原始图像。

1.3 诊断方法

1.3.1 CT判断肠梗阻指征:小肠肠管内径>3.0cm;结肠肠管内径>5.0cm;机械性肠梗阻于近端扩张肠管和远侧塌陷肠管发现“移行带”,交界区为梗阻部位;或者正常管径的肠管之间发现“移行带”,也为梗阻部位。

1.3.2 CT判断肠缺血指征:肠壁增厚(扩张肠袢壁厚>2mm);平扫显示肠壁高密度;肠壁强化减弱;肠系膜静脉扩张;局限性肠系膜积液,即梗阻肠系膜的包裹性积液;腹腔积液。

所有患者检查后根据病情判断是否进行手术,对不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以及X线片资料。

2 结 果

150例患者中,31例经临床或手术后确诊为肠梗阻合并肠缺血。150患者的CT诊断中,诊断为肠缺血有43例,整体敏感性为72.1%(31/43),特异性89.1%(106/119),阳性预测值72.1%(31/43),阴性预测值99.1%(106/107)。27例患者经手术治疗,4例患者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进行抗凝治疗。2例患者因术后急性肾衰竭死亡。31例CT诊断为肠梗阻合并肠缺血的患者中,由粘连性肠扭转引起12例,粘连带8例,由肠疝引起5例,由肠系膜梗死引起2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引起4例。

2.1 肠梗阻合并肠缺血的典型CT表现

2.1.1 肠壁增厚:本组有肠壁增厚的CT表现12例,敏感性为38.7%。而CT增强扫描图像中,出现肠壁增厚14例,其敏感性上升为45.2%。119例不伴肠缺血的肠梗阻患者中,CT图像中发现肠壁增厚25例(特异性为79.0%)。31例肠梗阻合并肠缺血患者中,CT增强图像出现“靶征”5例,119例不伴肠缺血的肠梗阻患者的增强CT图像中,“靶征”5例(特异性95.8%),证明“靶征”的特异性较强,31例肠梗阻合并肠缺血患者中CT图像中既有肠壁强化或减弱的表现,又存在“靶征”13例,特异性为41.9%。肠缺血的CT平扫与增强CT表现,见图1。

2.1.2 肠系膜积液:本组CT图像发现肠系膜积液27例,其敏感性高达87.1%;而在119例不伴肠缺血的肠梗阻患者中,CT图像发现肠系膜积液11例,特异性为90.8%。

2.1.3 肠系膜静脉的扩张:本组CT图像可见肠系膜静脉的局限性扩张17例,敏感性为54.8%,而在119例不伴肠缺血的肠梗阻患者中,CT图像发现肠系膜静脉扩张23例,特异性为80.7%。小肠系膜血管改变,排列呈“梳状征”(图2)。

2.1.4 腹水:本组CT图像发现腹水21例,敏感性为67.7%,在119例不伴肠缺血的肠梗阻患者中,CT图像发现腹水26例,特异性为78.2%。

3 讨 论

影像学检查中,与腹部平片相比,CT扫描可以显示人体的横断面,从而避免了腹部平片因各种组织相互重叠而造成漏诊的缺点[4]。CT扫描结合多样化的计算机后处理技术,能够多角度、完整地显示病灶整体以及周边的组织结构[5]。CT诊断肠梗阻不但可以清楚地显示管腔的解剖结构,还能直观地显示出梗阻发生的部位,梗阻的程度以及内部和周边组织结构,对查明梗阻病因具有重要意义[6]。而计算机后处理技术能够帮助对病灶进行定位,对病灶组织进行定性判断,CT后处理的三维图像可以精准地显示肠管内径、肠系膜血管以及肠腔外的组织,有助于判断肠梗阻,以及有无并发肠缺血和并发肠缺血的严重程度或者其他并发症[7]。CT多平面重建和CT增强扫描能清楚地显示肠系膜血管,对于判断血管是否出现狭窄,以及是否含有血栓有特异性表现[8]。螺旋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合并肠缺血的价值非常高,有肠壁增厚、肠系膜积液、腹水和肠系膜静脉扩张等典型CT表现。

本文旨在分析CT诊断肠梗阻合并肠缺血的价值,分析各类肠缺血典型CT表现的可靠性。由于肠梗阻对肠壁灌注造成改变,所以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进行CT增强扫描,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在诊断急性肠梗阻合并肠缺血方面,本组CT诊断的总体敏感性为72.1%,阴性预测值为99.1%,可见CT诊断急性肠梗阻合并肠缺血有很高的价值。CT表现为肠壁强化或减弱是肠壁血管发生闭塞的主要征象,在动脉疾病和肠系膜梗死病变中最为常见。本组急性肠梗阻合并肠缺血的31例患者中只有12例患者出现肠壁增厚CT表现,其敏感性为38.7%,而肠壁增厚一直以来都作为肠缺血的经典CT表现,这可能说明CT断层图像对有效区分肠壁增厚具有难度,同时我们在CT图像中发现,由于患者都在发生肠梗阻的早期阶段就接受了CT扫描,所以肠管的异常扩张容易掩盖中度以下的肠壁增厚,所以仅凭肠壁增厚的CT表现没有足够的诊断价值。肠系膜病变是肠梗阻并肠缺血患者中最常见的CT表现之一,本组31例肠梗阻合并肠缺血患者中,出现肠系膜病变30例。腹水对肠梗阻合并肠缺血具有十分敏感的阴性提示功能,所以可以通过腹水判断患者有无肠缺血。

总之,CT诊断肠梗阻和肠缺血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肠梗阻和肠缺血的典型CT表现有助于临床制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CT诊断急性肠梗阻合并肠缺血的能力必将更出众。(本文图见封三)

[1] DEBUS ES,DIENER H,LARENA-AVELLANEDA A,et a1. Acute intestina1 ischemia[J].Chirurg,2009,80(4):375-385.

[2] ASHOFF AJ,STUBER G,BECKER BW,et a1.Eva1uation of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ccuracy of biphasic mesenteric mu1tidetector CT angiography[J].Abdom Imagin,2009,34(3):345-357.

[3] TÜRKBEY B,AKPINAR E,CIL B,et a1.Uti1ity of mu1tidetector CT in an emergency setting in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J]. Diagn Interv Radio1,2009,15(4):256-261.

[4] WIESNER W.CT-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1 diagnosis of noninf1ammatory acute intestina1 conditions[J].Praxis,2011,100 (17):1025-1032.

[5] 石海峰,杨小庆,杨明.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机械性肠梗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1):103-106.

[6] 徐启怀,王丰富,徐晓剑,等.机械性肠梗阻多层螺旋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0):108-110.

[7] BLACHAR A,BARNESS,ADAMSZ,eta1.Radio1ogists' perform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intestina1 ischemia,using MDCT and specific CT findings,using a variety of CT protoco1s [J].Emerg Radio1,2011,18(5):385-394.

[8] RITZ JP,BUHR HJ.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J].Chirurg,2011,82(10):863-866.

(本文编辑:赵丽洁)

R574.2

B

1007-3205(2012)10-1204-02

2012-01-30;

2012-03-02

楼天奇(1966-),男,浙江诸暨人,浙江省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从事医学影像诊断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10.036

猜你喜欢
肠壁肠系膜肠管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