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积极心理学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2-05-08 09:10付艳芬尹可丽王剑华廖剑英
大理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心理学

付艳芬,尹可丽,王剑华,汤 珺,廖剑英

(1.大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2.云南师范大学,昆明 650092)

我国积极心理学文献计量学分析

付艳芬1,尹可丽2,王剑华1,汤 珺1,廖剑英1

(1.大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2.云南师范大学,昆明 650092)

了解国内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以“积极心理学”为主题词,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检索出590篇文献。对这些文章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和内容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积极心理学自21世纪初开始进行研究,从2007年至今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主观幸福感、积极人格、积极教育、积极组织行为及和谐社会等;而目前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深入研究和本土化研究。

积极心理学;现状;文献计量学;内容分析;中国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以来兴起于美国的一种人文取向的心理学理论形态〔1〕。首倡者为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自1997年Seligman在就任APA主席一职后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思想以来,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2〕。而这场运动的思潮,也已涌入中国,正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所关注。

所谓积极心理学,就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3〕。这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或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它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如主观幸福感、美德、力量等,而不是把注意的重心放在消极、障碍、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研究是一次研究焦点的重新聚焦。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围绕着“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为支撑点)来开展相关的研究,而且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积极心理学在积极体验方面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福乐、流畅感、积极情感扩建理论;在积极人格特质方面已经提出了24种积极人格品质,对乐观、希望、感恩、宽恕等已开展了多项研究,更多积极人格的研究正逐步展开;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方面也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理论和观点,主要有自我预防、积极应对和生活质量等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学校、家庭和工作环境。从当前的研究态势来看,积极心理学不仅仅在心理学领域里取得了众多成就,而且其思想已经渗透进了心理治疗、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个领域〔4〕。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正是关注人的积极面,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目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现状进行研究,了解我国目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不足,才能更好地为今后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取样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西南大学节点(http:// www.cnki.net/index.htm) 作为文献检索平台,检索条件为:主题:“积极心理学”;模式:模糊匹配;发表时间截止日期:2010年5月31日。共检索到783篇文献,以报告积极心理学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为接受标准。排除标准如下:①书评或报纸;②不是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主题为主要内容的。根据上述接受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有590篇文献作为分析积极心理学的样本。

(二)分析单元

分析内容分三类:①文献发表时间和数量、基金项目、第一作者单位类型及所属地区。②研究方法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包括调查研究和干预实验研究。③研究主题。研究主题的分类主要按照目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支柱: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制度〔2,4-7〕。积极体验主要包括幸福感和积极情绪;积极人格按照彼得森〔8〕和Seligman所提出的积极心理学研究的24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制度主要包括积极的国家制度、积极的工作制度、积极教育、积极的家庭系统〔4〕。

(三)数据处理

对每篇文献所报告的每个单元逐一加以统计,不论1篇文献中出现某个单元多少次,只计1次。用SPSS15.0统计分析,以频次、百分比统计为主。

二、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发表时间、数量及基金项目等基本情况

图1显示了我国积极心理学文献发表时间及数量。从图1可以看到,我国积极心理学的文献从2002年开始发表,然后逐渐增多,到2007年急剧上升,2007年至2010年未满四年的时间中发表的文章数量为504篇,占85.4%。590篇文献中,期刊论文434篇,占73.6%;博硕论文111篇,占18.8%;大会摘要45篇,占7.6%。2007年的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2009年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都有许多有关积极心理学的文章。590篇文献中,有95篇文章得到基金项目支持,占16.1%。近四年来获得基金支持的文章为83篇,占基金项目文章的87.4%,说明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和重视。

图1 积极心理学文献发表时间及数量

表1列出了第一作者单位类型及所属地区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撰写有关积极心理学文章的作者主要来自学校,占了94.4%。另外少部分来自研究机构、医院。作者所属的地区中,占第一位的是华东(33.9%)、其次是中南(28.3%)和华北地区(15.9%)。六大地区中作者最少的是西北地区(5.3%)。另外,还有2篇文章是香港的作者撰写的。

表1 第一作者单位类型及所属地区情况

(二)研究方法

从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个角度考察,590篇文献中,理论研究文献438篇,占74.2%;实证研究文献152篇(其中采用调查法的有123篇、干预研究的有29篇),占25.8%。调查研究中主要针对幸福感的调查。表2列出了幸福感测量量表统计结果。幸福感的测量工具,使用国外引进的幸福感测量量表有45次(61.6%),其中使用得最多的是总体幸福感量表(9次)、生活满意度量表(8次)和主观幸福感问卷(5次);使用国内学者自编的量表28次(38.4%)。在国内自编的量表中,有总的幸福感问卷,如综合幸福感问卷、主观情感幸福感量表、心理幸福感问卷等。还有针对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编制的问卷,学生群体的如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中国沿海地区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体育专业大学生幸福感问卷、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等;教师群体的有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初中教师幸福感问卷、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等。国内自编量表中使用最多的是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3次,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3次。

表2 幸福感测量量表统计

(三)研究领域

表3列出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主题。对积极心理学进行概述的文章有57篇(9.7%)。积极体验的研究主要是对幸福感的研究,占16.6%。积极人格的研究内容包括总的研究(5.9%),其次是乐观(2.4%),心理弹性(2.1%),感戴(1.7%),宽恕(1.0%),希望(0.8%)和自我决定理论(0.8%);在积极社会制度研究中,积极的国家制度(1.7%)主要是针对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积极的工作制度(11.5%)的研究中主要涉及管理领域,重点聚焦于积极组织行为、心理资本等的研究;积极教育(32.2%)是研究最多的主题,着重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积极的家庭系统(0.7%)和积极应对(0.7%)研究的较少。另外,积极心理治疗(6.9%)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表3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主题

三、讨论

(一)文献的代表性

本文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数据收集,通过接受与排除标准,选取了590篇文献进行研究。该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尽可能全面地收集资料,资料涉及期刊论文、博硕论文、大会摘要,因此可以说选取文献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状况。

(二)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国外自20世纪末倡导积极心理学研究,而我国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自2002年开始,说明我国学者跟随国际积极心理学运动,开始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之后,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近四年来,积极心理学更是成为研究的热点。在590篇文献中,博硕论文111篇,占18.8%,从学位论文的研究数量来看,也说明了积极心理学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从温总理的讲话和近几年来基金项目对积极心理学的支持力度,以及国家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都预示着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会越来越得到国家的关注和重视,今后的研究会更多地涉及该领域。

590篇文献中,理论研究文献占了74.2%;实证研究文献只占了25.8%。而在理论研究文献中,主要是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以及把积极心理学应用到教育、心理治疗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可以看出,我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还只处于初级阶段,还只处于把国外的积极心理学思想引进而开展本土化研究的起步阶段。实证研究的152篇文献,主要采用调查法(123篇)。调查研究中主要是针对幸福感的调查,使用的幸福感测量量表有45次(61.6%),用的是国外引进的量表,使用国内学者自编的量表28次(38.4%)。我国学者在引进、改编的基础上,逐渐编制适合本土的量表,这是值得肯定的方面。而调查研究只能广泛地搜集大量资料,无法突破表面而深入内层来了解问题〔9〕。这还是说明了我国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还只处于初级阶段、表面阶段,还有待深入进去研究、本土化研究、本土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制度三个方面。积极体验的研究主要是对幸福感,尤其是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但是目前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是对不同群体的幸福感进行调查,了解各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目前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涉及自尊、自我概念、人格特征、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价值观、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等。相信今后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会继续下去,而同时有关机制、干预的研究也会增多。积极人格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乐观、心理弹性、感戴、宽恕、希望和自我决定理论。而这些领域的研究才刚起步,还会涉及更多的人格领域。在积极社会制度研究中,积极的国家制度主要是针对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这也正符合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积极教育(32.2%)是研究最多的主题,着重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及其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然而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停留于理论建议阶段,实证研究太少,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总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且会持续下去。目前的研究还只处于起步阶段,以理论研究为主,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深入研究、本土化研究。

〔1〕张勇.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2〕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23(3):6-10.

〔3〕Sheldon K M,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4〕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5〕Seligman M E P,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5-14.

〔6〕付国秋.积极心理学介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20-22.

〔7〕周嵚,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2):129-132.

〔8〕〔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M〕.侯玉波,王非,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8-80.

〔9〕杨国枢,文崇一,吴聪贤,等.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205.

(责任编辑 杨朝霞)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China

FU Yanfen1,YIN Keli2,WANG Jianhua1,TANG Jun1,LIAO Jianying1
(1.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0,China;2.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092,China)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and statu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China and analyze its problems,this article reviewed and analyzed literatures published in Chinese journals and selected 590 articles from 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for bibliometric and content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udy on positive psychology in China beginning in this century has been a hot topic since 2007.The research topics include subjective well-being,positive personality,positive education,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harmonious society,etc.These studies are more about theoretical research,while empirical,further and indigenous researches will have to be reinforced in the future.

positive psychology;status quo;bibliometric;content analysis;China

G641

A

1672-2345(2012)02-0093-04

2011-11-01

付艳芬,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研究.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心理学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幸福感
主观指导与优劣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