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应论视角看语用模糊现象

2012-05-08 09:10潘俊峰
大理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模糊性使用者语义

潘俊峰,王 勇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口 570228)

从顺应论视角看语用模糊现象

潘俊峰,王 勇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口 570228)

根据语言顺应论的观点,语用模糊既是语言使用者在其意识突显指引下,选择模糊语言以动态顺应语境和语言结构,实现话语特定意义的结果,也是为实现意义生成和交际目的达成而采用的一种有效的语用策略。

语用模糊;选择;顺应;认知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固有的一种属性,体现了客观事物类别之间的模糊界限。认知语用学认为,自然语言模糊性是人类在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过程中,经认知体验加工处理,进而概念化的结果,所以,从根本上讲,语言模糊性涉及语义模糊、概念模糊以及模糊推理等,是人们把握现象本质和规律的一条重要途径〔1〕。简言之,自然语言模糊性主要指词语所具有朦胧而又广远的语义外延〔2〕,体现了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以及边界的不清晰性、语义界定的主观性及其对于语言语境的依赖性等〔3-4〕。目前,对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已经从关注语言本体模糊性,扩展到了逻辑、认知、语用,甚至科学哲学〔5〕等不同方面。

正是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本文试图采用顺应论的观点,着重探讨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主要是语用模糊现象,以期理清并阐释一些重要的模糊语用概念和理论,揭示促成语用模糊性的深层动因和机理。顺应论作为一种对语言的纵观视角(pragmatic perspective on language),一方面,能够揭示语言选择和顺应过程中语用模糊作为一种有效的语用策略协助交际的顺利达成,而另一方面,模糊语言或者说语用模糊,在很大程度上又是语言使用者在其意识突显指引下,选择不同语言表达以动态顺应语境和语言结构的必然结果,两者互相影响,促使意义生成和交际目的的实现。

一、语义模糊与语用模糊

语言模糊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中,简单地说,模糊语言可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4〕的特点,被划分为自然模糊、语义模糊以及语用模糊。一般而言,词语意义本身的模糊不清会构成语义模糊,而人们在认识或描述客观世界时表现出的模糊性则为自然模糊,话语层面的模糊则往往构成特殊的语用模糊现象,常用来表达语言使用者的特定意图或多种言外之力,主要涉及语言使用者对意义的表述或者解释的不确定现象〔6〕。张乔〔7〕也认为,仅从语义角度是不能全面地解释模糊语言的,各种丰富的语用因素是必须要考虑到的。但语用模糊现象绝不仅仅是在话语层面体现出来的语言模糊特性,因为语用的过程是涉及到语言使用者、语言以及语境等各种因素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随着对模糊现象研究的深入,在语用学研究中,语用模糊(pragmatic ambivalence)也逐步成为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研究范畴。Leech〔8〕和Brown& Levinson〔9〕认为,所谓的语用模糊主要是指说话人使用一种可能会同时实施多种言语行为的话语,从而使自己的真正意图处于不确定或模糊状态,让听话人作出自己判断和选择的言语使用和理解现象〔10〕。语用模糊的实质可简括为,在话语的实际使用和理解中,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各种语用策略向听话人表达多种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s),其结果必然会导致说话人意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语言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解释为语用过程中各种变异性的具体体现,是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交际目的,把原本可以直接清楚表达的意思故意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表达出来,因而使受话人形成对话语的多种不同理解的一种交际策略〔11-12〕。但是,无意中造成的语用模糊是有消极作用的,不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而故意使用的语用模糊则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语用策略,集中体现了交际的动态性和丰富性。

语用模糊具有一些与语言模糊(包括语义模糊)完全不同的区别特征〔13〕。概括地说,语用模糊的产生具有语境依赖性,语言使用者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动机。另外,语用模糊的话语中不一定含有语义模糊,但总会给听话人带来理解困难,使得说话人的意图具有模糊和不确定性,而且语用模糊主要发生在话语层面,因而具有多重复杂模糊的言外之力〔14〕。

二、语用模糊形成的理据:认知选择与顺应

与传统语用学理论关注言语运用的某个或某些层面不同,Verschueren〔15〕提出的顺应论试图从一个更为宽泛和全景的角度解释话语及其语用过程,为全面研究、解释各种语言现象提供了一个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Verschueren认为,语言使用就是一种社会行为,因而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认知和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那么,语言使用其实就是在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degree of salience)下为了顺应语境和语言结构而不断作出选择的动态过程。所以,顺应论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种“选择—顺应”的语用综观论,主张以一种“综合”模式来把握与研究语言问题,通过对语境、意识程度、动态顺应等问题的讨论,将文化、认知和情感等各种层面的相关因素都包容在这样一个宏大的体系之中〔16〕。而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灵活作出各种恰当的选择,主要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的特点。选择和顺应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选择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手段,而顺应才是最终的目的和结果。从顺应论来看,无论是语言选择抑或是顺应,都会导致模糊语言的产生。因此可以说,顺应性是模糊语言的本质特征〔17〕。同时,在各种因素相互选择、顺应的动态过程中,受语境及语言使用者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实现特定的意图或目的,往往也需要采用语用模糊的策略。

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选择性会导致语言的模糊性,包括语义模糊、自然模糊和语用模糊。顺应论强调,连续的选择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作出的,会发生在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上,包括语音、语调、词汇和语篇等,发生在语言产生和理解两个方面。而且,这种选择具有必然性和不可回避性。不过,这种可供语言使用者选择的语言手段和策略总是受到社会、认知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也会促成不同类型的语用模糊表达。当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及语言形式之间关系的不一致、不对应时,如颜色词等,人们就无法界限分明地表达明确的概念,往往需要借助于模糊语言,这就构成了一种自然的语言模糊。而对于那些出现在交际过程中,由于人们遗忘、不愿意或者觉得不合适明确表达时,就会采用模糊的语言来传达其交际意图或目的。与自然模糊和语义模糊不同,语用模糊主要是帮助人们表达一定的礼貌及合作态度,或是有意表达一些言外之力等〔16〕。无论何种语言模糊,从顺应论来看,都是语言使用选择性的结果和体现,所以说,语用模糊就是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为了特定的交际目的或意图,在社会、认知和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之下,对语言形式、内容和策略等连续选择的结果。

顺应论认为这种由于认知选择而产生的模糊语言,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模糊顺应的语用效果,以达成理想的交际目的。语言的这种选择和顺应性充分揭示了语用模糊的形成过程以及本质特征。需要指出的是,语言使用中的选择性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点。变异性使语言选择在一定范围内成为可能,商讨性极大地丰富了语言表达,而顺应性则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和理解者通过商讨和选择而顺利实现理想交际目的的过程和结果。所以,语言的变异性和商讨性是语用模糊顺应的基础和条件,而正是因为这种模糊特性,语言使用者才能够充分驾驭语言,发挥其社会、认知和文化等功能,作出动态顺应,以实现理想的交际目的。张瑞鸿〔17〕指出,哈姆雷特的“to be,or notto be”的困惑和选择是模糊语言具有变异、商讨和顺应特征的典范。对于这句话的中文翻译,无论哪种版本都依然摆脱不了其具有的很强的语言模糊特性。

由此可见,一方面,语言使用中的选择和顺应会使其具有特定的模糊性,主要体现为语用模糊,另一方面,为了达到特定语用目的,语言在顺应中会有一种趋同或一致的语用效果,而这往往也是模糊的。

三、语用模糊的实现:模糊语言的功能顺应

语言的顺应性是双向或多维的,既可以是语言顺应语境,语境顺应语言,或两者同时顺应,也可以是交际主体之间的相互顺应。语言顺应包括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那么,语用模糊就成为一种极为有效的语用策略,协助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语言顺应意识程度下,实现语言与不同语境和语言结构的动态顺应,实现理想的交际目的或意图,而这种动态顺应的结果又会进一步强化语言的模糊性,导致各种模糊语言的产生,集中突显为语用模糊。

本文将主要从语言顺应的4个角度来依次论述模糊语言的动态选择和顺应关系,进而阐释语用模糊的实现过程和机制。

首先,模糊语言与语境关系顺应。这主要是指模糊语言的选择要与语境(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相互适应,进而才能实现特定的语用模糊效果。一方面,语言使用者总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交际双方以及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这些交际语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必须选择恰当的模糊语言以顺应这些不同的交际语境,另一方面,语言语境中的语篇结构、使用者的特性等复杂因素也会影响到语言使用者对模糊语言的选择,以便顺应各种不同的语境因素。

另外,语用模糊的实现还依赖于不同的语言结构,即模糊语言结构。这主要涉及对模糊语言结构构成的不同因素作出的选择,包括语言、语码、语体和语法等,以及对其建构原则的选择。这种语用模糊策略的选择和使用,既是为了更好地顺应语言结构,表达特定语用意义的需要,也是顺应的必然结果,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其实质也就是通过这种模糊语言结构的选择以更好地顺应特定准确意义的生成和表达,达成交际意图。

而且,模糊语言选择和语用模糊的实现过程,还体现着动态的功能顺应。这主要是指,模糊语言的选择会受到时间差异、变化着的不同语境以及语言线性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表明,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意义的生成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是动态变化的,因此,语言的选择就必须随着这些复杂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这种顺应会赋予语言一定的动态变化性,进而体现为语言的模糊性,这种情况下多表现为语用模糊,是意义生成和实现交际目的必须选择的。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语用模糊的实现与功能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程度和突显密切相关。模糊语言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主要突显了认知心理因素的作用,强调人们在选择语言作出顺应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心理(mind in society),即个人心理认知因素和社会规范的制约,会促使其使用不同的模糊语言。换句话说,语用模糊总是涉及到语言使用者对话语所进行的认知加工和处理,而且,这种认知加工总是在意向性指引下进行的,这是意向性理论〔18〕对意义生成和话语理解的阐释〔19〕。这一复杂过程表明,模糊语言的选择总是在一定的意向性支配下,涉及到社会和认知等因素。一方面,这些相关认知因素,如感知及表述、记忆和计划等,都会因不同的语言使用者而有所不同,而在使用语言的顺应过程中,那些特有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就会在语言上表现为语用模糊;另一方面,社会规范确立了语言的标记形式,而模糊语言往往会被作为一种特殊的标记语言,以凸显顺应过程中语言使用者的不同意识程度,利用语用模糊的策略实现其不同的交际意图。例如,有些商家促销商品时会打出“买一送一”的广告,可实际上是,消费者要是买了一台彩电,却仅会送一只牙膏。按照社会规范,“一”与“一”应该是准确对应的,属于无标记的,但这例广告却为了凸显其不同的主观意识而使“一”标记为一种模糊语言,这种语用模糊显然只是顺应了商家(说话人)的意识程度,但同时也就忽视了消费者(受话人)的意识凸显。当然,这种语用模糊的实际运用及其语用效果的实现,也充分说明了语言选择和功能顺应的动态性。

以上的讨论充分说明,顺应理论对模糊语言,尤其是语用模糊具有很强的描述性和解释力,既可以从语言选择性解释模糊语言的产生,也可以充分阐释模糊语言实现顺应目的的过程及其特征。这种“选择—顺应”语用综观论对语用模糊及其特性的解释过程可以简单图示如下(见图1)。

图1 解释过程简图

四、结语

简言之,在认知语用学框架中,顺应论能够详细地描述语用模糊的产生及其各种模糊特性。把语用模糊的使用解释为语言选择和顺应的结果,主要是在语言使用者不同意识程度的影响之下,根据语言所具有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点,通过动态地顺应语境关系和语言结构,以成功实现理想的交际目的或意图,而这个过程始终伴随着模糊语言的运用,而从根本上讲,这也就是语用模糊的运用和实现过程。顺应论把认知、语境、社会和文化等因素都纳入其研究范围,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研究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引导人们动态地、综观地关注与语言有关的现象和问题,因此,更有利于深入探究语言现象背后各种复杂的原因和特性。总之,认知科学的发展为深入探究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各种语用模糊现象提供了多种视角和理论支撑,揭示了语言与社会、人类意识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20〕,同时也扩大了模糊语用论的范畴,这就要求研究者在具体探讨某些语用模糊现象时,必须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综合分析和探讨。本文所采用的语用综观论视角下的顺应论就是对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所作的尝试性研究。

〔1〕Zadeh L A.Fuzzy Sets〔J〕.Information and Control,1965(8):3.

〔2〕毛荣贵,范武邱.语言模糊性与翻译〔J〕.上海翻译,2005(1):11-15.

〔3〕蒋跃.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与语言的模糊性〔J〕.外语教学,2007(2):83-86.

〔4〕付臻,吴迪龙.解构主义视角下英汉语言模糊性的翻译处理〔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4):114-118.

〔5〕雷淑娟.自然语言模糊性的科学哲学阐释〔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6):123-126.

〔6〕李元胜.语用模糊的认知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44-48.

〔7〕张乔.模糊语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5.

〔8〕Leech G H.Principles of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9〕Brown P,Levinson S.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0〕梅美莲.语用模糊:Jane Austen小说言语策略探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59-64.

〔11〕张耘.语言模糊性的表现层面及其翻译透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80-84.

〔12〕庞加光.语用含糊的认知语用分析及其语用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1(4):13-17.

〔13〕邵璐.翻译学视角下的语言模糊性研究〔J〕.中国外语,2007(3):72-76.

〔14〕王美玲.汉语语用含糊的成因及实现方式〔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140-144.

〔15〕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2.

〔16〕鲁苓.语用学的界面:Verschueren“综观论”的一个基本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7-9.

〔17〕张瑞鸿.模糊语言的顺应性解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7):27-29.

〔18〕郅友昌,王建兰.现象学意向理论对意义的本体论阐释〔J〕.外语学刊,2010(4):26-30.

〔19〕徐盛桓.话语理解的意向性解释〔J〕.中国外语,2006(4):33-37.

〔20〕刘媛,肖建安.网络言语变异的概念整合视角〔J〕.大理学院学报,2010,9(11):52-55.

(责任编辑 党红梅)

Pragmatic Ambivalence from Adaptation-Theoretic Perspective

PAN Junfeng,WANG Y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Pragmatic ambivalence guided by the salience of language user,according to the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fundamentally results from the meaning generation in which the continuous making of fuzzy linguistic signs is made for the purpose of dynamic adaption into the context and linguistic correlates,and meantime functions a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effect the meaning generation and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pragmatic ambivalence;choice;adaptation;cognition

H030

A

1672-2345(2012)02-0036-04

2011年海南省社会科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HN SK11-89);海南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hd09xm 114).

2011-11-02

潘俊峰,讲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模糊性使用者语义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语言与语义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抓拍神器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