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进
(广东医学院图书馆,广东 湛江 524023)
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是图书情报工作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是传递国内外学术动态、推介工作方法和经验、传授专业知识与技术的重要窗口,对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学科建设等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期刊评价的重要载体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进行了遴选和展示,但鲜有研究考虑到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整体的结构关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程度。笔者通过对2010年我国19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引文的聚类分析,分别探讨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之间的关系结构和图书馆学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程度,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发展状况。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有很长的历史,其重要性得到人们的肯定。聚类分析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将相似的事物归类。它以研究对象(样品或指标)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为依据,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或指标)聚合为一类,再把另一些彼此相似程度较小的样品(或指标)聚合为一类,直到把所有的样品(或指标)都聚合完毕为止,最后将整个分类用一张聚类树图把样品(或指标)间的亲疏关系表达出来[1]。
在文献计量学中,通过分析引文建立学科领域的知识地图是经典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引文聚类分析,特别是从引文间的网状关系进行研究,能够探明有关学科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结构;分析推测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衍生趋势;还能对某一学科的产生背景、发展概貌、突破性成就、相互渗透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科学的动态结构和某些发展规律。
本研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收录的19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为对象。以《重庆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作为数据源进行引文统计。经统计,2010年19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共发文7119篇,引用参考文献24955篇,涉及2823种期刊。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时,相似度采用余弦夹角法,聚类方法采用系统聚类法,分别以来源期刊(指标)和被引期刊(样品)聚类,最后将整个聚类过程作聚类树图,按聚类图特征选恰当的分类,探讨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之间的关系结构,以及图书馆学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程度。
为消除每种期刊载文量的大小对引文的影响,在进行聚类分析之前,需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处理。笔者采用A刊引用B刊的引文量除以A刊的总引文量,将其比值作为聚类分析的标准数据。见表1所示。
表1中行3、列1对应的值为0.00170648,其意义为《大学图书馆学报》引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引文总量占《大学图书馆学报》总引文量的0.17%。行5、列4对应的值为0.002798,其意义为《情报理论与实践》引用《编辑学报》的引文总量占《情报理论与实践》总引文量的0.27%。
经SPSS统计分析,以来源期刊(指标)为统计对象,可得聚类分析的树状图(见图1)。由图可见,选择13作为分类标准。此次聚类将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核心期刊分为3类。每一类期刊之间会有着较高的关联度和相似的主题,相互之间的引用率较高,关系较密切。
①类1。包括《情报资料工作》、《图书情报工作》、《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知识》、《情报科学》和《情报杂志》。其中《情报资料工作》、《图书情报工作》和《中国图书馆学报》首先聚在一起,说明这3种期刊之间的距离是所有期刊间最小的,因此它们的关系也是最近的。
表1 2010年19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引文矩阵片断
聚在类1的核心期刊又可以分成两个子类,《情报资料工作》、《图书情报工作》、《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知识》为子类1-a,《情报科学》与《情报杂志》为子类1-b。子类1-a中的期刊均开展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术研究和交流,说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子类1-b包含的《情报科学》、《情报杂志》为集情报科学理论研究和情报实践研究于一体的情报信息学术刊物,较侧重情报学的研究[2]。
②类2。包括3个子类,分别为2-a:包括《图书馆建设》、《图书馆论坛》、《图书馆》、《图书与情报》、《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杂志》和《大学图书馆学报》;2-b只有《国家图书馆学刊》;而2-c也只有《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根据树状图所示,《国家图书馆学刊》与2-a子类的关系更加密切一些。
类2聚集了10种核心期刊,说明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此,研究内容上整体更侧重于应用研究。
③类3。包括《情报学报》和《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情报学报》研究的重点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知识信息的处理,而《现代图书情报技术》集图书馆界、情报界、各种现代技术的应用和情报信息服务工作导向于一身,是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专业刊物,其研究主题更多地偏向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从研究的内容看,该两种期刊聚在一类是合理的。
19种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核心期刊共涉及2823种被引期刊,其中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关的期刊约71种。由于本研究拟探讨图书馆学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故在被引期刊中去掉了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相关的71种期刊。在剩余的2752种期刊中,统计每一种被引期刊被19种核心期刊引用的总次数,并按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截取被引总次数超过20次的期刊作为聚类分析的数据源,共62种(见表2)。这62种期刊可以说是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在进行本专业研究时,除本专业以外最关注的期刊。作为一个交叉学科,通过对这些期刊进行聚类分析,可反映出图书馆学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
表2 62种被引总次数超过20次的期刊
10 研究与发展管理 31 统计与决策 52 信息化建设11 计算机应用 32 软科学 53 中国科学基金12 软件学报 33 中国行政管理 54 出版发行研究13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34 电子政务 55 经济管理14 中国软科学 35 管理科学学报 56 现代教育技术15 计算机科学 36 商场现代化 57 中国工业经济16 科学管理研究 37 管理工程学报 58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17 中国信息导报 38 档案学通讯 59 技术经济18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39 商业研究 60 科技导报19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40 系统工程 61 企业经济20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41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62 中国社会科学21 计算机学报 42 管理世界
经SPSS统计分析,以被引期刊(样品)为统计对象,可得聚类分析的树状图(见图2)。根据树状图所见,可将所有被引期刊分为4个大类,与之对应的,即为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关的学科大类。
①计算机科学。包括的期刊有:12、13、8、21、41、7、11、4、49、48、9、58、15、19、30、23 和 56(序号对应的期刊见表 2)。
这一类的期刊均与计算机的软硬件研究及应用技术相关。比如12《软件学报》、21《计算机学报》、48《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等。
计算机科学是通过对信息处理过程的研究,进一步对软件、特殊应用(人工智能)、计算机数学及计算机体系结构等方面进行探索性和理论性研究的一门科学。它是一种工具,计算机科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有着密切的交叉关系,从技术角度说,图书馆的应用主要是靠计算机科学推进的,情报的搜集、加工整理、存储、检索、传输、开发利用等工作及其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改变了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的传统观念和服务方式。
随着知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不断向现代化、产业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科学对各种知识集合产生的影响将不断地加剧,人脑与电脑协同发展对知识的组织、整理、提炼都会带来新的变革,这些新变革也必将导致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变革与创新[3]。
未来的图书馆有许多称谓,如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等。这些称谓都是针对图书馆的新技术、新环境、新格局、新功能而言的。未来图书馆的实现,需要新的信息技术来支持。图书馆学研究的技术化趋势实为必然。
②管理学。包括的期刊有 53、60、24、51、36、61、16、25、1、32、5、42、57、27、40、35、3、6、14、2、1 0、26、59、37、55、31、47、29、43、39和 33,共 31种。
在62种期刊中,与管理学相关的期刊达到31种,占50%,可见管理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关系之密切。目前已有专门探讨将管理科学应用于图书馆的课程《图书馆管理学》,可见管理学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重要作用[4]。将管理学应用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图书馆工作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在此类期刊中,主要可划分为二大类:
a.经济管理类,如:42《管理世界》、36《商场现代化》、61《企业经济》、47《外国经济与管理》、39《商业研究》、55《经济管理》等。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图书馆学情报学与经济领域的关系日益密切。作为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图书馆、情报工作的开展、情报事业的发展必然要涉及到现实经济问题,必然要认真地考虑其经济效益。针对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问题,在图书馆学和情报学领域内也展开了较多的研究和讨论。经济学的理论,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管理、绩效分析、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等这些理论,现已被应用至图书馆学情报学,使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深化,研究的对象扩大,促进了图书馆学的发展。
b.科技管理与科研管理,如51《科学观察》、16《科学管理研究》、1《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5《科技进步与对策》、、2《科学学研究》、53《中国科学基金》、3《科技管理研究》、6《科研管理》等。
科技管理和科研管理是在科学技术发展中,通过对管理科学的运用,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管理行为。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出人才出成果,而人才与成果最终也要在文献上表现出来,这必然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关[5]。如何利用图书馆为科技管理、科研管理服务?如何使科技管理、科研管理中的一些理论指导图书馆的相关工作?如何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③信息科学。包括的期刊有 34、52、17、62、44、46。
信息科学主要是指以信息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及其程序设计等技术为研究工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科。由信息论、计算机科学、仿生学、系统工程与人工智能等学科互相渗透、互相结合而形成的。由聚类树状图可知,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关的信息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网络远程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实践等方面。
信息科学是个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的大学科群,有研究指出,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凡与信息、知识、智能有关的学科或领域均可纳入其中[6、7]。可见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
④编辑学。包括的期刊有20、22和54。
编辑学是以出版物(包括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工作为研究对象,其根本目的是传播知识和信息,这就需要研究信息的组织、管理和利用,而图书馆学情报学则是研究有关信息的搜集、整理、检索等的科学。在许多高校的信息管理系里,往往会设置该两个专业方向[8],说明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基础,相互融合。
通过对来源期刊和被引期刊的引文聚类分析可较好地分析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之间的关系结构,同时也可反映图书馆学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程度,避免了由主观判断带来的主观影响,同时为数据的分析提供了简便的途径。但是需指出的是,引文聚类分析也有其不足之处,如以被引期刊聚类时,在统计高被引期刊时,由于选取阈值的关系,有些低于阈值的期刊,也有可能是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关的重要期刊;利用数据库检索时,数据库中数据的准确性、检索年份的选择;这些都可能使所作分析与实际有所偏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与其他的研究方法合并使用,以弥补单独使用的不足。
[1] 李道苹.医学信息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 张蔓蒂,胡吉明.基于同被引分析的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关系与结构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35-38.
[3] 王子舟.论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J].图书馆建设,2003(5):1-5,46.
[4] 柯平,张文亮.当代图书馆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发展[J].图书馆论坛,2011(6):73-79,87.
[5]John Mac Coll,Michael Jubb,宋丹辉.科研支撑服务研究:科研环境、管理机构与图书馆[J].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11(7):1-5.
[6] 叶继元.图书馆学、情报学与信息科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的关系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11-17,23.
[7]叶继元.变中求存,存中思变——图书馆学、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等关系再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29-34.
[8] 戴利红,张国君.试论编辑学与图书情报学的整合[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4(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