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的情报学

2020-01-09 03:12李广建
图书情报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情报学情报工作情报

李广建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近年来,国内关于情报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问题,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和讨论,比较著名且差异性明显的观点包括:一种观点是情报学起源于军事学和谋略学,主要是将信息转化为情报和谋略,是个人和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进行感知和响应,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科学决策服务;另一种观点是情报学起源于图书馆学和文献学,主要为解决自二战后所出现的科学文献数量迅速增加导致“信息爆炸”与信息利用之间出现的矛盾。这两种观点非常典型,极具代表性;另外,早在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了“大情报观”的理念,近年来也有学者在论证构建统一的情报学体系框架的可能性。

以上研究,充分反映出中国情报学的研究特色。从古至今,中国都是一个十分重视情报和情报活动的国家,从孙子兵法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到现代科技竞争中“耳目、尖兵、参谋”,无一不反映出对情报工作的重视,也反映出中国的情报工作和情报研究深深地根植在军事、科技、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并在行业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正是由于中国情报学的发展有这样的特色,而每一个行业的背景、要求、发展、概念体系各有不同,因此对情报研究的理解也会各有不同,因而,目前关于情报学研究的争论,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同时,也正是因为学科背景的不同,研究人员都是站在各自学科的角度在进行争论,估计想要在短时间内达到统一,也很困难。

尽管如此,应该看到,这种争论和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情报学研究进程。

2019年下半年,在为本系情报学硕、博士生开设情报学学科前沿进展课程的过程中,我将“中国情报学的发展”设为论题之一,对中国情报学的发展过程及路向开展讨论,本专题展示了这次讨论的部分成果,包括2篇硕士研究生的论文、3篇博士研究生的论文。

《情报学体系架构初探》,从学科设置及情报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情报学的发展特征以及情报学术语的使用现状,认为现在学科目录的情报学虽然名为“情报学”,但本质仍然是“科技情报学”,和军事情报学、安全情报学、经济情报学、科技情报学、医学情报学、农业情报学等属于同级并列学科。从术语本身来说,“情报学”这一 概念应该是对各个领域情报学的总称,并不单指科技情报学,即“情报学”作为上位学科,下位学科包括军事情报学、安全情报学、经济情报学、科技情报学、医学情报学、农业情报学等。情报学应该是横断学科,是一种研究框架(理念、思维、意识、原则),是情报研究和情报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于这种认识,提出了综合性情报学学科体系,并对其内容进行了探讨。

《中国特色情报学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调研、定量分析等方法,总结了情报学在中国的发展,对情报学研究与教育进行国内外比较,论述了我国情报学的特色,并认为目前中国情报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根据所服务的用户群体做出不同的定位,对于科学家、学术群体、甚至普通大众来说,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是这些群体的主要目的,因此,服务于这类群体的情报学,与国外情报学的研究内容有相当的一致性,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信息”。而对于管理者、政府机构、军工机构等用户群体,情报学应发挥其决策支持作用、其研究对象应该是“情报”。中国情报学的发展应该两种情报学兼顾,一方面应该保持自己的传统特色,对情报分析和相关理论开展更多研究,实现“守正”;另一方面,也应该不断吸收相关学科优势内容,积极丰富自己的学科,实现学科方向的“创新”。

《从中美学科对应的视角看中国情报学研究分歧与解决方案》,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information science 和intelligence studies的起源、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情报学的发展方向,认为在“大情报观”、“大情报学”视角下将information science与intelligence studies整合起来共同作为中国情报学的组成部分,既保留各自的研究对象、方法与内容,又互相借鉴与学习,将有助于解决中国情报学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分歧,又有助于中国情报学走出一条不同于美国的独特道路。

《关于我国情报学发展的问题研究》,梳理了我国情报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情报学研究、情报工作以及研究与实践两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作者认为,应该普及情报知识,加强社会大众对情报和情报工作的认识以及对情报事件的了解;坚持情报学教育应以“情报”为主,明确情报和信息的关系;面对情报元素被弱化和情报学研究领域被模糊的问题,需要将情报学研究对象从“信息”回归到“情报”;主动开展以情报服务为主、文献服务为辅的情报工作,情报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决策支持上,文献工作是情报工作的基础工作之一。

《中国情报学发展路径研究》,对国外信息科学和情报学以及中国情报学历史发展和研究范式进行了调研,提出了中国情报学在新时期新环境下的发展路径。认为当代中国情报学发展需与“信息概念”划清界限;当代中国情报学发展需将“分析方法与思维”视为核心研究方法;当代中国情报学发展需将“单一情报”研究拓展为“综合情报”研究以及明确当代中国情报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情报实践”。

在组织本专题时,为了完整地反映作者的观点,保持论文原样,仅有个别文字的调整,因此,上述文章的内容可能有一定交叉重复,但并不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本专题的内容,仅仅是作者们在学习情报学过程中的一些初步认识,肯定存在着一些缺点不足与错误疏漏,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情报学情报工作情报
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第十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在长沙召开
开放与融合:公安情报学进入情报学方式研究*
情报
情报
情报
曾希圣与人民军队情报工作
国内图书馆情报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索
卷首语
交接情报
浅议知识管理对新时期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