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倩 刘红 李旭伟 许薇 唐兰 刘华
(1.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机能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7;2.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四川 南充 637007)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医学机能学实验是将生理、病理生理和药理学的实验教学内容融合为一体的独立设置的实验教学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目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成为研究热点[2-4],大家一致认为其具有传统教学(Lecture based leaning,LBL)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推广PBL教学方法的理念较多,但是笔者认为LBL和PBL各有优缺点,教学中并不能只看到PBL的优点和LBL的缺点,而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我们在机能实验学教学实践证明,实现PBL+LBL联合的双轨教学,可以达到相互取长补短的效果,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我们认为双轨教学具有比单一教学模式更广、更良好的应用前景。
传统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是我国教学的主流形式,教师作为教学主体课堂讲解,学生从属于教师,被动接受教学内容。传统的机能实验教学也是采用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一般先由老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示范操作,学生看完后就依葫芦画瓢进行操作,按照书上的观察项目进行观察和记录,最后书写实验报告。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条理清晰,框架明确,非常便于教师讲授[5]。LBL教学法对于传播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是非常有益的,作用不可忽视。
但是传统的机能实验学教学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的培养。学生成了知识的存储者,此方法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僵化,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差。此模式注重知识的系统完整,但是忽视相关学科的融合贯通,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和学生缺乏沟通,学生并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力通过试卷来评定,忽视对知识的应用,容易导致学生“高分低能”[6]现象的产生。
PBL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McMaster)大学首创[7],PBL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采用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法。PBL讲授过程一般包括:教师精心准备问题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寻求答案,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相关的知识。
PBL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开放式探索学习、独立学习,显著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8-9]。由于此教学方法的显著效果,近年来PBL教学得到广泛的研究和采用。
不过PBL的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学生缺乏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学生有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最终只知其果不知其因。所以如果在机能实验过程中全部采用PBL教学方法,虽然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但对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而且现今缺乏PBL教学专门的教材,教师的培训也存在相应的问题,一个课程如果全部采用PBL教学,课时数也需要大大的增加,难以得到真正的实现;另外我国的传统教育使学生依赖性强,容易产生偷懒或者畏难情绪,导致滥竽充数的后果,这些都制约了PBL教学的发展。
机能实验教学采用PBL+LBL双轨教学模式是为了弥补单纯使用一种教学方法的不足,从而既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有系统地基础知识的讲解,全面提高机能实验学教学质量。
双轨教学的教学过程要进行精心设计,无论是经典实验、综合实验和病案讨论均可以进行双轨教学,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比例。下面以病案讨论为例,说明双轨教学在机能实验中的实施过程。老师针对典型病案先进行LBL教学,主要讲授相关的理论基础。然后教师选择2~3个典型的病案进行PBL教学,课前教师通知学生,把病案和相关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根据病案查阅生理、病理、药理和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所获得的知识,在老师的参与下讨论如何用所获得的知识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学生为讨论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并及时进行增补、纠正学生的错误。以查找资料—交流—讨论—提出新问题,反复循环直到解决问题并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在讨论完以后学生代表进行总结发言,最后老师进行归纳,还可以进行点评,这样形成教学相长的局面。通过对病案的讨论,学生加深了对生理、病生、药理和机能学知识的理解,并开始联系了临床知识,从而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并且调动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双轨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增加,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对相关学科的了解,并且要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发展[10],同时要掌握传统和现代教学方法,并且应用自如,才能给学生“授渔”。双轨教学法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使用的前提是教师对实验教学内容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充分掌握,这就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从不同层面和知识点去思考,教师要带着问题查资料、做教案、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又要求授课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表达、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难,需要教师下功夫,这给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课件,并且备问题以及如何解答问题和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讲授不需要过于详细,但一定要重点突出。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预习并找出疑难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重点讲述或启发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备课中老师还应仔细考虑LBL与PBL在各专业和不同层次学生的比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配,不可同一而论。
双轨教学的重点是在学生的个人能力上,因此学生必须配合教师的教学,认识其重要性,课前认真研究生理、病生、药理、机能教材和相关文献,课时对理论知识系统整理后并积极发言,发现问题后踊跃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双轨教学综合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新型教学法的优势,既引入教学内容、手段及方法上的创新性,又能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组织、分析、综合、表达能力,把学习的积极性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同时提高学生独立查阅文献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机能教学质量。双轨教学对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亦有促进作用,机能学课程中学生的团结协作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机能实验以3~4名同学为一组,无论是在综合实验或者病案讨论,不是一个同学能独立完成的,只有通过同学的相互配合才能成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为学生走上社会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奠定一定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到学生学习探讨和辩论过程,除了要求应有多学科的知识,充分的备课外还应掌握讨论气氛的调动、引导等技巧。双轨教学更可在教学环节与信息反馈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加强师生间的传播与沟通,在及时修正教改中出现问题与不足的过程中增进师生友情。
双轨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我们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双轨教学进行评价,共发放调查表97份,全部收回。学生对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见表1,90%学生认为在双轨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83%学生认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7%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表达能力,93%学生对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帮助,88%的学生认为提高查阅文献的能力,95%的学生认为此方法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表1 学生对双轨教学在机能实验学效果的评价(人数(%))
双轨法能充分发挥各教学法的优势,并将其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教学相长,使教学双方都既有压力又有兴趣,真正起到了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的“双赢”。应用双轨教学法开展机能学教学实践以及其他课程的教学,是一种值得积极尝试的新的教学模式。
1 刘萍,王菊英,马剑峰,等.开放式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与教育,2006,(11):14-16.
2 杨明珍,黄震琪,王霖.PBL教学模式在内科学教学中的探讨[J].安徽医学,2011,32(7):1003-1004.
3 沈道清.病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应用体会[J].河北医药,2011,33(17):2687-2687.
4 张团笑,牛彩琴,买文丽.PBL教学法在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0,32(1):43-44.
5 籍建东.研究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职教论坛,2011,(5):43-45.
6 李莉,徐逸平,卓冬兰.LBL结合PBL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7,6(2):148-151.
7 Nieman LZ,Cheng L,Foxhall LE.Teaching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 to apply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to patient care[J].Fam Med,2009,41(5):332-336.
8 Dolmans DH,De Grave W,Wolfhagen IH,et al.Problem-based learning:future challenge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J].Med Educ,2005,39(7):732-741.
9 刘红林,程牛亮,覃秀桃.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2):192-195.
10 赵黎明,黄海,姚定康,等.双轨教学法在呼吸科见习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