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铯非均相催化合成乙酸-β-萘酯

2012-05-07 03:47宋延卫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2年3期
关键词:乙酸酐萘酚乙酸

韩 波,郭 宏,王 俏,宋延卫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乙酸-β-萘酯常用于W/O型微乳液中评价脂肪酶、α-胰凝乳蛋白酶、人工模拟酶、咪唑活性的疏水底物[1~4],通常由乙酸(乙酸酐)与萘酚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制得。由于浓硫酸的强酸性和强氧化性,设备腐蚀严重、副反应多,且后处理工艺复杂、废水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一些使用不同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β-萘酯的报道,取得了一定进展,如硫酸氢钠、ZrOCl2、氨基磺酸、杂多酸、碘单质等[5~9],但仍存在收率不理想、价格较贵、腐蚀设备等问题。

氯化铯作为非均相催化剂,能有效催化乙酸酐和β-萘酚的酯化反应,用量小、催化活性好,可重复使用,且反应后处理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氯化铯不是一种简单的路易斯酸,推测可能与铯离子体积大有关。

作者以氯化铯为催化剂、以乙酸酐和β-萘酚非均相合成乙酸-β-萘酯[10],考察了相关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合成路线如下:

1 实验

1.1 试剂与仪器

β-萘酚、乙酸酐、氯化铯,均为分析纯。

电子恒速搅拌机,杭州仪表电机有限公司;98-1-c型数字控温电热套,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T-214型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CS101-1AB型电热干燥箱,重庆银河试验仪器有限公司;PE-1710型红外光谱仪,Perkin-Elmer公司;XT-4型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

1.2 方法

在50 mL三口圆底烧瓶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β-萘酚、乙酸酐,加热溶解,稍微冷却再加入催化剂氯化铯,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除去催化剂,母液冷却后即有白色固体析出,加入2 BV的蒸馏水,抽滤,洗涤,再将其自然晾干,即得产物。

测定产物熔点和红外光谱。

2 结果与讨论

2.1 产物结构表征

测得产物熔点为:70~71 ℃(文献值:71~72 ℃),红外光谱见图1。

图1 产物的红外吸收光谱

图1中,1741 cm-1处为羰基C=O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1200 cm-1处为强的酯基-COO-反对称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1365 cm-1处为-CH3的对称弯曲振动吸收峰,3065 cm-1处为萘环上的C-H伸缩振动吸收峰。与萨特勒红外光谱相符。

2.2 合成条件的优化

2.2.1 乙酸酐与β-萘酚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

固定氯化铯用量为0.5 g、反应温度为80 ℃、反应时间为40 min,考察乙酸酐与β-萘酚的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 乙酸酐与β-萘酚的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乙酸酐与β-萘酚摩尔比的增大即乙酸酐用量的增多,产率上升;当摩尔比为1.3∶1时,产率最高,达94.5%;再增大乙酸酐的用量,产率反而下降。 故乙酸酐与β-萘酚摩尔比以1.3∶1为宜。

2.2.2 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取3.6 g(0.025 mol)β-萘酚、3.1 mL(0.033 mol)乙酸酐,固定反应温度为80 ℃、反应时间为50 min,考察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见表2。

表2 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产率上升;当催化剂用量为0.5 g时,产率最高,达94.6%;但催化剂的用量超过0.5 g时,产率反而下降。故催化剂用量以0.5 g为宜。

2.2.3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取3.6 g(0.025 mol)β-萘酚、3.1 mL(0.033 mol)乙酸酐、0.5 g氯化铯,固定反应温度为80 ℃,考察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反应时间为40 min时,产率最高。反应时间过短,反应不完全;反应时间过长,溶液颜色变深,副产物生成,产率下降。故反应时间以40 min为宜。

表3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2.2.4 验证实验结果

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3.6 g(0.025 mol)β-萘酚、3.1 mL(0.033 mol)乙酸酐、0.5 g氯化铯、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40 min,考察最佳反应条件的稳定性,结果见表4。

表4 验证实验结果

由表4可知,最佳合成条件下重复实验5次,产率在94.3%~94.7%之间,表明最佳合成条件稳定,重复性好。

2.3 催化剂重复使用效果(表5)

表5 催化剂重复使用效果/%

由表5可知,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3 结论

以氯化铯为催化剂、以乙酸酐和β-萘酚合成乙酸-β-萘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乙酸酐)∶n(β-萘酚)=1.3∶1、氯化铯用量0.5 g、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乙酸-β-萘酯产率达94.7%。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参考文献:

[1] Yoshikazu M,Takuya O,Fumio I,et al.Enzymatic reaction in water-in-oil microemulsions.Part 2.Rate of hydrolysis of a hydrophobic substrate,2-naphtyl acetate[J].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Farady Transactions,1994,90(7):979-986.

[2] Luis F A,Elsa A,Eduardo L.A procedure for the joint evaluation of substrate partioning in reverse micellar solutions:I.Hydrolysis of 2-naphthyl acetate catalyzed by lipase in sodium 1,4-bis(2-ethylhexyl) sulfosuccinate (AOT)/buffer/heptane[J].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2001,388(2):231-236.

[3] 乔传令,李暄,邢建民,等.转解毒酶基因工程菌的解毒作用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1,21(2):105-108.

[4] 北京化学试剂公司.化学试剂-精细化学品产物目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73.

[5] 何节玉,钟明,刘艳辉.ZrOCl2催化合成乙酸-β-萘酯[J].精细石油化工,2004,21(6):21-22.

[6] 翁文,钟艺聪,林敏,等.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酸-β-萘酯[J].应用化学,2002,19(5):509-510.

[7] 张理平.H4SiW12O40催化合成乙酸-β-萘酯[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24(3):14-15.

[8] 马荣萱,王俏.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乙酸-β-萘酯[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2):86-88.

[9] 李佳凤,易春艳,余爱农,等.碘催化合成乙酸-β-萘酯[J].精细石油化工,2006,23(3):21-23.

[10] 黎小武,刘文奇,邹康兵,等.氯化铯催化芳硒化钠对炔硒醚加成合成(Z)-1,2-二芳硒基烯[J].有机化学,2007,27(9):1176-1178.

猜你喜欢
乙酸酐萘酚乙酸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基于ASPEN 模拟的TBPOH 硝化反应条件优化
乙酰化法常温测定醇酸树脂中羟基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α-萘酚和β-萘酚
DMAC水溶液乙酸吸附分离过程
五氧化二氮/硝酸/乙酸酐体系的拉曼光谱
乙酸仲丁酯的催化合成及分析
碳纳米粒子:合成及可见光催化降解萘酚绿
联萘酚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N-甲氧基)亚氨基-2-苯基乙酸异松蒎酯的合成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