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紫怡
摘要:为了探索声乐教学的多元化渠道,近年来,有一种声乐教学法正逐步流行,通过训练来达到声乐中对歌唱气息,共鸣以及情感的融会贯通,事半功倍地达到声乐教学的目的,那就是朗诵教学法。它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无可厚非,愈来愈被人们所接受,应用。
关键词:朗诵;声乐训练;作用
英国伦敦皇家学院声乐教授约翰.胡勒曾经说过:“没有说话就没有歌唱”我国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先生也曾说过:“歌唱就是建立在音符上有感情,有意境的说话。”在本人三年的声乐学习中,专业老师一再强调朗诵的重要性。或许一开始自己并不能真正地理解老师的用意,但通过三年的学习,逐渐会意与明白其中的道理。下面本人浅谈朗诵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一、朗诵有助于语感,乐感,情感的统一
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歌曲的情感,除了以旋律的形式表现之外,还可以通过文字语言的形式来传达。而朗诵就是最有感染力的一种,我们通过朗诵可以较为直观地理解与体会歌曲的思想内容。而反复地朗诵歌词,除了能体会歌曲的思想内涵,还能感悟文学语言的节奏与旋律的节奏的吻合,使词曲结合更完美,最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朗诵不是简简单单地照本宣科,要想达到语感,乐感,情感的统一,需要在朗诵中进行情感的培养,而这需要我们做到正确地理解作品,确定基调。所谓基调,就是作品的思想内容,风格样式所决定的富有个性的基本情调,也就是体现最喜爱每个词句和段落中的具体感情的总和。我们不难发现,每首歌曲的流传总有它胜人一筹的一面,从歌词到旋律到思想内涵。我们朗诵要具备表层把握和深层驾驭,要深入地理解作品,体会情感,做到感同身受地朗诵。
二、朗诵有助于咬字,吐字的清晰
所谓“字正腔圆”是对声乐学习者一个最基本的规范。只有正确清晰地咬字吐字,才能准确地传达出作品的内容,思想。在我们平时的接触中,不难发现很多人的演唱都是“装腔作势”,为了追逐一种听觉上浑厚的音响效果,忽视咬字吐字的重要性,让大家完全不知道他(她)在唱什么,说什么,表达什么。这样的演唱失去了音乐所具有的感染力,更别提其它的情调韵味。清代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写道:“若字不清,则音调虽和。而动人不易。”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鲁索曾在《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中提出:“歌唱者读字比起歌唱者的声音更为重要,在歌唱中扎实的读字是正确发声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读字技巧。任何嗓音都不能算是一件真正良好的乐器。(奥斯汀《歌曲与语言》)歌唱家培特 托西曾有这样的表述:”如果一个歌唱者咬字不清的话,他就无法使听众获得歌唱中来自歌词的大部分美妙之处:这样一来,他的歌唱也就失去的感染力……” 由此可可见,咬字的重要性。每逢课上,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要求我对作品进行朗诵,课后也总是叮嘱我经常训练,达到字音纯正清晰,声音圆润明亮,准确表达歌词的含义。在声乐界,一般将汉字的构成分为头,腹,尾。
三、朗诵有助于气息的控制,形成良好的共鸣
我们平时在练习一首歌曲的时候,经常发现气息不足。而对这点本人也是深有感触,常常一鼓作气想将一句话表达完整却常常力不从心。而对于这个问题,老师时常让我先将整句话朗诵一遍,去体会放松舌尖,放松下巴,放松嘴皮子的感觉。整个咬字的过程是一种绝对放松,懒洋洋的状态,以最小的力气将这句话表达出来,但同时还要有鼻腔和胸腔的共鸣在里面。经过反复训练,一句完整的句子就可以一口气唱完了。对于这个原因是由于朗诵与我们平时的讲话的肌肉状态相像,与我们日常的语言更为接近。更能放松的去表达,而我们在演唱的过程中,由于旋律的走向,音高的变化容易产生紧张的生理状态,于是咬字用力了,下巴紧了,舌尖也放松不了,全身处于紧绷的状态,这样花费了很多不需要用的力气,导致了气息不足,吸气不深。故而经常朗诵有助于歌唱气息的平稳,自然。对于什么是共鸣,共鸣体?怎样找到共鸣,获得理想的共鸣?朗诵主要以口腔和咽腔共鸣为主,上面挂一点鼻腔共鸣,下面用胸前作为底座支撑。这与声乐中的共鸣是大同小异的。美国著名歌唱家丽塔 沙恩曾说过:“ 我曾到有些歌手说话用一种方式,而歌唱又用另一种方法,那时我发现的真正的问题……我说话和我歌唱时是一样的,我能从说话直接转入唱。”由此可见,有共鸣的说话和歌唱中的共鸣是如出一辙的,我们在朗诵的时候带着哼名,叹着气去朗诵,其实就是我们歌唱的共鸣状态了。只要我们勤加练习朗诵,形成良好的发声模式,这样好的音色和共鸣就会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的歌唱中。
以上是本人从三年的专业学习中粗略得对朗诵在声乐教学中重要性的大致理解与梳理,当然,当中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将情感与方法融会贯通,相得益彰,是朗诵对声乐训练的重要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将朗诵训练应用于声乐教学之中,将让声乐学习者对声乐的学习更加通俗易懂,也让声乐学习者更乐于接受。
参考文献:
[1][苏]H·K.那查连科歌唱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黄伯春译[美]杰罗姆,汉涅斯.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M].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6.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