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
摘要:《伦理视域下OEM企业转型研究——以苏州OEM为例》一文从伦理视域给中国OEM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新的转型思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6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当前的欧债危机正威胁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外向型经济当然也在所难免。其将会增加中国产品对出口欧洲的压力。进而影响中国的外需因素,而外部需求的减弱,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经济增长外在动力。这无疑让我们产生一种危机感。深入思考我国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是一个远见的战略性问题。文章试图从伦理视域给中国OEM企业发展方式转型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转型升级;伦理视域;OEM
一、中国OEM企业的现状
中国从事加工生产和出口的企业,多数是在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所以,其市场的绝大部分在海外。现在,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下降、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这类企业都普遍面临利润率下降、发展速度减缓等问题,许多企业正在作二次发展方面的尝试。但是,这类企业在思考和尝试战略发展时,潜伏着三个亟待引起高度重视的不良症状。
1.规模扩张,壮大背后的虚弱。比如苏州现在一些代工出口型企业认识到多元化发展的危机,果断提出目前仍然在原行业内继续谋求发展,不搞多元化。关于具体如何在原行业内谋求发展问题,但这些企业的“当家人”的回答几乎都是“扩大生产规模”。但是,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加工出口型OEM企业的生产利润不断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生产环节在产业链中的竞争地位也同时趋于下降;据报道富士康集团已开始试行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相反,市场环节的利润率和竞争地位在相对上升。如前几年的家电行业就已经遇到这种情况,迫使家电生产企业最后不得不实施生产、市场一体化战略,来实现对市场环节的掌控。
扩大的生产规模,虽然可以改善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但由于并没能提高在产业链里的地位,而且还会造成对市场环节的进一步,地位可能会更加被动。“我们都在说中国是世界工厂,正是因为我国缺少进入产业链高端领域的企业,特别是进入研发领域的企业,如我们电子行业,无论是世界产量最大的电视机、手机、电脑也好,还是其他一些微电子光电子产业也好,我们花了不少力气去生产,但始终只能为国际上的一些高端产品生产商打工,赚取少量的劳务费,象电视机产业,我国的产量占世界的近一半,但出口一台彩电,只能赚取很少的一个到两个美元,生产的鼠标我们的利润也只有区区的约一个美元,而研发销售商却可得九美元。其实我们所有的电子企业都在努力地为菲利浦、松下、索尼、英特尔、ADM等几家大的芯片生产商赚钱加工出口型企业考虑在原行业内发展时,对扩大生产规模问题不能做简单处理,在考虑生产规模扩张的方式上,尤其需要谨慎,否则,不仅不能提升竞争力,还会加大企业转型或退出成本”。
2.成本优势,成功背后的乏力。中国加工出口型OEM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在于其显著的成本优势。在形成成本优势的因素中,中国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是主要的形成因素。但是,随着国内该行业的发展,加工出口型企业的成本优势正在受到一些相反因素的抵消:
首先,劳动力价格优势对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言,不具可持续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肯定日趋减弱。现在,由于劳动力价格上升,很多企业已经受到利润率下降的困扰;其次,由于源于劳动力价格的成本优势,是中国加工出口型企业相对其它国家同类生产企业的优势,而不是中国某个具体企业的独特优势,所以,在国内竞争者范围内,这种整体性优势不构成具体企业的竞争优势。
“显然,对这些企业而言,必须通过其它方式形成自身独特的、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就成本而言,通过高效的生产组织能力、物流系统改善能力以及工艺创新能力等,获取的成本优势才可以持续支撑企业的发展。”加工出口型企业长期依靠劳动力价格优势,我们从施振荣先生的微笑曲线理论可以看出: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翘,中间呈凹形。它的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属于全球性的竞争;右边是营销,主要是当地性的竞争。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3.代理出口,轻松背后的沉重根据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的调查,加工出口型企业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很高,有的企业90%以上的产品依赖出口。然而,一方面是企业优秀的出口业绩,另一方面却是这类企业市场功能的脆弱、甚至是残缺。就起根本原因是,这些加工出口型企业,产品销售并不是通过企业自身在国外建立销售网络实现的,而是普遍采用出口代理的方式,只和国外少数几个一级代理商打交道,真正的市场对这些企业来说,完全是个“黑箱”,如何把握市场终极需求、建立高效的销售网络、灵活使用不同销售方式等能力,被长期荒废了。现在,利润区间已经开始向市场环节转移,要求这些企业必须要有强大的市场能力,否则,在海外市场上,自己的命运越来越多地被别人控制,生存和发展的风险越来越大。另外,许多加工出口型企业也已准备开拓国内市场,这更需要有足够的市场能力,仅仅通过一级代理的方式是不行的。
然而,出口导向型企业长期采用出口代理,荒废了自身的市场功能,而市场功能的形成更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对于加工出口型企业来说,代理带来了好处,但同时也造成企业市场功能的残缺,它将成为企业下一步谋求更大自主发展的沉重“债务”。
4. 反倾销的困扰,由于贴牌生产出口产品的成本较世界著名品牌低廉,在发达国家销售,经常遭到反倾销,因为当地国的政府为保护其行业使中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5.品牌缺失当中国OEM企业为别人代加工的成分越来越多时,自有的品牌也就越来越少,这一点对中国的企业来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OEM企业转型升级途径
1.加强引导,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发展和培育一批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探索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虚拟经营。二是改造和提升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商贸、金融、物流、会展等四个中心建设,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用现代服务业提升制造业,形成工贸互动的良好局面。以“万元田”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农艺科技、服务体系、经营体制、产业体系、投入机制五大创新。三是扶持和壮大一批重点企业。鼓励企业通过走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品牌经营相结合的道路,重点扶持吉利、吉奥、巨科等排头兵企业,加快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
2.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创新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是科技创新。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改造,加快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联、政府扶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适时考虑在区内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二是供应链创新。在当前高成本形势下,继续发挥路桥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协作配套体系这一优势,要特别重视和加强配套协作过程中的产业供应链管理,积极寻求供应链变革与再造,减少经营成本。三是营销创新。积极运用网络等新型的销售渠道,通过网上下单、就近配送、就近安装等方式,努力缩短销售渠道,降低营销费用,增强竞争能力。
2.从外部加强我国OEM企业伦理构建的措施。其一,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倡导新风尚,对于重视伦理道德建设的中小企业,要予以褒扬。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抓住一些反面典型,组织舆论批评,让丑恶的行径曝光,而不能仅仅用经济处罚的方式了断。
其二,加强企业制度伦理建设企业制度伦理是指企业制度设计与安排的合伦理性、合道德性。它是人们从已有企业制度的本质规定性和运作框架中导出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或者把伦理道德作为一种尺度和标准,对一定企业制度作道德评判。企业制度的合伦理性、合道德性,是由企业制度内在的一系列精神、规章制度所构成的,并通过一系列的企业规定、章程、条例和成文的或不成文的制度体现出来,是制度内在伦理价值的外在表现。一定的企业制度的合道德性程度大小,主要不是通过这个制度下个体道德品质显示出来并得以确证的,而是通过制度体系自身的道德性显示出来的。只有规章制度普遍具有了伦理价值标准的支撑、伦理原则的规范、伦理理想的指引时,企业员工的行为才可能自觉地遵守企业制度规范,员工个人才有可能在良好的制度规范下充分地享有企业员工的权利并保障其权利的顺利实现。
具体地说企业伦理制度是指企业员工把一定企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制度,并强调伦理及道德规范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它包括(a)员工薪酬和奖惩制度:主要体现员工的绩效与薪酬和奖惩之间的关系,以此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b)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主要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和个人的意愿而制定的个人终生学习及成长计划,这个计划包括职工的培训计划;(c)员工的职位升迁制度:主要是用晋升和退位等方式对员工激励的一种方式。
企业规章制度平等是衡量企业制度是否合道德性的重要价值尺度。制度平等是指企业基本规章制度要维护员工在企业的经济物质利益和民主生活、当家作主的权利等方面享有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实体平等,与程序意义上的机会平等。制度平等首先体现为享有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平等。任何生活于一定企业中的员工都拥有基本权利并承担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员工之间相互的平等关系,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平等。有了这种平等,企业规章制度平等的价值才得到初步体现。任何一种对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作不平等分配的制度,都不可能宣称是正义的制度。只有企业制度的平等才能体现为企业员工的机会平等,即要以企业规章制度保证所有的员工不分高级管理人员还是生产想的普通员工、不管是白领还是蓝领,只要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满足了相应的条件,达到了企业规定的客观标准,都有同样的机会来赢取相应的结果。一个致力于平等的企业应该把企业规章制度设计的重点放在机会平等上,机会不平等是企业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企业规章制度平等追求的是机会、过程的平等,而不是结果的平均。由于员工个人之间的差别是无法消除的,企业无法依具体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不同的竞争原则,因此,只能确立和设计共同遵守的企业规章制度,以企业制度保证每个员工起点相等和机会平等。
参考文献:
[1]窦炎国.现代企业伦理学导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吴 勇(1979-),男,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管学院伦理学硕士研究生。)